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 災區豪邁跨越
——“美好新家園·天府新篇章”新聞發佈會上
重災市州暢談科學重建、科學發展
530多萬戶城鄉住房需維修加固和重建,8500多所學校需重建加固,20多萬畝土地有待恢復……這樣大規模、高難度的恢復重建,在世界上沒有先例。“5·12”汶川特大地震後,四川加快推進災後重建,從悲壯走向豪邁。
4月23日,6個重災市州集體亮相,向200多家中外媒體展示“美好新家園·天府新篇章”。
成都:謀劃統籌城鄉新跨越
成都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推進災後恢復重建,實現了災後速度、質量和效益的協調統一,初步走出一條大災之後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之路。——成都市市長葛紅林
截至今年3月底,成都市3148個災後重建項目已完工2956個,累計完成投資831.8億元,城鄉住房、道路、水利、電力和通訊設施重建基本完成,學校重建全面完成,生態環境逐步修復,災區經濟全面振興。
在新農村建設中,成都創造性提出“四性”原則(與當地産業和經濟要素結合的發展性、空間佈局和建築形態的多樣性、周邊環境和生産生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的共享性),建成了彭州鹿坪村“鹿鳴荷畔”等農家小院,在基礎設施和生活設施配套齊全的同時,巧推農家經濟。
在産業發展中,成都用統籌城鄉的思路和辦法,推進三次産業全面恢復並遠超震前水平,經濟社會發展進入全面提升階段。彭州市建立農村産權交易平臺,引入社會資金推進土地規模流轉19萬畝,初步建成西南最大的農産品物流園和黃村農業科技示範園等現代農業産業園;都江堰市建設“10萬畝現代生態農業集聚區”;崇州市建設國家級循環經濟産業園等農業生産基地……加快了當地農業産業化發展步伐,併為災區群眾創造了更多創業就業機會。
實現城市和農村公共配套一體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借力災後恢復重建,成都統籌城鄉的步伐加速邁進。
德陽:工業重鎮重返世界舞臺
工業重鎮德陽,將以世界一流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再返世界舞臺。——德陽市市長陳新有
截至今年3月底,德陽5489個災後重建規劃項目已開工5487個,竣工5128個,竣工率93.4%;完成總投資1452.8億元。
地震中,德陽工業直接經濟損失達415億元,佔全省工業損失40%以上。該市把工業恢復作為産業重建的關鍵,建立産業恢復重建基金和擔保公司等融資平臺,1078個工業恢復項目全面完成。2010年,全市工業總産值大大超過震前,較2007年的900億元增加了760億元。工業“引擎”再度轟鳴,煥發出蓬勃生機。
德陽高起點、高規格提升優化産業結構。以東汽為代表的現代裝備製造業,已按“管理一流、技術一流、設備一流、質量一流”的現代化國際企業標準,建成並實現了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現代化重大裝備製造企業水準。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産業結構,以東汽、東電等為龍頭的央企、國有企業等,依託高新技術和自主創新迅速拓展特色優勢産業,形成了火電、核電、氣電、風電、太陽能等“多電並舉”的新能源發展格局,撐起了中國西部裝備製造業的脊梁。
借助對口援建的重大契機,德陽全面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建成面積達79.5平方公里,比震前新增36.6平方公里,入園工業企業比震前增加211戶,同時更全面推進了清潔技術與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國際示範城的建設,這些都為德陽工業經濟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綿陽:苦幹3年,跨越20年
綿陽用科學發展觀統攬重建工作,堅持科學重建、和諧重建、務實重建、艱苦重建,災後恢復重建取得決定性勝利。 ——綿陽市委書記吳靖平
“苦幹三年、跨越二十年”,綿陽以這樣必勝的決心和勇氣展開災後恢復重建。截至目前,全市納入國家重建規劃項目7314個、總投資2267.3億元,已完工6839個、完工率93.5%,完成投資2115.7億元、佔總投資的93.3%,964個對口援建項目,除遼寧省追加項目外,其餘已全部完工。
通過恢復重建,綿陽民生得到極大改善,全市118.3萬戶農村住房重建和維修加固全部完成,751所學校重建完成732所,381個醫療衛生機構重建完成350個,治理災毀林地140.8萬畝,復墾災毀耕地84萬畝,274處重大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完成225處。去年城鎮新增就業4.3萬人,農村轉移就業128萬人。北川新縣城已建成入住,10多個重建重點集鎮已形成基本功能。
在災後恢復重建中,綿陽發展基礎更加堅實,全市882個工業重建項目完工861個,1182個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完工1124個,764個水利項目完工719個,“全域灌溉”全面推進。
綿陽將重建與提升緊密結合,新上了一批總投資達160多億元的大項目。4個對口援建工業園簽約入園企業72戶、協議引資97.3億元,西部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形成基本框架。抓産業,促開放,以“園區倍增、産業倍增、企業倍增”為抓手,綿陽實現了再生性跨越。
廣元:低碳重建“特”字當頭
廣元提出了低碳重建的思路,並將這一理念貫穿災後恢復重建全過程。——廣元市市長馬華
廣元是集盆周山區、革命老區、連片貧困地區和地震重災區“四區合一”的特殊地區,人均財力在全省6個重災市州中最低,市城區受災程度在重災市州中最重。
通過3年奮戰,目前,廣元納入國家重建規劃項目6305個全部開工,完工93.28%;完成投資1134.8億元,佔項目總投資的92.76%。68.5萬戶城鄉住房重建全部完成,城鎮化率3年提高近5%。青川縣城重建克服了國家規劃延遲批復8個月等特殊困難,將於今年9月底前完成縣城重建任務。2010年,全市生産總值總量比 2007年增長 52.3%,年均增長15.9%;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是2007年的4倍,當年投資額是災前23年投資的總和,主要經濟指標創建市26年來最好水平。
低碳重建,是廣元探索後發地區科學發展的特色路徑。在災後工程建設中,大力推廣建築節能技術和環保材料,建成了一批節能示範小區。大力推廣穿鬥木結構住房6萬餘戶,建成了“小青瓦、白粉墻、人字頂、木門窗”的川北特色民居。震後3年,新建沼氣池12.7萬口、發展民用天然氣6.2萬戶,全市農村沼氣化率達70%,森林覆蓋率達53.2%。率先在中國西部成立首個碳交所,在四川地區最先對外售出碳匯指標,在廣元成功舉辦“低碳重建與企業發展國際論壇”,2010年榮獲“中國十大低碳貢獻城市”和“低碳發展突出貢獻城市”稱號。
阿壩:高原山水展現新魅力
經過超常奮戰,阿壩州災後恢復重建取得重大成就。阿壩經濟超常發展,阿壩旅遊更具魅力。 ——阿壩州副州長李川
截至目前,阿壩州2876個重建規劃項目全部開工,已完工2533個,完成投資668.22億元。到9月底,所有項目將全部完成。
通過重建,阿壩災區13萬戶重建住房高效完成,5萬牧民定居建設將在今年全部竣工。206所學校、189個醫療衛生機構等一大批公共服務設施優質重建,群眾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全面提高。境內19段國省幹道1535公里道路上檔升級,6500多公里農村公路全面提升,都映高速、成蘭鐵路、紅原機場等重大工程或已建成,或正加緊推進。阿壩跨越發展的新平臺已構建成型。
在阿壩高山峽谷,汶川映秀、水磨等一大批災後重建精品亮點得到廣泛讚譽,新增4個國家級4A景區,新推出100個精品旅遊村寨,阿壩旅遊更具魅力。與此同時,阿壩工業邁上集中集約發展軌道,鋁、鋰、硅、晶體新材料等6大優勢産業強勢興起,循環經濟初成框架。
3年來,在災後恢復重建的強力助推下,阿壩經濟超常發展,地區生産總值從震前的103億元上升到130多億元。群眾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均大幅增長,阿壩正煥發出蓬勃生機。
雅安:清風雅雨站上更高起點
雅安在原有的基礎上實現了更高水平的建設,清風雅雨的雅安已站上更高起點。 ——雅安市委書記徐孟加
截至3月底,雅安全市開工災後重建項目2354個,開工率99%;完工項目2146個,完工率90.3%;累計完成投資241.4億元,投資完成率88.5%。
通過恢復重建,受災群眾住房條件極大改善。公共服務設施功能明顯提高。全市規劃重建389所學校已竣工360所,竣工率達92.6%,全市教育基礎設施水平整體向前推進了10年以上。規劃的171個醫療機構已竣工143個,其可控項目竣工率達99%,規劃重建的6條國省幹道有5條完工。特別是漢源新縣城,已建成住房、辦公用房和公建用房200萬平方米,近3萬人順利搬遷入住。
雅安把災後恢復重建與産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和合理佈局結合起來,加快優勢産業提升,加快園區建設。全市規劃重建的93個工業項目已竣工91個,規劃的45.6億元總投資已完成45.44億元。農業重建項目完成投資的99.6%。旅遊産業全面恢復,市內景區遊客接待量和旅遊收入大幅增長。(記者 陳碧紅 李曉東 張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