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國家藝術院團負責人在學習六中全會精神上的發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12月16日 14時09分   來源:文化部網站

9個國家藝術院團負責人在國家藝術院團
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
 暨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表彰會上的發言

    

    編者按:8月24日至9月26日舉行的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充分展示了國家藝術院團的整體實力和風采,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讚譽,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充分體現了國家藝術院團在我國舞臺藝術發展中的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作用。12月6日,文化部在京召開國家藝術院團學習貫徹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暨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表彰會。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向獲獎劇目和個人頒獎並作重要講話。文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文章主持表彰會。現將9個國家藝術院團負責人在會上的發言摘編刊登,以饗讀者。

    宋官林(國家京劇院院長):國家京劇院緊緊圍繞黨的十七大對文化工作提出的紮實推進“兩大一新”的工作目標,以改革創新為動力,立足國家水準、民族特色,開拓進取、真抓實幹,劇院的綜合實力、社會影響力明顯提升,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大力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積極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努力發揮國家院團導向性、代表性、示範性作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産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劇院在總結過去幾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調研論證,明確了“講團結、樹正氣、排精品、推人才、抓管理、創效益”和加強正規化建設、科學化管理的劇院發展方向,確立了“一、二、三、四”的工作思路,即“一個目標”(充分尊重藝術規律,加強正規化建設、科學化管理,積極參與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京劇藝術傳承發展,京劇文化傳播弘揚的工作中發揮“導向性、代表性、示範性”的作用)、“兩個作風”(一是“講團結、樹正氣、重學習、顧大局”的院風,二是大力弘揚“陣容齊整、舞臺清新、藝術嚴謹”的藝術風格)、“三項改革”(實行以人事制度、分配製度、目標管理為重點的管理機制三項改革舉措)、“四個重點”(抓實劇目建設、人才建設、市場開發、關心民生四項重點工作)。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以後,國家京劇院迅速開展學習六中全會精神活動。通過全院幹部大會、中層幹部會議、各支部集中學習,掀起了學習的熱潮。劇院認為,全會《決定》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行動綱領。國家京劇院要落實全會精神,按照中央領導同志提出的“發揮國家京劇院特有的影響力和領頭羊作用”的指示,抓住機遇,做好京劇藝術的傳承發展、京劇文化的傳播弘揚工作,要進一步明確發展思路,強化正規化建設和科學化管理,把劇目建設、人才建設、市場開拓作為推動劇院建設、弘揚京劇藝術的重要手段,本著思路明晰、目標明確、操作有序、紮實推進的工作佈局,進一步深化內部機制改革,積極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尊重藝術規律,研究市場規律,加大力度,建立健全立足北京、面向全國、輻射國際的演出網絡。

    周志強(國家話劇院院長):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文化建設為主題,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為國家院團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國家話劇院全院上下深入貫徹全會精神,在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深入研究和把握文化發展的規律與特點,努力創作生産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不斷提升文化自信。

    國家話劇院擔負著傳播主流戲劇文化的責任,即弘揚核心價值觀,重視話劇藝術對社會生活的高度參與特性,以“真、善、美”作為劇目創作和選擇的標準,創作推出能夠代表主流藝術發展方向的優秀劇目,為社會大眾的文化共享推出更多更好的精品佳作。在這一創作標準指導下,今年劇院舉辦了“2011新現實主義年”。全年的演出和創作中以“新現實主義”為藝術凝聚點,集中推出了一批體現主流藝術發展方向的優秀劇目,成為本年度藝術生産的最大亮點。“新現實主義”這一概念的背後,則是國話力求樹立起“推崇社會理想、體現核心價值、反映現實生活”的全新劇院形象,表現出國話力求發揮戲劇藝術“凝魂聚氣”這一重要社會功能的追求,也標誌著通過國話全體藝術家的共同努力和集中創造,多元化的國話“新現實主義”作品矩陣已經初步形成,一個嶄新的、新現實主義的國家話劇院,正在逐步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在創作優秀藝術精品的同時,國家話劇院還堅持“注重市場需求、堅持主流定位、兼顧叫好叫座”的劇目遴選原則,創作出一批在市場上經得起票房考驗的優秀劇目。同時,劇院不忘擔負著的傳播主流戲劇文化的責任,加大了劇院公共屬性的建設力度,公益性演出比例明顯增多。

    優秀藝術精品源源不斷地出現,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發展繁榮的重要象徵,也是國家藝術院團存在的根本價值所在。要出藝術精品,首先應該堅持文化操守,堅持藝術良知,堅持創作理想。如果藝術家缺失了這些,就會遠離時代,遠離百姓,就難以産生好的作品。 國家話劇院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組織創作人員全面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落實好主創人員的“走、轉、改”,盡一切努力為社會、為廣大觀眾提供更好的文藝精神食糧。

    董天恒(中國歌劇舞劇院黨委書記):近年來,中國歌劇舞劇院領導班子勇於開拓創新,調整結構,充分整合資源,確定了“以歌舞晚會帶來的收益盤活歌舞劇”的經營方針,決心通過目前觀眾群較為廣泛的演出形式鍛鍊隊伍、積累資金。

    依照確定的經營方針,劇院先後創排了《四季情韻》、《紫氣祥雲》等大型歌舞晚會,《歲月如歌》民族音樂會、《經典電影歌曲》視聽交響音樂會等深受觀眾喜愛的節目。創排演出中遵循“三貼近”原則,節目內容、創作成本、演出票價也做到了貼近群眾。雖然演出條件有時很艱苦、演職人員經常奔波于各地,但始終堅持藝術的高標準,體現了國家藝術院團的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擴大了影響,增加了收入,留住了人才,增強了信心。在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中,中國歌劇舞劇院以大型原創歌劇《紅河谷》、經典保留民族歌劇《原野》、歌舞詩劇《四美圖》、大型情景歌舞《四季情韻》4部舞臺藝術作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及充分肯定。像《四季情韻》就是中國歌劇舞劇院嘗試走市場的一部代表性作品,總投入400余萬元,2006年至2010年底共演出700余場,總收入達1.7億元。

    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用好人才,營造鼓勵人才幹事業、支持人才幹成事業、幫助人才幹好事業的環境,是中國歌劇舞劇院深化改革的顯著特點。與李玉剛、高保利、王二妮等深受觀眾喜愛但非專業藝術院校畢業的特殊人才簽約,是劇院在用人機制上的重大舉措。如今,這些人已在劇院的多部舞臺作品中亮相且有非常突出的表現。

    藝術上精益求精、做事上務實低調是劇院的風格,經過認真研究摸索,劇院正逐步建立起可延續的科學有效的管理模式。作為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級藝術院團,在文化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進程中,中國歌劇舞劇院正踏實前進,將已經取得的成績負責任地發展、傳承下去。

    顧欣(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部署。這是時代和歷史賦予文化人的歷史使命,也是讓從事文化工作的人奮發圖強的動力。轉企改制後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精心組織、週密部署,各單位、各部門組織召開了大大小小幾十個形式多樣的學習會,全體演職人員爭先恐後參與到了學習討論中,集團上上下下形成了“全員皆學”的大好氛圍。

    轉企改制以來,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體演職人員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被極大激發,集團上下迸發出了空前強大的激情與活力。2011年,集團總收入和演職人員收入以15%的漲幅攀升。截至11月,集團總收入已超過2億元,演職人員的人均年收入達到15萬元。目前集團演出場次已達到257場,全年有望超過300場。今年僅8月份,集團就有8台大型劇目同時排演,其中《炫》、《水墨中華·風》、《東方世紀行》、《紅歌耀東方》4台新晚會同時參加了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這樣的藝術生産態勢在改革前是難以想象的。現在的中國東方演藝集團,10個排練場晝夜不息、燈火通明,搶排練場、搶演員的現象隨處可見,藝術家們的創作熱情空前高漲,集團上下呈現出一派幹事創業的生動局面,演職員工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持之以恒地貫徹“允許在創新中犯錯,但不允許不創新”的理念,抓好理念創新,提高繁榮發展的實力能力,全面啟動集團的創新戰略,力爭在藝術生産、策劃設計、營銷宣傳等各個方面都有創新的成果。借著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東風,我們召開了營銷、創作、管理等系列會議,對集團營銷、創作、管理三大體系進行了重新定位。

    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催人奮進,改革發展工作任重而道遠,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全體幹部及演職員工將努力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堅定自覺,工作上強力推進,實實在在地把六中全會精神融入我們的血液,轉化成我們思想上的綱領、行動上的指針、工作上的目標,奮力拼搏、真抓實幹、日益進取、改革創新,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建設、為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關峽(中國交響樂團團長):中國交響樂團在文化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改革的重點,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産力,以生産經營方式的改變來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確立了“中外曲目並舉,普及提高並重,面向市場,面向大眾,面向未來”的辦團思路和以質量求生存,以品牌樹形象,以經典立高標的發展方針,迅速增強了藝術實力,打開了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自2004年以來,中國交響樂團確立並堅持走“交響樂中國化,中國交響樂國際化”的道路,並通過“請進來”與世界級藝術家形成合作,同時實施“走出去”戰略,以商業演出途徑赴美國、日本、俄羅斯、韓國、意大利等國巡演,反響非常熱烈。2011年,中國交響樂團樂隊開啟了新樂季,參加了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北京國際音樂節、首屆歐亞國際音樂節的演出,舉辦了紀念李德倫大師逝世10週年專場音樂會,並在進校園演出、赴新疆慰問演出以及完成重大國事演出任務等方面表現出色,同時在重慶南岸區建立了基層聯絡點。

    樂隊和合唱團都是中國交響樂團藝術生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最近3年來,合唱團出色地完成了既定發展目標,實現了和樂隊齊頭並進、雙翼齊飛,為中國交響樂團的發展增添了一股非常強勁的力量。今年以來,樂團合唱團不僅蜚聲海外,在國內市場也大受歡迎,演出應接不暇,長年奔走于全國各地。僅七八月份,就應保利院線邀請,在幾十個城市巡迴演出長達兩個多月,所到之處場場爆滿,還承擔了12場進校園演出任務。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深切感受到了所肩負的歷史使命和責任。全會結束後,中國交響樂團遵照文化部黨組的要求,組織黨員幹部認真學習全會《決定》以及蔡武部長的重要講話。我們將以六中全會的召開為契機,團結奮鬥,努力拼搏,改革創新,發展生産,爭取以更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的勝利召開。

    雷喜寧(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黨委書記):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指出,創作生産更多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優秀作品,是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誌。作為國家藝術院團的一員,從中我們體會到了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感到了壓力,也激發了工作的動力,明確了工作的著力點。

    近年來,尤其是黨的十七大以來,在文化部黨組的正確領導下,中國兒藝各項事業有了較好較快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一是在藝術生産上新作不斷。2007年以來推出了16部新作品,其中大劇場劇目11部、小劇場劇目5部。二是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建立産品營銷推廣體系,拓展了演出市場。2010年演出509場, 2011年演出突破580場,在演出樣式、演出收入、觀眾人數和社會效益上,實現了鼓舞人心的新跨越。三是努力成為公共服務的排頭兵。2007年以來,通過“經典兒童劇走進西部”“文化下鄉”“文化援疆”等活動,公益演出368場。四是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開闢了和國際一流團隊深度交流,合作策劃、合作製作、合作演出的走出國門之路。五是發揮國家藝術院團的導向性、代表性、示範性作用,引領兒童劇藝術整體發展,舉辦了以“點亮童心、塑造未來”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兒童戲劇節,共有39部國內外不同風格的優秀兒童戲劇作品演出215場,觀眾人數達15萬人次。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的召開,標誌著我國文化改革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隨著全會《決定》提出的各項改革措施和經濟政策的落實,中國兒藝改革發展的外部環境將得到進一步的改善。只要我們苦練內功,深化內部機制改革,把自身的工作做好,把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保護好、發揮好,劇院建設一定會和整個文化改革發展的大局一樣進入一個新的天地。我們將繼續圍繞兒童戲劇創作演出這個中心,實施劇院的多元發展戰略和品牌發展戰略;高度重視藝術創作的質量,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播真善美;牢牢樹立創新意識,探索兒童戲劇新的表現形式;繼續深化內部機制改革,調動積極性和創造力;同時,加強後繼人才的培養。積極創造條件,提高專業藝術人員的能力,為藝術工作者展示才華提供更加寬廣的平臺。

    俞峰(中央歌劇院院長):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通過學習,我們進一步增強了信心,明確了發展方向。我們將學習、借鑒、介紹國外的優秀歌劇到中國,提高歌劇水平,創作排演中國原創歌劇,服務人民、推向國際、參與競爭,努力把中央歌劇院打造成國內具有示範性、引領性的國家模範歌劇院,在國際上具有影響力、競爭力的著名歌劇院,同時創排中國原創歌劇進入國外主流歌劇院。為此,我們將堅持發展經濟繁榮藝術,改革創新發展,打造中外精品,實行“三三制”(即1/3中國原創作品,1/3外國歌劇本土化,1/3西方經典原汁原味)的平衡劇目生産原則,實行可持續發展,建立保留劇目的原則,沿著創作的3個方向,即主旋律真實主義、大眾化浪漫主義、國際化現代主義,打造全能國家歌劇院。

    為進一步解放生産力,提高藝術水準,劇院今後將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化改革:一是實行劇組制。每部歌劇角色分明,職責清晰,角色、合唱、樂團、舞美各司其職,獨立準備,然後集體合樂、一氣呵成,省時、省力、出成績。《圖蘭朵》、《茶花女》、《熱瓦普戀歌》、《湯豪塞》、《復興之路》等就是在同時排練、穿插演出的情況下完成的。二是加強“歌劇季”生産模式的計劃性和主動性。下半年的歌劇季提前確定,在上半年就開始見縫插針安排排練,並不斷鞏固曲目,節約了演出旺季的排練時間,儲備了大量的經典劇目。三是實行年度考核和演員選拔制度,使演員處於競技狀態,大量年輕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四是實行演出市場項目經理負責制。每場演出由項目經理負責,諸如簽約、媒體宣傳、交通、食宿、後勤等一系列工作,專人專管、明確分工,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五是實行人事制度改革。全體演職員工一視同仁,全員聘用,同工同酬。六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七是以創造直接效益、間接效益、效率、價值和勞動力人才市場和整體經濟實力為基準,進行分配製度改革。八是加強職業紀律和制度建設。

    馮英(中央芭蕾舞團團長):近年來,中央芭蕾舞團按照“國家扶持、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增強活力”的要求,深化內部機制改革,積極探索院團發展新途徑,不斷激發廣大演職員工的工作熱情,努力增強服務群眾、開發市場的能力,藝術創作、人才培養、演出經營、劇團建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局面,真正打造了一批精品力作,樹立了中芭的國際品牌。在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活動中,中央芭蕾舞團本著把非常有價值的作品“請進來”和一定要有自己的創新、有民族芭蕾的特色等原則,精心甄選出《卡門》、《阿萊城的姑娘》、《大紅燈籠高高挂》以及《自由的放飛——中央芭蕾舞團第二屆芭蕾創意工作坊作品展演》等作品參演。6場演出的平均上座率達到95%,演出得到了觀眾和專家的好評。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和戰略任務,這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是極大的鼓舞與鞭策。我們有決心有信心在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在文化部領導和各司局的關心支持下,進一步強調以為國家文化建設做貢獻為己任,大力創作培育高水平和具有傳承價值的民族芭蕾;進一步強調以“走得出、立得穩、震得住”為己任,保持和提高自己在世界同行前列地位作用,持續擴大中芭品牌的影響力與感召力;進一步強調以“大創作、多創作、精創作”為己任,儘快形成“自創為主,引進為鋪”的劇目格局和“佳作不斷,新人輩出”的人才格局,創編出融會東西方藝術精華,能夠在世界舞臺上常演不衰的經典之作;進一步強調以向國際推廣宣傳中國文化為己任,將文化交流項目與商演相結合,力爭達到文化外宣與文化貿易雙豐收;進一步強調以服務群眾,揚雅抑俗,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為己任,確保公益性演出和藝術普及教育的資源分配,積極舉辦“走進芭蕾”“高雅藝術進校園”“打開音樂之門”等公益活動,落實“三下鄉”任務等等,以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關於文化強國的戰略部署,不辜負國家的期望與重托。

    席強(中央民族樂團團長):中央民族樂團始終以弘揚優秀文化為己任,堅持發揮民族音樂藝術表演的導向性、代表性和示範性作用,體現民族文化主流價值觀,用優美而富有思想性、藝術性和時代性的經典作品去引領中國民族音樂演出市場,繁榮我國的文藝舞臺。2011年,中央民族樂團相繼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時代創新精神的大型民族音樂會,如《美麗新疆》、《艱難輝煌》、《中國音色》、《聲詩潤珠弦》、《光明行》、《祖國頌》等,在民族音樂界産生了非常好的反響,為中國民樂藝術創新發展樹立了榜樣。同樣,由於有了一系列的優秀新作品,也在經營創收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頭作用。可以説,藝術院團的創作上去了、演出市場搞活了,演員的收入就提高了,樂團的品牌樹立起來了,久違了的市場回來了。今天,中央民族樂團的演職人員每天正以十分繁忙的藝術創作與表演,為中國文藝舞臺奉獻出一台又一台令人難忘的民族音樂會,這是當代民樂人的理想,也是國家民族樂團的文化責任和使命。

    如今,擺在樂團建設發展工作上的主要任務就是如何傳承與弘揚優秀民族音樂文化,努力提升民族音樂作品的品質,創新與發展民樂藝術,為當代民族音樂的時代化發展探索出一條新的道路。樂團在繼承與創新的道路上所推出的經典樂曲馬頭琴、長調呼麥與樂隊《萬馬奔騰》,二胡、大提琴與樂隊《菊花臺》,笛子、嗩吶與樂隊《雪山》,熱瓦普與樂隊《青春舞曲》,聲樂與樂隊《天路》,民族合唱與樂隊《天下黃河》、《百年華章》、《我的祖國》,古琴與鋼琴《琴韻》等一系列作品正是體現了這樣一種文化理念,它們以舞臺藝術中國化的詩意,集中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在文化創新上的優秀成果。

    2011年6月,中央民族樂團在俄羅斯莫斯科克裏姆林宮為《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10週年舉行專場慶祝音樂會。8月5日,樂團首次參加了第91屆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節。可以説,中央民族樂團每一次“走出去”,都是帶著崇高的文化責任感在傳播中國音樂。這是中央民族樂團一項長遠的任務,也是國家賦予民族音樂文化的一個重大責任。

 
 
 相關鏈結
· 蔡武:發揮國家藝術院團的導向性代表性示範性
· 文化部首個國家藝術院團聯絡基層基地在福建蓉中村授牌
· 《紅河谷》拉開2011年國家藝術院團優秀劇目展演序幕
· 文化部直屬9個藝術院團2010年全年總收入5億多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