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一心為了老百姓的苦樂酸甜……”
這是一首著名歌曲的歌詞,蘊含著寓意深遠的信念和以人為本的情懷,前不久,被本市一位群眾寫入給法官的感謝信中。當以人為本和“為了老百姓的苦樂酸甜”融匯成一種工作理念時,所煥發出的能動性勢必充滿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本市在全國率先推出的“訴訟服務中心”體系,就是這樣一個被老百姓檢驗認可的實踐。
涓涓流水般地付出,充滿人情味的創新。三年前起步,在探索與完善中走向全國,“訴訟服務中心”模式已經成為發揮司法能動作用參與社會管理創新的一個範本。
“心中有群眾 服務才能上水平”
“到了這裡,所有疑難都有人管,你想不到的法官也會幫你想到。”在濱海新區法院漢沽審判區的訴訟服務中心,家住漢沽二街的張秀雲大娘前來諮詢案件執行事宜。張大娘不是第一次打官司,對於訴訟有著深切的感受,“法官的態度直接影響咱當事人的情緒,打官司本來就心情煩躁,要是再沒人給個明白話,火氣就直往腦門子上躥。
幾年來,在政府的支持下,廣大農民累計建成集中連片的種植業設施35萬畝,全市設施農業面積達到55萬畝,年産值超過60億元,直接帶動農民40多萬。60個現代畜牧養殖園區和41個優勢水産品養殖示範區效益顯現。
一個被人公認為是“大城市、小郊區”的直轄市,為何能舉全市之力,將“小郊區”這篇文章做得如此充分、如此精彩?
其實,任何一座城市,都不可能繞過農村的問題去謀發展,制約著農村的難題同樣也是城市的難題。面對天津的發展,市委、市政府多次指出,天津發展的空間在區縣、潛力在區縣、希望在區縣,區縣不發展、農村不發展,工業化難“化”,城市化難“成”,社會穩定難“保”。
字裏行間,科學發展的執政理念在此得到全面彰顯,它告訴我們,沒有城鄉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沒有廣大農村、農民的富裕與幸福,就沒有城市脫胎換骨的超越與新生。
然而,這一切的改革與創新,是以尊重科學發展的時代規律、尊重廣大人民群眾的意願為根本。示範小城鎮和示範工業園區的建設,探索出了一條不減少耕地、又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的新路子。示範小城鎮為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在復墾後的農業産業園區,土地産出率、勞動生産率分別比傳統農業提高3倍以上。
一樣的土地、不一樣的生活。充滿希望的新農村,煥發出別樣的精彩。在這個心懷喜悅的收穫季節,讓我們為來年的成長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