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之後,今年的大蔥價格飆升,被戲稱為“蔥擊波”,又引起人們擔憂。因此,有必要了解農産品價格震蕩形成的規律。
就農産品市場而言,其價格受到兩個規律的支配:第一個是供求關係規律的影響。農産品的價格反映了農産品市場供給量和需求量的變化,當農産品供不應求時,農産品價格上漲;反之,供過於求,價格下跌,這是一般供求規律。但是由於農産品具有需求彈性較小的特點,不能隨著價格的上升而有效地減少需求,結果導致供應量在其供需平衡點上下的微小波動,也會引起農産品價格的較大震蕩。第二個是農業生産規律的影響。農業生産最顯著的特點在於其季節性和週期性,當農産品價格上漲時,就算生産者想增加供給,由於農業生産的季節性和週期性的制約,一時也無法實現。而隨著農戶紛紛擴大生産後,又極易造成供給過剩,從而導致價格大幅下跌。有人形象地比喻農民種地就像“賭博”。農業生産的週期性決定了農産品供給難以對市場狀況做出及時的反應,這是農産品(特別是小宗鮮活農産品)供求關係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在小農經濟條件下,這種現象多是以過剩為特徵,市場的“物價穩定”建立在大量小農戶農産品“滯銷”的基礎上。眾多的小生産者,多樣化的種植,以自己消費為主,市場銷售為輔,農産品滯銷並不影響其下一年繼續生産的積極性。然而,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大量轉移以及農村生活方式的變化,分散的多樣化種植越來越少,農民對市場的依賴越來越強,相應地對市場的調節作用越來越弱,這也是最近幾年屢屢出現小宗農産品價格震蕩的重要原因。
如何解決小宗農産品價格的震蕩問題?人們提出的對策大致有三個方面:一是鼓勵工商資本實行規模化經營。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措施,事實上小宗農産品之所以價格波動就是與分散種植的大量減少有關,規模經營不僅投入大,風險也大,在面臨自然風險的同時,市場風險同樣難以避免。加之資本的逐利性、投機性,使得規模經營者難以成為穩定的農業生産主體。二是主張通過加強農業信息建設克服農産品價格震蕩問題。這一主張所蘊含的假設前提是農産品價格震蕩源於農戶缺乏信息渠道,造成農戶們盲目跟風種植。事實上農業對市場信息反應“遲鈍”是必然存在的現象,無論多麼發達的信息系統對農戶種植結構的調整都難以發揮作用。原因很簡單,農業生産具有季節性和週期性,使得農民沒有根據信息調整種植內容的時間和空間。三是打擊遊資炒作。持此觀點者認為大蔥之類農産品漲價主要是少數經銷商囤積貨源,遊資短期惡炒等投機行為所致。商人低進高出,追求利潤最大化,本無可厚非,況且囤積大蔥之類的農産品風險也很大,炒作行為難以界定,打擊也不是解決根本問題的辦法。供給少了才可能被用來炒作。因此要在供給環節上下功夫。
對待類似大蔥等小宗鮮活農産品,不可能像對待糧食那樣,採用托市收購等宏觀調控手段,建立國家貯備庫,用以平抑物價。不是所有的農産品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産品,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價格飆升其實並不會影響老百姓的生活,更談不上什麼推高CPI的危險。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考慮,尤其是對低收入消費者而言,可在一定範圍內通過購買替代品來規避,也可以像幾十年前過生活那樣,在冬季多儲存一些大蔥在家裏。類似大蔥這樣的應季性農産品,短缺往往是暫時的,很快就有“小蔥”、“羊角蔥”等上市替代。構建小宗農産品的專業合作社既可保護農民利益,又可通過穩定生産規模、儲藏、減少流通成本等措施實現穩定的市場供應,是未來解決像大蔥之類小宗農産品的必由之路。(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