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環境保護部長周生賢:關於松花江休養生息的調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8月08日   來源:環境保護部網站

關於松花江休養生息情況的調查
環境保護部部長 周生賢

    2005年11月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發生後,松花江流域水環境安全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李克強副總理多次對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認真落實治污規劃,加大治理力度,嚴格依法監管,扎紮實實地抓,持之以恒地抓,務求取得明顯成效,造福沿江人民群眾。內蒙古、吉林、黑龍江三省(區)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大力實施讓松花江休養生息的政策措施,讓松花江成為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示範區的戰略構想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

    一、松花江休養生息取得明顯進展

    松花江休養生息不斷深入,成效日益顯現。一是全面完成總量減排控制目標。截至2010年底,松花江流域化學需氧量(工業和生活)排放量63.1萬噸,較2005年削減19.5%,全流域均完成總量減排控制目標。二是環境質量明顯改善。2010年,松花江水質總體上由中度污染好轉為輕度污染,流入黑龍江的斷面水質已穩定達到Ⅲ類,松花江流域Ⅰ至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52.9%,比2005年提高29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為17.6%,比2005年降低2個百分點;國控斷面高錳酸鹽指數、氨氮、化學需氧量平均濃度比2005年分別下降20.5%、37.5%、24.2%。三是流域水生態系統功能逐步恢復。“十一五”期間,松花江流域水生態系統功能有所恢復,局部江段生態環境可滿足鱘魚、鰲花等稀有魚類的繁衍條件;水鳥數量逐年增加,東方白鸛等珍貴水禽又重回松花江遊弋。

    二、松花江休養生息的主要做法

    胡錦濤總書記從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高度,提出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恢復生機,成為我國水環境綜合治理的指導思想,為從根本上解決水環境問題指明了方向。讓松花江休養生息,就是遵循自然規律,積極主動給水環境以人文關懷,創造發展條件,積聚發展力量,把再造的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進一步推進流域內經濟社會新發展的可持續過程。其主要做法是:

    第一,牢固樹立讓松花江休養生息新理念。三省(區)政府通過加強黨政領導幹部環保培訓,開展環境宣傳教育,全流域生態文明觀念普遍提高,讓松花江休養生息、積極探索環保新道路成為廣泛共識和自覺行動。

    第二,有力有效實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規劃(2006~2010年)》。“十一五”期間,國家累計投入松花江流域治污資金78.4億元;吉林省政府連續兩年從省財政及地方債券中拿出3.2億元,在流域治理上進行先行墊付,並優先安排5000萬元地方債券,用於規劃項目建設;黑龍江省財政累計投入12億元用於工業污染防治、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監察、監測等能力建設。截至2010年底,規劃項目完成99.6%,在建0.4%,完成投資104.7%,新建70座城市污水處理廠,新增污水處理能力295萬噸/日,相當於“十五”以前總污水處理能力的2.2倍。

    第三,嚴格落實治污目標責任制。三省(區)政府均成立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領導小組,由三省(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部署治理任務,檢查治理進展,把規劃項目實施情況納入幹部政績考核,對項目執行緩慢的地市進行通報批評和“區域限批”,推動落實各級政府治污責任。內蒙古自治區出臺《自治區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專項規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和《自治區城鎮污水處理廠運行監督管理辦法》。

    第四,著力構建聯防聯控協力治污格局。在治理方式上,加強工業點源治理和污水處理廠建設,開展農業面源防治,進行生態修復。在管理方式上,不斷強化政府管理,建立健全公眾參與和信息公開制度,及時解決公眾反映強烈的環境問題。在工作機制上,形成環境保護部際聯席會議組成部門和三省(區)地方各級政府之間兩條“統一戰線”。各部門與環保部門密切配合,在資金安排、用地審批、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廠建設運行管理以及水資源調配、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

    第五,不斷提升環境監管水平。三省(區)每年都開展超標排污企業執法檢查、融冰期環境風險隱患排查與整治、小流域整治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行為,使流域內工業企業達標排放率提高了60%。強化應急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風險防範機制,嚴格流域環境準入,促進産業結構調整。2010年7月吉林市化工桶被洪水衝入松花江事件得到妥善處理。“十一五”期間,吉林省拒批威脅飲用水源地安全、危害生態安全、沒有環境容量的建設項目180多個;黑龍江省停止審批向松花江水體排放重金屬、持久性有機物等有毒有害污染物建設項目,退回、暫緩審批和否決審批重大建設項目116個。

    三、松花江休養生息的有益啟示

    松花江休養生息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遵循規律、道法自然;恢復生機、提升活力;系統管理、綜合治理;控源截污、優化結構的基本原則,認識上日益深化,措施上不斷豐富,實踐上快速推進。松花江休養生息的積極探索和生動實踐,對其他地方推進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具有重要啟示。

    (一)尊重自然規律,促進人水和諧。江河湖泊是有生命的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自我修復、自我發展的凈化功能,用人文關懷善待它們,在人類減少污染和破壞的情況下,可以讓它們重新恢復生態平衡,使自然生産力得以再發展。這是自然規律。尊重自然規律,樹立人水之間和諧相處新觀念,把水環境承載力作為經濟社會發展規模、佈局和速度的基礎,實現水生態系統良性循環,恢復系統生機,提升系統服務功能,並不是遙不可及,而是大有作為。

    (二)堅持政府主導,落實目標責任。江河湖泊水污染防治的主要責任在地方各級政府。水污染防治目標能不能實現,防治責任能不能落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地方政府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以及嚴格的考核問責。必須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加快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嚴格落實轄區內水污染防治責任制,完善考核機制,擴大考核範圍,進一步推動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政策實施。

    (三)注重規劃先行,保障投入到位。流域規劃是開展水污染防治的實施藍圖,資金投入是做好水污染防治的主要基礎,治污項目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水污染防治必須科學謀劃,提高編制水平,在規劃編制、實施、監管等方面,充分發揮國務院有關部門、地方政府的作用。要努力形成“政府引導、市場推進、社會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積極籌措資金,增加政府投入,及時開工建設治污項目,高質量完成各項規劃項目,保障已建成治污設施正常運行,切實發揮減排效益。

    (四)優化經濟結構,採取綜合舉措。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整體突進、全面防範、綜合治理、多管齊下。一是發揮整體優勢,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水污染防治大協作格局,形成治污合力。二是加快轉變流域、區域內經濟發展方式,大力調整産業結構,積極發展綠色經濟,全面推進清潔生産,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水環境保護的雙贏。環境保護是發展道路、經濟結構、發展方式和消費模式問題。只有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環境保護才能有堅實的基礎。三是執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和排放標準,嚴把環境準入門檻,從源頭控制污染物排放,既揚湯止沸,又釜底抽薪。四是切實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農村連片整治,因地制宜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加強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防治。通過努力,大幅度降低農業和農村污染對江河湖泊污染的貢獻率。

    (五)嚴格環境監管,確保飲水安全。環境保護是重大民生問題,功在當代,利在韆鞦。必須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監管,開展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執法專項檢查,加大對重大環境風險源的排查整治力度,加強上下游的統一協調,確保水環境安全。只有時刻把公眾環境權益放在心上,公眾才會時刻把環境保護放在心上。

    (六)建立長效機制,強化科技支撐。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不僅要立足當前,更要著眼長遠,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在部門合作方面,形成政府主導、環保統籌、多部門聯動機制,加強分工協作。在環境經濟政策方面,探索建立有利於水污染防治的政策措施,出臺優惠電價、經費補貼、“以獎代補”等辦法,開展流域生態補償及跨界污染賠償。在環保科技方面,加強科技攻關,著力突破一批提高治污水平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十一五”期間,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突破了典型化工行業清潔生産、輕工行業廢水達標排放、紡織印染行業控源與減毒等關鍵技術214項,在70項大型工程中得到驗證,有力地支撐了重點流域的水質改善。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必須充分發揮現代科技這支“奇兵”作用。

    “十二五”是環境保護事業充滿希望的五年,也是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的關鍵時期。立足新起點,滿足民眾新期待,任務更加艱巨。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深化認識,積極行動起來,不斷創新舉措,讓江河湖泊休養生息取得顯著成效,造福沿岸廣大人民群眾。(本文原載2011年8月2日人民日報) 

 
 
 相關鏈結
·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率團訪問聯合國環境署總部
·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在韓會見韓日環境部官員
· 環境保護部長周生賢發表文章: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 劉奇葆、蔣巨峰在北京會見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
· 周生賢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黨組中心組學習會議
· 環境保護部召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大會 周生賢講話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