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奇葆深入達州市和廣安市,察看渠江流域洪澇災情,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救災工作,強調要打一場渠江流域綜合治理的攻堅戰,提高防洪減災能力和灌溉用水水平,推動川東北地區水利事業跨越發展,徹底根治水患,促進發展,造福人民。
發生在渠江流域的“9·18”特大洪災,使巴中、廣安、達州三個市嚴重受災,經濟損失130多億元,因災轉移群眾136萬人。災情發生後,劉奇葆第一時間對抗洪救災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3日又專程趕赴達州、廣安災區調研。在從成都開往達州的動車上,他與隨行的省領導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起攤開渠江流域防洪規劃示意圖,分析渠江流域地形、氣象、水利基礎設施等情況,研究流域防災減災和灌溉用水規劃建設的思路和重點。
當日中午,劉奇葆來到位於渠江邊的渠縣李渡鄉,該鄉場鎮街道曾被洪水浸泡7個多小時,洪水淹沒最深處達25米。儘管洪水已退,但房屋外墻上洪水浸泡的印漬仍清晰可見。當地黨委政府正組織群眾清理淤泥、消毒防疫。劉奇葆仔細察看了場鎮受災情況,了解災後清淤、消毒等工作安排。他走街串戶,詢問群眾家裏受災和基本生活情況,安慰大家説,只要人平安就好,洪災過後要特別注意飲水清潔,防止生病。他鼓勵群眾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抓緊恢復正常生産生活,把新的家園建設好。當地群眾講,雖然受了災,但各級幹部一開始就和大家一起搶險救災,大家有信心儘快恢復生産,重建家園。
廣安市廣安區大龍鄉是此次洪災受災最重的地方之一,全鄉共有8個村、1.35萬人受災,因災垮塌房屋314戶972間,農作物和家畜家禽受損嚴重。洪水退後,大龍鄉光明村的村民正在翻耕土地,重新種植菜秧,抓緊恢復生産。劉奇葆走進田間與村民親切交談,詢問農作物受災情況,鼓勵他們振作精神,克服困難,抓好農作物補種工作,盡最大努力把災害造成的損失奪回來。調研中,劉奇葆囑咐當地幹部,要繼續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抓好氣象預報和水情監測,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及時轉移危險區域群眾,確保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劉奇葆還前往渠縣渠江大橋和廣安區老城區察看災情,要求儘快啟動建設和加固渠江兩條主要支流州河和巴河上的13座大中型水庫,將防洪減災與科學用水結合起來,對渠江流域的水患進行綜合治理,從根本上解除洪澇災害對渠江流域的威脅。
劉奇葆指出,這次渠江流域洪澇災害來勢迅猛,歷史罕見,災情嚴重,災區各級黨委政府反應迅速,提前預警,措施得力,領導幹部靠前指揮,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及時轉移了危險區域的群眾,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水平。要再接再厲,發揚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進一步強化防汛抗災各項措施,紮實做好安置群眾、清淤防疫、恢復生産和災後重建各項工作,努力奪取抗洪救災鬥爭的全面勝利。
劉奇葆指出,當前第一位的任務是妥善安置受災群眾,重建新的家園。要發放足夠的帳篷、棉被、衣物等救災物資和米、面、油、水、蔬菜等基本生活物資,確保受災群眾有住處、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病能得到及時治療。當前氣溫逐步轉冷,要幫助受災群眾紮實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對困難群眾給予特殊救助,不讓群眾受冷挨凍。要抓緊開展洪水退去之後的清淤工作,儘快恢復正常的生産生活環境和秩序。要發動群眾、專群結合、進村入戶,紮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對洪水淹沒區域和群眾安置點進行全面消、殺、滅,加強食品、飲用水的衛生監管,組織群眾自覺搞好環境衛生,宣傳普及災後衛生防疫知識,防止出現疫情。同時要組織力量抓緊搶修和恢復災區道路、供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為儘快恢復生産、開展災後重建創造條件。對因災垮塌或無法居住的房屋,要按照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互動發展的要求,學習借鑒地震災區恢復重建的成功經驗,科學選址,避開行洪區,避開地質災害點,避開危險區域,統一規劃,抓緊重建,儘早讓受災群眾搬進新居。
劉奇葆指出,要立足從根本上解除水患威脅,抓住中央大力支持水利建設的重大機遇,打一場渠江流域綜合治理的攻堅戰,推動川東北地區水利事業跨越發展,徹底根治水患,促進發展,造福人民。要按照上蓄下泄、蓄泄結合的方針,科學制定渠江流域防洪減災規劃和灌溉用水規劃,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在上遊區域規劃建設一批水庫,提高蓄洪能力;在下游區域開展河道疏浚整治,提高泄洪能力。要區分輕重緩急,排出重點項目儘早開工上馬,採取激勵性措施加快建設步伐,爭取早日發揮效益。在加快建設防洪減災工程的同時,要同步推進配套渠係灌溉設施建設,努力實現新增100萬畝灌溉面積的目標,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和城鄉群眾生産生活用水水平。要做好流域內的航電開發規劃和建設,形成通航和發電能力,實現全流域的有效綜合治理。
省委常委、副省長鐘勉,省委常委、秘書長陳光志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起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