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再度進入“寒冬”,企業們尤其是中小企業能否頂住新的壓力?據廣東省中小企業局一項研究顯示,在“轉方式”引導下、市場“倒逼”機制下,廣東正出現一批“小而優”、“小而強”的新型企業,他們在做強做優歷程中呈現出幾種新的發展路徑:佔領關鍵領域,掌握核心技術、抱團出擊、緊跟龍頭,有望成為廣東轉型升級實現高起點突破的生力軍。
説他們“小”,這些企業規模利潤、稅收貢獻對經濟總盤子還無足輕重;説他們“優”,他們有資本新寵,或利潤居高,風景獨好;説他們“強”,他們中相當部分身處廣東優先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鏈,甚至掌握關鍵技術。今年前3個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小型企業工業增加值5562.9億元,增長18.2%,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5.2個百分點;全省規模以上小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882.86億元,增幅高達28.15%,遠高於大中企業。省中小企業局從2008年始對全省最具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動態跟蹤,造紙、食品、紡織等廣東優勢傳統行業,以及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等新興産業中的小規模企業,顯現了極大的領先優勢。
傳統的理解,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大都在技術、管理、商業模式上實現了創新突破。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廣東轉型升級戰略引導下,小企業呈現出了幾種新的路徑:佔領關鍵領域,掌握核心技術、抱團發展、緊跟龍頭。比如,央企彩虹集團在佛山的AM-OLED下一代顯示技術項目將於明年底前後正式投産。據彩虹稱,已鎖定東莞設備製造企業研製自主OLED生産線,後者一旦成功,將從小型企業一躍成為戰略新興産業鏈上的核心企業。珠三角工業名鎮中山小欖,打破原來小企業空間聚集尷尬,轉向以品牌、技術、資本、産業鏈條等為紐帶的“抱團發展”,穩步實現向LED等戰略新興産業轉型升級。
小企業的“爆發”不是偶然。一向具有創業土壤的廣東,近年連續出臺了《關於促進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以及《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上水平的意見》,推動中小企業參與並推動廣東轉型升級。前不久,廣東私營企業超百萬,達106.28萬戶,個體工商戶347.41萬戶。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民營經濟投資增長43.3%,佔全省固定資産總投資的38.1%,其中七成以上投資于戰略性新興産業、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和現代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