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商務部長陳德銘在法國戛納接受中外媒體聯合採訪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1月05日 08時40分   來源:商務部網站

    當地時間11月3日晚,在法國戛納陪同胡錦濤主席出席G20峰會的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中國代表團新聞中心接受了路透社、法新社、華爾街日報、彭博新聞社、鳳凰衛視、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中外媒體的聯合採訪。

    人民幣匯率處於基本合理區間

    中國是全球貿易平衡增長的重要因素

    中國帶給戛納G20峰會最大的禮物是什麼?在陳德銘看來,是保持了9%以上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增速,是10個月來近3萬億美元且基本平衡的貿易。

    陳德銘説,中國“調結構、轉方式、促平衡”取得了積極成效,2008年以來進口增速連年超過出口增速,去年快7.5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快5個百分點。其間,貿易規模逐年增加,貿易順差絕對值逐年減少,2009年順差在上年2900億美元的基礎上大幅縮減,為1900億美元;2010年為1800億美元;今年1-10月,貿易增長24%以上,順差卻減少了15%,預計全年順差大幅下降。陳德銘還表示,今年中國將進口約1.6-1.7萬億美元的商品,未來五年,中國進口總規模將超過10萬億美元,有望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陳德銘特別指出,當前人民幣匯率基本處於合理區間。我國貿易順差與GDP之比僅為1個多百分點,如果加上國際資本的異動,整個國際收支順差與GDP之比也遠小于3%,

    按照目前西方主要匯率評價方法,即平價購買法(PPP)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評價體系,2005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被低估了30%。但從2005年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到現在,人民幣升值已超過30%,如考慮物價因素,升值的幅度還要大得多。今年9月人民幣換美元發生了“逆轉”,多換取600多億。陳德銘認為,這足以説明,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判斷發生了變化,即人民幣匯率基本處於合理區間。

    同時,陳德銘指出,PPP和IMF的匯率評價體系都有其自身的缺陷。PPP由於忽略了商品性能的多樣性,評價結果很不準確;IMF在金融危機時期雖然更多地考慮了貿易平衡以及國際經常項目收支平衡,但並沒有考慮到國際資本的異常流動、投資異常集中或熱錢流入。由於國際上有關人民幣升值的叫囂不斷,國際資本大量異常流入,給我國國際收支平衡帶來了不必要的困難。

    歐債危機發酵將加重對中國貿易的影響

    中國支持歐盟採取積極措施應對當前挑戰

    關於歐債危機對中國貿易的影響,陳德銘表示,目前歐洲危機主要是政府的主權債務危機,對私營部門、個人消費影響比較小,迄今對中國進出口的影響有但並不大。但隨著歐債危機的發酵,未來對國際及中國貿易的影響會不斷加重。

    陳德銘分析説,歐盟和歐元區治理主權債務危機的方法主要是增稅、裁員和減收,這些都將影響到歐洲人民的收入和私營經濟,消費會出現萎縮或增長緩慢。從中國最大的進出口展會即廣交會看,歐洲客商在今年秋交會僅增長了3個百分點,訂單數量和金額也只增長3個百分點。考慮到物價上漲因素,歐元區近期的消費出現下滑趨勢。

    歐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2010年GDP達到16.3萬億美元(其中歐元區為12.2萬億美元),進出口總額達到3.8萬億美元(其中歐元區3.1萬億美元),佔全球比重25.2%。歐盟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陳德銘表示,10月27日,歐盟首腦會議就歐債危機達成框架性共識,顯示出歐洲團結協作、解決債務問題的意願,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相信歐元區有能力依託自身儘快控制危機並逐漸化解危機。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與歐洲同處於一條“全球化”的船上,應該共同關心、支持歐洲。

    陳德銘進一步表示,歐盟是中國最大的戰略合作夥伴,雙方經貿關係十分緊密。我們鼓勵企業開拓新的市場領域,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開展貿易,也注重擴大從歐盟、歐元區及順差國家的進口,與歐洲一道共同克服困難。今年1-9月中國從歐盟進口增加了30%以上。中國還組織各種類型的赴歐採購團,幫助企業了解歐洲。當然,我們希望歐洲也鼓勵私人消費,擴大自己的市場,為歐洲的經濟恢復創造條件。

    希望美國貨幣法案不要成“法”成“案”

    不願出現“貿易戰”,但會做好應對準備

    陳德銘並不贊同有關美參議院通過貨幣法案只是針對中國的觀點。他認為,貨幣法案是針對世界上所有擁有貨幣的國家,但希望法案不要成“法”成“案”,否則,美國將會開啟違反國際條約義務的先例。

    陳德銘強調,中國的人民幣匯率已經處在一個基本合理的區間,貿易和國際收支亦趨於基本平衡。現在的問題是,如果中國的整體貿易是平衡的,只是與某一個大國出現了貿易較大的不平衡,這就不是匯率問題。雙方應該坐下來談一談,審視貿易政策、出口便利化以及貿易管制等問題。

    陳德銘深入分析了中美順差的來源和結構。去年,中美順差幾乎佔到中國順差的全部,其中75%來自外資企業,國有企業與美國貿易為零順差。因此,美國議員攻擊中國扶持國有企業導致貿易順差是毫無道理的。從貿易方式看,近80%的中美順差來自加工貿易,一般貿易少有順差。也就是説,外國資本在中國投資主要採用了加工貿易的形式是當前中美産生貿易順差的主要原因。加工貿易是全球化結構調整的反映,由於在中國的增值只有10%-20%,受匯率的影響非常小。美國企業在中國、在海外賺取大量的利潤後反哺母公司,有助於其母公司應對危機、渡過困難,同時使美國消費者在金融危機的困難時刻仍能享受到價廉物美的商品。

    造成中美順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的貿易管制。當前中國正在積極擴大進口,尤其是從美國進口,非常遺憾的是,美國進行貿易體制改革後,對國別進行了分類,中國被放在最嚴格限制的一類。中國從美國進口商品,有2000多種涉及軍民兩用,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報批。而根據美國商務部統計,美去年對華新增貿易解決了50萬人就業。如果放寬出口管制,將直接有利於奧巴馬總統就業計劃的實施。

    作為世界上經濟互補性最強的兩個大國,中美積極合作將有力拉動當前的世界經濟。“我不希望發生貿易摩擦,甚至爆發‘貿易戰’,這對中美兩國都沒有好處,直接損害的是中美兩國企業和人民的利益。”但陳德銘同時表示,作為中國商務部部長,也要對包括外資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負責任,依法給予保護,因此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中國政府切實鼓勵企業“走出去”

    希望以非常開放的姿態接受中國企業

    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確定性增加的大環境下,中國企業“走出去”面臨多種挑戰。陳德銘分析指出,一是部分國家實施投資保護主義,雖然口頭上表示歡迎中國企業投資,但實際上安全審查政策非常不透明,即便一個小小的螺紋鋼工廠也會被認為“影響國家安全”。二是地區不安全,投資企業受到影響。三是受金融危機影響,企業“走出去”金融匯兌風險大、成本高。此外,個別國家還帶著冷戰思維、意識形態,炒作中國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投資帶來的不安全。

    陳德銘表示,中國政府鼓勵企業“走出去”。長期的封閉落後,使中國政府下定決心,要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30多年的開放實踐證明了這條路的正確性。同時,全球化是人類發展不可逆轉的過程。中國政府部門支持、鼓勵企業在自擔風險的情況下,配置資源“走出去”,不僅僅是要商品、資本走出去,擴大國外市場,更重要的是,人類文明、科學技術和現代管理在很多國家各有特色,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企業要真正成長為國際性企業,必須走出去融入國際社會。事實證明,“走出去”企業發展得比較快,內部治理結構也比較合理。

    陳德銘還介紹了政府部門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平臺和手段。在商務部網站,企業可以實現對各國投資環境的免費檢索,幫助了解相關國家的法律法規、投資保護協議簽署以及案例等信息。結合安全等情況,商務部會適時對某些國家的投資風險進行提示。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與110多個國家簽署了投資保護協定,與部分發達國家已進入關鍵的法律磋商階段。

    陳德銘特別提出,中國的國有企業以股份制改革為取向,對外投資合作同樣要遵守當地法律、回報社會。投資可以促進和拉動經濟,在當前世界經濟處於低迷的情況下,投資顯得尤為重要,希望更多國家以非常開放的姿態接受中國企業“走出去”。

    歡迎俄羅斯加入世貿組織

    多哈談判可能進入“冬眠”

    關於俄羅斯年底加入世貿組織問題。陳德銘表示,中俄是戰略夥伴和好鄰居,中國政府一貫支持俄儘早加入世貿組織。沒有俄羅斯的加入,世貿組織是不完整、不全面的。中方對俄年底加入世貿組織持非常樂觀、歡迎的態度,希望俄加入世貿後在世貿規則下加強雙邊貿易投資合作。同時,陳德銘建議俄羅斯處理好獨聯體關稅同盟國的關係,並希望更多的獨聯體國家成為世貿成員。

    關於多哈回合談判。陳德銘始終強調,多哈回合是發展回合談判,要更多致力於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的發展。十年來,農業、非農和服務業在案文上已進行了充分討論,正如世貿組織總幹事拉米所言,談判已經完成了80%。希望世貿談判能夠在尊重授權、鎖定成果的基礎上往前推進。

    由於金融危機及後續影響,使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貿易保護盛行,個別國家遇到政治選舉的週期,完成世貿談判非常困難,今年的“希望之窗”看來很快要被關上。陳德銘認為,多哈談判要進入類似于“冬眠”的一個過程。WTO香港會議曾決定,發達國家最遲要在2013年對最不發達國家“免關稅”、“免配額”,其他發展中國家也要努力按這個要求去做。從目前各方反映看,談判不僅在年內難以全面完成,甚至最不發達國家苦等十年、強烈要求的年底達成“早起收穫”的努力也可能受挫。

    但陳德銘對多邊貿易體制的未來仍充滿信心,他表示,任何諸邊或雙邊自貿協定都無法替代多邊貿易體制,一個完整的多邊貿易體制以及在這樣的體制下高水平的發展回合協議,將對世界各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十分有利。當經濟低迷的週期和政治選舉的週期過去,我們將迎來多哈回合談判的春天。

    當前中國政府仍致力於積極推進多哈回合談判,在堅持“發展”原則的前提下,對各種新的建議持開放態度。胡錦濤主席在戛納G20峰會期間宣佈,為進一步幫助最不發達國家發展,中方願在南南合作的框架內,對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97%的稅目的産品給予零關稅待遇。今年12月,世貿組織部長級會議將繼續討論多哈回合談判的走向,陳德銘希望屆時各國能表現出更加積極的姿態。

    促平衡要擴大進口而非限制出口

    國內消費增長是擴進口的基本前提

    陳德銘表示,“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政策要長期堅持下去,具體做法上可更加具有針對性和靈活性。穩增長,即保持外貿穩定出口。調結構,即優化外貿結構,提高品牌、服務、産品的技術含量和質量,這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國際形勢在適當的程度內倒逼有利於企業的調整。促平衡,即貿易平衡和國際收支平衡處於合理區間。我們要以擴大進口而不是限制出口促進貿易平衡。  

    陳德銘表示,擴大進口的一個基本前提是國內消費增長,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十二五”規劃確定,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擴大中等收入階層的比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低收入群體的幫扶力度,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完善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實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3600萬套城鎮保障性住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完善城鄉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服務業,發展營銷網絡、物流配送等現代和新興服務業,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和促進可持續消費。

    政府在擴大進口方面,陳德銘認為主要有三項措施:一是優化進口結構,積極進口先進技術和關鍵裝備,鼓勵增加自主要貿易順差國進口。二是推進進口便利化,繼續簡化和放寬進口管理,減少進口關節和手續。三是完善進口促進和預警體系,開展進口貿易促進活動,舉辦好廣交會等各類進口商品展覽會、博覽會、推介會等。今年秋季廣交會,美國、日本等國家的企業分別參加進口展,推動中外經貿合作交流,有利於促進進口。。

    保護主義解救不了經濟危機

    倡導履行反對保護主義承諾

    金融危機以來保護主義出現盛行趨勢。有關國際組織報告顯示,首爾峰會後(2010年12月-2011年5月),受新的貿易保護措施影響的貿易額佔全球貿易的0.6%,比上期報告(2010年6月-2010年11月)增長了一倍,全球新發起的貿易保護措施多達463起,比上一報告期上升了61%。

    陳德銘指出,保護主義救不了當前國際形勢,只是短期內可能對某些國家的國內政治有利。上世紀30年代的危機,由於保護主義盛行,給世界經濟帶來了長時間的蕭條與低迷。歷史證明,保護主義從來解救不了危機,反而延緩了經濟復蘇的時間。二十國集團前幾次峰會所承諾的不對商品、投資、服務設置新的限制措施,我們應重申這一承諾,並付諸行動。

 
 
 相關鏈結
· 商務部:全國家電下鄉産品銷量累計突破2億台
· 商務部部長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發表署名文章
· 商務部副部長鍾山談賈慶林訪問歐洲三國經貿成果
· 商務部發佈白條肉平均出廠價格(10月24日-30日)
· 商務部:食用農産品和生産資料價格繼續回落
· 商務部部署"十二五"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