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低下、滿口黑牙、關節畸形……這是地方病曾經留給人們的印象。日前出臺的《全國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規劃》提出,“十二五”末,我國將基本消除重點地方病危害。這意味著折磨民眾數千年的地方病將在未來五年內基本告別國人。
“目標明確,任務艱巨。”參與編制《規劃》的有關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地方病發生的環境致病因素長期存在,地方病消長又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民眾生活行為轉變密切相關,決定了地方病防治的長期性和複雜性。“稍一鬆懈,病情就會反彈”。唯有建立長效防治機制,持續鞏固防治成果,方能實現規劃目標。
地病防治進入基本消除新階段
我國曾是世界上地方病流行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31個省(區、市)不同程度存在地方病危害,主要有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節病和克山病。衛生部疾控專家委員會地方病防治分委員會主任委員孫殿軍説,通過幾十年卓有成效的防治,我國地方病嚴重流行趨勢總體得到控制。分病種來看,目前全國已有28個省(區、市)達到省級消除碘缺乏病階段目標,近98%的縣(市、區)達到縣級消除碘缺乏病的指標要求。在已查明的水源性高碘地區基本落實了停止供應碘鹽措施。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的改良爐灶率達到92.6%;在已知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中、重病區基本完成了改水工程。完成地方性砷中毒病區分佈調查,在已知病區基本落實改爐改灶或改水工程等防控措施。近95%的大骨節病重病區村兒童X線陽性檢出率達到控制標準。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
“總體來看,威脅數億人群的重點地方病防治已由有效控制轉入基本消除和持續鞏固的新階段。”孫殿軍説。
防治工作仍面臨諸多挑戰
孫殿軍認為,西部地區由於病種多、病情重、範圍廣,仍然是我國地方病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更重要的是,地方病是生物地球化學因素或不利於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所致,致病因素難以根除,如果沒有長效機制做保障,稍有鬆懈,就會前功盡棄。
中華醫學會地方病學分會主任委員申紅梅説,地方病防控有較為成熟的措施,目前的問題是,相關措施的持續性有待鞏固,後期管理亟待加強。這一點在西部、邊遠地區尤為明顯。比如,西部貧困地區已取得的碘缺乏病防治成果還比較脆弱,局部地區碘鹽推廣普及任務仍很艱巨;部分飲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和新發現的飲水型砷中毒病區及潛在病區尚未全面落實改水措施;一些省份新發現的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區尚需進一步論證確認並落實改良爐灶措施,已落實改爐改灶措施的地區損毀爐灶需要維修、更換;飲茶型氟中毒病區低氟磚茶普及存在困難;西部個別地區仍有少量新發大骨節病兒童病例出現等。
此外,部分病區省份多部門長效合作機制尚未形成。具體表現為:政府各職能部門在碘鹽生産、流通和消費環節的監管責任沒有得到有效落實;燃煤污染型氟中毒改爐改灶項目後期管理尚未形成可持續運行模式;已落實的降氟降砷改水工程缺乏可持續的運行監管機制;防治飲茶型氟中毒的相關部門措施仍未到位等。
業務用房不足、設備老化落後、基層專業人才缺乏等也是困擾地方病防控工作的“瓶頸”。我國目前雖擁有逾萬人的地方病防治隊伍,但受工作條件艱苦、待遇低下等影響,部分專業骨幹流失,隊伍萎縮老化。一些獨立設置的地方病防治機構,在基礎設施建設、儀器設備裝備、運轉資金保障等方面未得到相關政策支持,防控能力亟待提高。
形成合力打好五年攻堅戰
據孫殿軍介紹,為實現基本消除的目標,《規劃》以建立長效機制為主線,針對各種地方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治進程,制定了相應防治策略和防控措施。如何保障策略措施落到實處,是未來五年攻堅戰的關鍵。
他説,碘缺乏病、水源性高碘甲狀腺腫、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病因明確,已有的策略措施效果顯著。大骨節病和克山病病因雖未完全明晰,但多年防治實踐證明,所採取的綜合防治措施行之有效。未來幾年,需繼續堅持成熟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重中之重是推進防治措施的有效落實。
地方病的發生與民眾行為生活方式密切相關。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轉變民眾的知識、信念、行為,是有效防病的基礎。目前,我國碘缺乏病、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和砷中毒的防治均建立了較為成熟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干預模式,下一步,應重點提升其實踐效果。
落實地方病防治措施涉及發展改革、水利、工商、質檢、衛生等多部門。相關部門能否切實履行職責,部門配合密切程度,仍是保證防治效果的重要環節。從投入來看,以往實踐表明,防治地方病的重點、難點主要集中在老、少、邊、窮地區,因此,“十二五”期間,在確保防治措施全覆蓋的同時,應堅持以中央財政投入為主導,重點強化資金投向西部等薄弱地區的傾斜力度。
據專家透露,為及時掌握重點地方病的消長趨勢,評價防治措施落實情況,有關部門將很快修制定與《規劃》相適應的防治標準體系、病區控制與消除考核驗收方案以及監測方案等。此外,根據工作進程,將適時啟動《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等法規規章的修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