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文化部部長蔡武在在亞洲文化部長座談會上的講話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0月21日 15時13分   來源:文化部網站

蔡武在亞洲文化部長座談會上的講話
(2011年10月8日)

各位部長,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

    非常高興能夠與各位共聚一堂,互相學習交流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理念和實踐,分享寶貴經驗。

    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先民們不僅創造了輝煌燦爛的物質文化遺産,也創造了大量異彩紛呈的活態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中華民族身份的象徵,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和思維方式,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保護、傳承好這些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傳承中華文化、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近年來,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呈現了良好的局面和發展態勢。我國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有:

    (一)充分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健全保護工作機制

    2005年,國務院專門印發文件,明確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方針。2011年,經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于6月1日正式施行,標誌著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進入了依法保護的新階段。中央財政專門設立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項保護經費,截至2011年,中央財政已累計投入14.99億元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地方各級財政用於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經費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截至2010年,省級財政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共約22億元。國務院批准在文化部專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産司,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全國31個省區市均成立了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14個省區市文化廳(局)成立了非物質文化遺産處(室)。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機構和隊伍基本建立。

    2006年、2008年和2011年,國務院先後批准公佈了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共1219項;省、市、縣也都建立了本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形成了四級名錄體系。2006年以來,文化部命名公佈了三批1488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各省區市也認定命名了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文化部制定了相應的管理辦法,加強了對國家級名錄項目的保護與管理。

    (二)充分體現民眾的主體地位,動員全社會參與保護

    人民群眾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創造者、擁有者和傳承者。人民群眾遺産意識的提高,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産最好的保護。近年來,我們利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尊重民眾的文化意願,充分發揮民眾在民族節日、民俗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和積極性,支持他們開展各項民俗文化活動。從2006年開始,我國政府將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確定為“文化遺産日”。各地文化部門利用“文化遺産日”,大力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展覽、展演、論壇、講座等宣傳展示活動,利用報刊雜誌、廣播電臺、電視臺、網絡等媒體,全面深入地報道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營造了全社會積極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良好氛圍,增強了社會民眾自覺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意識。文化部門還積極與教育部門協商,將民歌、民樂納入中小學音樂課,將剪紙、年畫納入美術課,將傳統技藝納入手工課,專門開設書法課等,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産進課堂、進教材、進校園,使非物質文化遺産成為對青少年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

    傳承人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關鍵。近年來,文化部門通過記錄整理技藝資料、提供傳習場所、資助開展傳習活動、組織宣傳與交流、徵集並保管代表作品、建立檔案等方式,積極幫助代表性傳承人開展授徒傳藝等傳承活動。

    (三)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産自身規律,探索科學保護方式

    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豐富性,決定了保護方式的多樣性。在保護工作中,我國逐漸探索出了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産以項目為主要表現形式,因此在保護工作的前期,以建立項目名錄、保護項目為主要工作抓手;非物質文化遺産主要依靠傳承人口傳心授進行傳承,決定了我們把傳承人的保護放在關鍵地位;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決定了我們把搶救性保護放在第一位;非物質文化遺産與人民大眾生産生活息息相關,決定了我們要盡可能運用生産性保護等積極保護的方式;非物質文化遺産本身的整體性特徵,以及與依存的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緊密相關,決定了我們應採取整體性保護的方式。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對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及年老體弱的傳承人進行全面的拍攝、記錄,形成檔案和建立數據庫,是非物質文化遺産搶救性保護的重要方式。目前,文化部正在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産數字化工作、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的搶救性記錄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産與人民大眾的生産生活息息相關。根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統技藝、傳統美術和傳統醫藥項目的特點,我國提出了生産性保護的理念,在有效保護的前提下,進行合理的生産、利用,在生産、利用中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産自身的生機和活力,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

    建設文化生態保護區,將非物質文化遺産從單項的項目保護提升到與其依存的環境進行整體性保護,是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和發展規律的科學保護方式,是當前大規模新農村建設和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重要舉措,也有利於調動地方政府和民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積極性。這一保護方式,得到了廣泛的認可。2007年,我國啟動了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目前,已相繼設立了1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一些省份也開展了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的探索工作。

    (四)加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弘揚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

    中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其他55個民族為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産,55個少數民族包括一些只有數千人的人口較少民族,均有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國務院公佈的1219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中,少數民族項目有515項,佔42%;文化部公佈的1488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少數民族傳承人有393名,佔26%;已設立的1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中,少數民族地區有5個;34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錄項目中,少數民族項目有13項,佔38%。中國政府一向重視少數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積極採取措施給予扶持和傾斜。對西藏、新疆等地區的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國家在經費支持、項目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逐年加大扶持力度。對遭受地震等自然災害的民族地區,文化部也都採取了緊急措施,搶救和保護遭受損害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五)注重借鑒國際經驗,加強交流與合作

    中國作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的締約國,積極履行加入《公約》的義務,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工作,並借鑒《公約》精神,結合中國實際,制定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法》,依法保護中國的民族文化遺産。中國注重學習,注重理論方法研究和成功經驗總結,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近年來,我國在法國巴黎成功舉辦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藝術節”,在四川成都舉辦了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産節”,與蒙古國聯合申報蒙古族長調民歌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項目,合作開展蒙古族長調民歌的田野調查和保護,簽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和蒙古國教育文化科學部關於聯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合作協議》等。2010年,“亞太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國際培訓中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中國還積極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和“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申報工作。至2011年,我國共有28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6項入選“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産體現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和豐富性,是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中國和亞洲各國均為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資源豐富的國家,中國的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産與周邊國家共享,如蒙古族長調民歌、史詩《瑪納斯》、木卡姆藝術等。中國和亞洲各國彼此間深化和加強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基礎深厚、潛力巨大,我們願本著交流互鑒、加強合作、增加友誼、共同保護的原則,加強與亞洲各國在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等領域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為此,我提出如下倡議:

    一、 加強溝通與合作,聯合申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和“優秀實踐名冊項目”。對於兩國或多國共享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方建議建立聯合申報工作委員會,加強合作,聯合申報,共同保護,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延續和傳承。

    二、為促進亞洲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交流與合作,建議每兩年舉辦一次“亞洲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論壇”,邀請範圍涵蓋南亞、中亞、東亞和西亞地區的文化領域的負責人和專家,共商當今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研究對策,促進亞洲各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

    各位部長,嘉賓、朋友們,本屆“亞洲文化合作論壇”以“非物質文化遺産·延續和弘揚”為主題,體現了論壇主辦方的獨到視角與戰略眼光。各位部長的出席讓我更加堅信,在亞洲各國的攜手努力下,必將讓文化多樣化的世界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相關鏈結
· 亞洲文化論壇閉幕 13國代表簽署《重慶宣言》
· 人民日報時評:讓亞洲文化不再“失語”
·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藝術團在神戶完成亞洲巡演
· “文化中國·四海同春”亞洲藝術團在馬來西亞舉行演出
· 文化部與雲南省簽協議推進文化建設促進發展繁榮
· 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