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工、收購的16萬套保障房數量,是參考去年保障房的申請數量以及未來公租房發展空間確定的。”11日上午,北京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16萬套保障房的計劃,已經實現了現有登記被保障人群需求的“全覆蓋”。
今年,北京市將繼續確保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佔全市住宅供地的50%以上,新開工建設、收購各類保障性住房16萬套,其中公開配租配售9萬套,用於舊城區人口疏解、棚戶區改造、重點工程建設拆遷等定向安置用房7萬套;全年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7萬套。
6萬公租房含外地戶籍需求
在今年開工、收購的16萬套保障房中,有6萬套公租房,佔到今年公開對外配租配售保障房的60%以上。住房保障體系正在從“以售為主”到“租售並舉,以租為主”轉型。
這6萬套公租房將以配建形式出現在商品房和其他保障房小區內。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北京市將繼續執行商品房小區配建保障房比例不低於30%的標準。
“這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公租房建設在周邊配套齊全、産業功能完備的區域中,實現公租房入住家庭的生活便利。”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説,今年公租房配置在産業區、商業區、公交樞紐和站點、軌道交通周邊及沿線的比例還將進一步增高,被保障家庭的出行、就業、入學、求醫需求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記者查詢到,今年開工的保障房中,朝陽、海淀二區最多,通州、順義、大興等産業園區附近,也有不少公租房的配置。
6萬套這一數據中,還考慮到了外地戶籍來京工作人員的公租房申請需求。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雖然從去年12月1日起公租房才大範圍接受申請,但在主管部門的測算中,已經考慮到了外地戶籍在京工作人士的需求。
“靠近産業園區的公租房,主要是用來解決新畢業大學生、新就業職工和部分符合一定條件的外地戶籍來京工作人士。符合這三種類型的工作人員,都可以申請。”相關負責人説,雖然北京市目前還沒有區縣出臺正式接受外地戶籍人士申請公租房,但多個區縣已經開始進行需求登記和調研,外地戶籍人士如果有需求,可以向工作單位所在街道申請。
今年開工量再超過申請量
在北京市住房保障的大賬本上,截止到去年12月31日,已經有27.2萬戶家庭申請了保障房。而經過多年的住房保障供應,已經有13萬戶家庭通過住房保障體系,解決了居住困難的問題。
這就意味著,全市目前還有14.2萬戶的家庭還在輪候。“有些區縣在去年就為當年申請家庭的提供了住房或補貼。”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説。
去年一年間,全市有6.74萬戶家庭申請了保障房。而從去年12月1日開始,公租房申請在全市正式啟動,廉租房、經適房和兩限房等“三房”輪候家庭,也可以通過申請公租房解決臨時的居住困難。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在1萬多戶公租房申請人中,有8252戶家庭係“三房”輪候家庭。
記者獲悉,今年的16萬套保障房,已經分化到各個區縣,近日,市住房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就將與區縣政府簽訂2012年住房保障工作責任書。
除了“開工”之外,還有“收購”。今年,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投資中心將起到更大的作用。記者獲悉,目前,市投資中心已經將豐臺黃土崗公租房項目、彩虹家園公租房納入囊中,同時還有多個項目正在接洽。市住保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將加快房源分配的速度,讓老百姓儘快選房、入住。
定向安置房一季度確定供地
在公開配租配售9萬套保障房之外,今年還將開工7萬套用於舊城區人口疏解、棚戶區改造、重點工程建設拆遷等定向安置用房,多年來“蝸居”在大雜院、棚戶區的市民,將通過定向安置搬到明亮寬敞的樓房中。
而在去年,用於舊城人口定向疏解、棚戶區改造等定向安置房房源為10萬套,佔到去年總開工量的50%。今年定向安置房的開工量降低,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因為經過多年舊城人口疏解,很多舊城區大雜院的家庭已經改善了居住條件。
對於近年來為何選擇定向安置房來提高舊城人口的居住面積,主管部門有著一番盤算。
“以前我們解決大雜院市民的居住困難,只是給他們修房子,面積卻不能改變;後來採用過貨幣補償,但房價的上漲會讓他們手中的補償款‘打折’;現在採取定向安置和貨幣補償相結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至少保證了市民從這裡搬走以後,能搬到更好的房子中,不必承擔因為房價上漲而造成的損失。”市住保辦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説。
這些定向安置房將和其他保障房一樣,在今年第一季度明確供地,二季度完成土地供應手續,三季度力爭確保開工。“保證開工就能保證竣工,保證市民提早選房、儘早入住。”相關負責人説。(記者 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