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在中國地質科學院舉行揭牌儀式。以此為標誌,國土資源部首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正式投入運行。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汪民,國土資源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少農,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鐘自然,科技部基礎司司長彭以祺,院士許志琴共同為實驗室揭牌。汪民在揭牌儀式上發表講話。
汪民指出,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實驗室升格為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實現了國土資源部系統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零的突破。在許志琴院士的率領下,實驗室全體科研人員辛勤奉獻、探索創新、勇攀高峰,在實施大陸科學鑽探工程、青藏高原大陸動力學研究、大陸深部探測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同時,在項目運行與管理、國際合作與交流、人才團隊培養等方面進行了創新性探索。汪民希望,在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掛牌運行後,實驗室要繼續堅持和完善“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工作機制,出大成果、出大人才,為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目標的實現、為中國地質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介紹,1993年,立足國際地學前沿,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在我國率先提出了研究大陸動力學的計劃,實施以大陸動力學為龍頭、超高壓變質帶和青藏高原為兩個拳頭的研究戰略,形成了大陸動力學研究的群體。1997年,正式形成以大陸動力學命名的國土資源部重點實驗室。2006年,國土資源部大陸動力學實驗室及中國地質科學院地殼探測及地球動力學實驗室逐步整合、磨合,形成了新的大陸構造及動力學實驗室群體。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科研人員先後實施了地殼探測、科學鑽探等工程,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研究成果。 2011 年底,經科技部批准,大陸構造與動力學實驗室正式升格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正式運行後,將進行大陸組成、結構、行為、動態深化及深部驅動機制的研究,以建立新的大陸構造及動力學理論體系,為解決人類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災難等問題,提供基礎科學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