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隴模式”、“三産拉動型”、“反租倒包型”、“企業帶動型”……生態畜牧業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借鑒,在青海省政府的精心部署下,各地在深入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中,因地制宜,不斷在實踐中總結完善,為全省生態畜牧業建設探索出了不少新模式。
青海省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已有四年。日前,記者從2012年全省生態畜牧業建設工作會議上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已先後在牧區六州的7個村開展了試點,30個村開展了示範村建設,完成了600個村合作社組建工作,全省生態畜牧業工作穩步推進,年年有新的進展。
據省農牧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建設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中,各地根據自身實際,充分發揮資源優勢,為全省生態畜牧業建設探索出了不少新模式。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為例。海西州主創“梅隴模式”,讓牧民以草場和牲畜折價入股,進行勞動力專業分工,用工按勞取酬,採用利潤按股分紅的經營模式,初步實現了畜牧業集約化經營、資産股份化管理、生産專業化分工、用工統籌化分配、營銷市場化組織的新局面。 (記者 張海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