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黃淮冬麥區小麥質量分析與研究力助小麥産業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07日   來源:農業部網站

    8月6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主持的“黃淮冬麥區小麥質量分析與研究”項目在京通過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

    由李振聲院士、程順和院士、龐國芳院士等11名專家組成的鑒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課題組2008至2010年在河南、河北、山東、陜西162個鄉鎮(2010年為135個鄉鎮)農戶田間及對應鄉鎮糧庫,抽取1385份農戶田間小麥樣品和424份糧庫倉儲小麥樣品,開展小麥質量調查與研究,取樣範圍廣、數量多,按國標分析其品質性狀,獲得的信息實用價值高;獲得了小麥主産區的品種佈局和品種質量信息,鑒定和篩選出了一批在生産上品質較為穩定的優質小麥品種;驗證了穩定時間仍是優質小麥比例較低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明確了農戶田間小麥品質與糧庫倉儲小麥品質的差異,分析了優質強筋小麥的區域分佈特徵;所構建的可供網絡查詢、包括小麥樣品基本信息、籽粒物理性狀、蛋白質性狀、澱粉特性、麵糰流變學特性等40多種信息要素的《小麥質量數據庫》,數據量達64000個,為我國小麥産業政策制定,優質小麥生産區域規劃、標準制定、育種栽培、食品加工等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支撐。該項目成果具有創新性,應用價值突出,總體上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應加大支持力度,擴大研究範圍,長期堅持下去。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魏益民教授介紹,黃淮冬麥區是我國小麥主要産區,在我國小麥生産中佔有十分重要地位。課題組選擇黃淮冬麥區開展小麥質量分析與研究,旨在通過加強基礎數據分析研究,提供當年小麥主産區小麥品種及種植區域信息、商品糧品質現狀,小麥品種的産量及産量潛力,小麥品種籽粒質量在生産上的表現和質量穩定性,以及優質小麥生産的發展趨勢,從而指導小麥生産,保障糧食安全,提高生産者的經濟效益和産品質量。

    魏益民告訴記者,連續三年定點實地取樣、分析和研究結果表明,我國黃淮冬麥區種植的小麥品種呈現集中趨勢,單産水平較高,在調查到的60份農戶田間小麥品種樣品中58.3%的産量達到500公斤/畝以上;黃淮冬麥區優質小麥比例較低,主要原因是穩定時間較短,其次是濕面筋含量和蛋白質含量;黃淮冬麥區農戶田間小麥樣品的容重3年平均為791.7克/升,蛋白質含量為13.9%,濕面筋含量為31.1%,穩定時間為5.9分鐘,優於糧庫倉貯小麥。

    課題組為此提出五點建議,一是小麥育種在選育高産品種的同時,應兼顧優質特性的選育和優質水平的提升,特別應注重優質小麥品種的蛋白質含量、濕面筋含量和穩定時間的協調性,同時要關注小麥品種的食品加工特性、中國傳統食品的適用性以及消費者對麵粉及麵粉製品白度的偏好;二是優質小麥的生産應選擇具有優質小麥生産能力或潛力的區域,田間管理措施在保證高産的前提下,要注重提升蛋白質含量和濕面筋含量措施的推廣;三是高産優質小麥育種的品種資源短缺,育種材料來源領域狹窄,材料創新顯得十分薄弱,在一些地方科研院所顯得十分突出;四是我國現行的《優質小麥—強筋》標準中的穩定時間、濕面筋含量和蛋白質含量取值水平既要尊重現實水平範圍,還應考慮食品加工業的需求;五是現有的糧食收貯模式和定級標準,導致了糧庫小麥樣品的質量低於田間小麥樣品的質量,現有的“混收混儲模式”也導致了食品生産無優質小麥可用的現狀,目前的小麥收貯體系已不能適應現代食品加工業發展的需求。 

 
 
 相關鏈結
· 新疆阿勒泰小麥豐收在望
· 山東省六部門對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水平等作出部署
· 山西小麥收穫基本結束 夏糧增産成定局
· 山西:截至15日小麥收穫基本結束 夏糧增産成定局
· 農業部:全國"三夏"大規模小麥跨區機收基本結束
· 農業部:小麥跨區收穫基本結束 機收水平再創新高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