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採訪中了解到,近年來我國地質資料管理在加強匯交、推進集群化、創新資料管理制度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
強化匯交,夯實服務基礎
2011年國土資源部發佈的《關於加強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明確了新管理舉措:建立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油氣探區(區塊)內各類成果地質資料實施全匯交。這是地質資料管理領域第一次明確要求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建立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對油氣地質資料的匯交也提出了新要求:石油、天然氣礦産勘查形成的地質資料,必須匯交探區(區塊)內的物化探成果報告、完井地質成果報告和試油(氣)成果報告、綜合地質研究報告和儲量計算報告等各類相關成果報告等地質資料,完善油氣地質資料的匯交內容,並落實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各自的責任。《通知》還提出“地質資料管理職能向市縣延伸”的新管理理念。
國土資源部制定出臺的《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建設工作方案》指出,監管平臺建設的主要目標為:在部和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及其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建立統一的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對成果、實物、原始地質資料的匯交實行全程監管。
在當前地質資料匯交過程中,存在部分探礦權人在申請縮小勘查範圍前不依法匯交放棄區塊的地質資料。為此,2011年國土資源部出臺的《關於加強探礦權人放棄勘查區塊地質資料匯交管理的通知》提出:探礦權人在申請辦理探礦權延續、保留、變更手續前,凡涉及縮小勘查區塊範圍,且在申請放棄勘查區塊範圍內開展了地質工作的,應履行地質資料匯交義務,領取《地質資料匯交憑證》;沒有開展地質工作的,應向負責礦産資源勘查年檢的管理機關提交《申請放棄勘查區塊內無需匯交地質資料意見表》等有關材料。
推進“兩化”,積聚信息資源
2010年國土資源部發佈《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産業化工作方案》,提出構建全國、區域和省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體系,加快地質資料數字化、地質資料數據中心建設、基礎地質數據庫整合技術研究、地質鑽孔數據庫建設,著力開展重點城市、重點成礦區帶、重點經濟區、重點生態環境脆弱區、重大工程建設區的地質資料兩化工作。全國推進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産業化的總體要求是,抓好地質資料信息系統、地質調查信息系統、油氣地質資料委託保管系統三個系統;重視地質資料匯交、加工生産、社會化服務和監管四個環節;建好地質資料匯交監管平臺、地質資料數據庫統一管理平臺、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共享服務平臺三個平臺;做好制度、技術、項目和政策四項支撐。
目前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工作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8個試點省(市)和5個地調單位組織開展了重點城市、重點成礦區帶、重點經濟區、重點生態環境脆弱區、重大工程建設區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工作,13個試點單位初步總結形成了可供全國推廣應用的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工作經驗和方法技術。
——全國有1/3的省(區、市)全面完成了館藏成果地質資料數字化工作,數字化地質資料已達24萬種,並開始著手進行地質資料的矢量化以及三維地質信息系統的建設等工作。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積極為“雙保工程”提供地質資料信息集群化服務,已有12個地質資料館藏機構因成績顯著而受到國土資源部的表彰。
——由國土資源部組織、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開發的油氣地質資料委託管理系統、放射性礦産地質資料委託管理系統、海洋地質資料委託管理系統已開發完畢,其中油氣地質資料委託管理系統已在油氣公司使用。
——地質資料信息服務集群化共享服務平臺、數字資料館建設積極推進。共享服務平臺開發已完成,年底將在全國推廣應用。
委託保管,創新管理制度
2003年國土資源部出臺的《地質資料管理條例實施辦法》提出:國土資源部可以委託有關單位保管石油、天然氣、煤層氣、放射性礦産、海洋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
委託保管制度首先在油氣地質資料領域推進。2012年1月,國土資源部委託大慶油田公司等13個單位代部保管應向國家匯交的油氣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3月,委託保管單位正式掛牌。所謂委託保管,是指形成的地質資料目錄統一匯交、資料分散保管、資料信息社會共享。受委託單位要向國家統一匯交成果、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目錄,建立全國統一的地質資料目錄數據庫並通過互聯網向外提供非涉密的地質資料目錄服務;而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則由受委託單位保管方便油田利用,並向全社會提供相關信息服務。
油氣地質資料委託保管制度得到油氣企業的積極評價。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趙政璋説,委託保管是地質資料匯交工作的創舉,有利於資料匯交、管理和利用,有利於國家和企業。中石化總地質師蔡希源認為,原始和實物地質資料實行委託保管,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的舉措:一方面有效地解決了資料互相不流通的問題,對地質資料發揮更大社會效益和實現其經濟價值有積極促進作用;另一方面,資料在當地保管,方便當地各單位利用,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時將提高企業的地質資料規範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