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水利也是生産力:"江蘇智慧"引領水利現代化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08日 14時56分   來源:新華日報

    江蘇是水利大省,更是水利強省。2011年,江蘇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水利現代化試點省份,將在2020年實現水利現代化。

    在一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江蘇水利工程建設以別具特色的“江蘇智慧”和江蘇經驗為引領,走出了一條改革創新、多方共贏之路。

    服務“兩個率先”,水利也可以是生産力

    江蘇水資源稟賦不足,環境容量小,要實現水利現代化,首先要解決好水資源、水污染、水保障等全國共性問題。“這逼著我們去思考怎麼突破制約的問題,”省水利廳負責同志告訴記者,“現代水利工程不單單是治水,更是重要的經濟、社會活動,江蘇必須深刻把握水資源的自然和社會經濟雙重屬性,找準定位,服務好‘兩個率先’。”

    規劃是建設的龍頭。目前,江蘇水利現代化的規劃按省、市、縣三個層次同時編制,省一級側重大江大河等大的水資源水環境的保障,市一級著重區域規劃,縣一級則聚焦農田水利等基層水利工程設施。各地還非常注重細節,如江陰的規劃中,每一年工程目標都有詳細分解,精確到小數點後3位,甚至連“完成月城鎮龍舟賽道建設”也納入其中。

    省水利工程建設局有關人士介紹説,“江蘇的水利工程,不僅要牢,而且要俏;不僅要壯,而且要靚;不僅要高,而且要巧,我們一大批水利工程就是按照這個思路來設計建造的,很多工程本身就是風景區。”理念帶來了變化。江陰月城鎮黃港河水系連通工程,將原來被閘壩隔開的一個個小水塘打通,重現江南小橋流水的美景。

    水利建設工程的第一推動力是創新

    初秋時節,東太湖綜合整治施工現場一片繁忙,挖掘機靈活舒臂,大型工程車揚塵而去,清淤船往來穿梭。這項工程探索出了一種“以水生地、以地生財、以財興水”的發展模式,不僅改善了東太湖的生態環境,發揮了防洪、供水等多種水利效益,同時還為蘇州城市結構調整和産業提升創造了空間。

    東太湖模式顯示了蘇州人的睿智,這種睿智並非孤例。在鎮江,其北部濱水新區已成鎮江城市建設最大亮點;在淮安,被圍網養殖弄得奄奄一息的白馬湖,重新恢復了生機;在常州,滆湖治理同樣是經典……水利,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脈搏産生共振後,在江蘇打開了一片新天地。江蘇水利人在實踐中形成共識:江蘇治水工程要做好,就必須把政府主導和市場機制相結合,拓展水利功能,提升水利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創新還體現在自身建設機制上。在工程項目管理中,江蘇從原來的項目管理四制升級到新五制——規劃許可制、競爭立項制、投資控制制、資金保障制、績效評估制,通過制度建設促使各地更加重視水利投資的效率和效益。同時,探索出統一建管制、派駐建管制、建管合一制、屬地建管制和代建建管制5種運作模式,因地制宜,分級管理。

    建立湖泊聯席會議制度,是江蘇水利的又一重要創新。2011年,滆湖長蕩湖、石臼湖固城湖管理與保護聯席會議召開,進一步增強了河湖管理的執法與監督能力。

    巧妙“找”錢,水利工程更重民生與效益

    行走在鎮江濱江風光帶,藍天、靜水、花草、濕地、棧道、飛鳥,猶如詩意水墨畫。很多老鎮江人都知道,過去這裡是大江灘垃圾填埋場,老鼠成群,臭氣熏天。滄海桑田之變的背後,是鎮江市和水利部門敢闖敢試,實施“以水帶地,以地生財,以財興水”戰略。水投公司運用代為收儲的土地,成功發行企業債券20億元,並通過與金融機構合作,又成功融資47億元。融資的目的是建設,鎮江從治理內江泥沙淤積到內江各類生態資源的保護,從控制水位、改善水質到濕地系統的修復以及退漁還湖工程,打造出8.8平方公里的“金山湖”,形成城市水利建設的良性循環,同時反哺農村水利,推進城鄉水利統籌發展。

    在江蘇,70%左右的縣以上城市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水利融資平臺。與此同時,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支持力度,嚴格執行當年可用財力2%至4%用於水利建設、城市維護建設稅15%用於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等政策,並建立了資金保障制解決縣級配套資金缺口,統籌城鄉水利建設。對於經濟薄弱區域,加大配套力度。城鄉統籌,偏重於鄉,宿遷的省級配套資金比例就已經達到80%。

    資金有了,如何管好至關重要。今年6月,《江蘇水利重點工程區域治理及地方基建項目競爭立項辦法》頒發,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促使每一分錢都充分發揮投資效益。(潘傑 曹海明 周靜文)

 
 
 相關鏈結
· 水利部部長: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
· 陳雷:全面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帶動水利現代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