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五”期間青海省減少貧困人口68.78萬人的基礎上,“十二五”期間,青海省又將有90余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省扶貧開發從解決溫飽為主要任務的階段已經跨入鞏固溫飽成果、提高發展能力、加快脫貧致富、縮小發展差距的新的歷史階段。
“十一五”期間,青海省扶貧開發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扶貧資金投入最多、貧困地區發展速度最快、基礎設施改善最明顯、貧困群眾增收幅度最大的時期,為貧困地區和全省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時期,青海省將堅持開髮式扶貧方針,緊緊瞄準重點區域和低收入群體,以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為主戰場,拓寬扶貧開發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完善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和社會扶貧,不斷提高貧困地區和扶貧對象的自我發展能力。
據青海省扶貧開發局局長羅松達哇介紹,“十二五”期間,青海省將重點實施“四大脫貧工程”。一是産業脫貧工程。青海省將瞄準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集中力量打攻堅戰。打破重點縣限制,對自然相連的貧困鄉、村統一規劃,實施産業連片整村推進新模式,集中時間、集中資源、統籌規劃、綜合推進、産業連片、整體脫貧,五年共完成1942個貧困村的産業連片整村推進項目,認定國家和省級扶貧龍頭企業50家、建設畜産品加工項目30個、建成特色産業基地50個,年均帶動或輻射10萬貧困人口增收。二是異地脫貧工程。力爭每年搬遷60個貧困村、6200戶、31000人。瞄準東部乾旱山區和青南牧區缺乏基本生存條件的貧困人口,採取多種搬遷形式,實施異地扶貧搬遷,引導搬遷群眾向小城鎮、工業園區、農業示範園區和中心村集聚。三是就業脫貧工程。轉變培訓思路,以貧困家庭初、高中畢業後未就業的新生勞動力為主要培訓對象,力爭五年就業培訓2.5萬人。四是幫扶脫貧工程。建立發達省市和國家機關企事業綜合幫扶機制,完善對口幫扶機制,確保如期實現定點扶貧村三年脫貧的目標,進一步擴大“戶幫戶、一扶一”結對幫扶活動規模,廣泛動員和爭取社會團體、民間組織、國際組織以多種形式參與扶貧開發活動。
到“十二五”末,全省貧困地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異地搬遷貧困人口近20萬人,年均減少貧困人口18萬人,90余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盛富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