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雲南馬龍籌措建設資金 組織群眾廢墟上建新家園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4月18日   來源:雲南日報

    短短200多天,一個嶄新的村莊迅速崛起在馬龍縣月望鄉小海子。

    走進小海子農民新村,眼前的景象令人驚喜:一條條整齊寬敞的街道四通八達,一排排寬敞明亮的聯排別墅式農家小院錯落有致,道路兩旁的柿子樹吐綠滴翠,裝點著受災群眾的新家園。

    去年“6·25”特大洪災發生以來,馬龍縣委、縣政府把災後恢復重建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按照“整村搬遷、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打造‘新村莊、新社區’”的總體要求,在充分考慮農村生産生活實際需要的基礎上,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外觀、統一施工”的原則,千方百計籌措建設資金,組織群眾在廢墟上重建家園,走出了一條受災群眾安置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新路子。

    “一定要讓受災群眾在春節前搬進新房!”

    去年6月25日,一場特大暴雨襲擊了馬龍,引發的洪水造成了重大損失。月望鄉小海子村是受災最重的村莊,全村457戶1650人受災,倒塌房屋1200間,損失大牲畜3000頭,直接經濟損失5000余萬元。

    洪水退去,小海子村滿目瘡痍。望著被洪水沖毀的家園,住在救災帳篷裏的小海子村村民們一個個心情沉重。

    “一定要讓受災群眾在春節前搬進新房!”黨委、政府急受災群眾之所急,向大家作出了莊嚴的承諾。

    馬龍縣委、縣政府及時制定了《“6·25”特大洪災災後農村民房恢復重建工作實施方案》,堅持群眾自願、自主的原則,決定在小海子村原址對面地勢較高的山坡上建設新村莊。

    針對小海子村原來就經濟薄弱,又遭受特大旱災、洪災影響的實際,新村莊建設堅持“自力更生、量力而行、互助互濟、政府扶持”的原則,採取“以群眾自籌為主,上級爭取一點,政府補助一點,社會捐贈一點”的方式,千方百計籌措民房重建資金,並通過召開群眾會、黨員會、入戶動員等形式,廣泛發動群眾投入新家園的建設。

    為保證新村莊建設工作按時、按質完成,馬龍縣成立了由縣領導任指揮長,有關部門和鄉、村幹部為成員的指揮部,統一指揮新村莊建設工作。還聘請專業質監人員駐地監督質量,並由群眾推薦15名義務質量監督員參與工程質量監督。

    “新村莊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要把群眾的思想工作做好可是相當不容易啊!”談起小海子新村的建設過程,從新村莊建設工程動工以來就駐守在工地上的月望鄉紀委書記張友聰感慨萬千。他告訴記者:“為了讓大家都同意新村莊的建設,我們挨家挨戶的徵求意見、做工作。”

    今年春節前夕,小海子村392戶農戶領到了新房的鑰匙,高高興興喜遷新居過春節,一張張笑臉一掃幾個月前洪災帶來的陰霾。“去年的那場大水沖毀了我們村子,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這麼短的時間,新村莊就建起來了,房子建得這麼漂亮,真是做夢都想不到!”小海子村民龐吉存望著新建蓋的三層樓房,笑得合不攏嘴。

    “重建家園,就要重建一個嶄新的農民新村!”

    以往的災後重建,大多是在補助和扶持受災群眾的基礎上,由群眾一家一戶清理廢墟、各自建蓋房屋,農民雖然建起了家園,但整個村莊面貌、村民生活條件等都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改變。為此,馬龍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災後恢復重建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的新路子,明確提出:“重建家園,就要重建一個嶄新的農民新村!”

    新村莊的建設重在規劃,按照“既美觀時尚,又方便實用”的要求,新規劃的小海子新村共規劃建設農民新居392套。戶型設計根據群眾承受能力,自願選擇。同時配套建設12米寬1400米長的村莊大道1條,9米寬700米長的村莊道路共3條,6米寬6400米長的村莊道路共28條。還規劃建設了村委會、衛生所、村民活動室、文化廣場、9.7公里生産生活用水管道等公共服務設施。整個新村莊建設全部投資10459.4萬元,其中整合“城增村減”項目資金2000萬元,各級救災專款資金912萬元,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補助資金1600萬元。村委會、衛生所、村民活動室、文化廣場等公共設施總投資300萬元。農戶投資2800萬元,392戶農戶戶均投入7萬元左右,其中貸款2100萬元。為幫助受災群眾籌集建房資金,政府部門還為村民們申請了利率標準最低的貸款。

    新村莊建設採取“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外觀、統一施工”的原則進行。對被洪水損毀的老村莊房屋,採取“拆舊建新”辦法進行補助,磚混結構房屋按每平方米300元補助,土木結構房屋按每平方米80元補助,空地按每平方米15元進行補助。

    對受災群眾的補助,以戶為單位,每戶按5人計算,需重建戶5人以下(含5人)的每戶補助2萬元。6人以上(含6人)的,在按每戶補助2萬元的基礎上,每增1人增加補助5000元,但每戶增加補助人數累計不得超過2人。對房屋損壞只需修復的每戶補助3000元,對房屋倒塌後不需重建的,每戶補助2000元。對重點優撫對象、重度殘疾對象,在執行補助標準的基礎上每戶增加補助3000元,對五保對象原則上納入敬老院集中供養。

    一系列順民意、得民心、惠民眾的政策贏得了廣大受災群眾的支持和擁護,他們積極籌集資金投入到建設新村莊、重建美好家園的工程中。村民張艷芬家的新房靠路邊,搬進新居後,她利用一樓開了間小賣部,生意還不錯,正忙得不亦樂乎。“我家一共有6口人,貸款6萬元把新房住上了,3年內要還清貸款。雖然壓力大,但能住上新房我覺得很值!”張艷芬高興地説。

    “要讓受災群眾安居,更要讓他們樂業!”

    在抓好新村莊建設的基礎上,馬龍縣超前科學謀劃災後農業農村經濟和産業發展,切實把“6·25”特大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全力確保災區農業不減産,群眾生活水平不降低。

    在馬龍縣農業局的牽頭下,小海子村從陸良縣三岔河鎮購進藕種,連片種植淺水藕436.8畝,共投入藕種87噸。積極引進昆明嘉德食品有限公司計劃總投資370萬元,發展200畝露地噴灌蔬菜種植、100畝鋼架大棚蔬菜種植,現已完成150戶種植戶技術培訓和90畝鋼架大棚安裝、噴灌溝渠開挖、機耕道開挖、電力架設、引水管道安裝等工作。根據村民意願,村裏今年還將發展2400畝萬壽菊種植。目前種植地塊已落實到戶,集中育苗工作準備就緒,全村計劃在4月15日前完成裝袋排苗工作,4月20日前完成整地理墑工作,5月10日前完成移栽任務,6月下旬開秤收購鮮花計劃。同時還計劃投入232.78萬元建412口新型沼氣池,目前已建好8口,其餘404口將在今年上半年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

    正在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幹活的竹保蘭告訴記者:“我家的3畝地租給老闆種蔬菜,每畝500元,每年租金是1500元。像我這樣租了地的村民還可以到蔬菜種植基地打工,每天40元。這樣我們不僅把剩餘的土地租了出去,還打工掙了錢,算下來一年的收入也上萬了。”

    沐浴著春天和煦的陽光,經歷了災難的小海子村村民們,正在希望的田野上用汗水和智慧描繪著美好的新生活。(記者 張 雯 晉立紅 通訊員 趙玉貴) 

 
 
 相關鏈結
· 馬龍縣城清理仍在持續 受災群眾積極生産自救
· 雲南省長深入馬龍災區查看災情 慰問受災群眾
· 雲南馬龍4萬被困群眾安全轉移 救災工作全面開展
· 聚焦馬龍洪澇重災村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