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鐵道部重視幫扶工作:創新幫扶模式 突出扶貧實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17日 09時17分   來源:鐵道部網站

    固原市原州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六盤山東麓,總面積2766平方公里,總人口44.7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占73.3%,境內海拔1450米到2500米,乾旱、大風、低溫等災害性天氣較多,以“苦瘠甲天下”聞名全國。2001年年底,原州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達22.44萬人,佔該區當年農業人口的58.5%。

    自2002年以來,鐵道部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扶貧開發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突出重點、幫扶到戶、集中力量、務求實效”的方針,持續推進定點幫扶原州區工作。蘭州鐵路局作為鐵道部定點幫扶工作的具體實施單位,認真履行定點幫扶工作職責,緊密結合原州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確保了鐵道部定點幫扶工作任務全面落到實處,取得了良好成效。

    健全幫扶機制 強化工作落實

    鐵道部高度重視定點幫扶工作,成立了定點幫扶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扶貧工作。自定點幫扶工作開展以來,鐵道部和蘭州局的領導多次深入原州區貧困鄉村檢查指導,現場研究幫扶方案,有效推動了工作順利開展。在日常工作中,蘭州局認真履行鐵道部定點幫扶工作具體實施單位的職責,除了加強與自治區、固原市的聯絡溝通外,還指定固原車務段負責定點幫扶的日常協調工作,抽調了一名政治素質好、工作責任心強、作風紮實的幹部到原州區挂職,加強日常工作的協調、督促。在此基礎上,根據扶貧工作的內容和特點,他們建立了扶貧項目可行性研究、風險效益評估、資金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特別是在項目實施和資金使用上,嚴格執行扶貧項目中期評估驗收和資金審計制度,保證了扶貧項目有效落實和扶貧資金的正確使用。原州區嚴格落實鐵道部相關要求,不斷完善各項管理制度,認真編制項目實施方案,每個項目都明確任務要求、建設責任、建設時限、保障措施,並及時收集整理幫扶資料,做到一個項目一項制度一套資料,使扶貧工作更加制度化、規範化。

    參與農業開發 促進農民增收

    蘭州局堅持開髮式、參與式的扶貧方針,積極參與和支持原州區實施農業扶貧項目。按照“依託當地資源,多方籌措資金,重視科技含量,突出扶貧項目,強調實用價值,講究推廣效益”的原則,鐵道部從專項資金中拿出一部分,專門用於原州區種植養殖加工業科技項目,促進了農民增收,有效推動了全區農業的發展。2002年至2011年,原州區農業扶貧項目從原來的7個鄉鎮擴大到11個鄉鎮,實施了58個以扶貧為根本,以種植養殖業為主,技術含量高、投資省、見效快、效益好的科技扶貧項目,先後完成果林套種優質瓜菜項目2.36萬畝,每畝增收800元,年收益達1600多萬元;在養殖業項目上,共投入扶貧資金460萬元,新建標準化圈舍3500個,建成“三貯一化”池1000座,建飼養牛示範村7個,養羊示範園區1個、示範村4個,使全區養牛規模達到30萬頭,極大地促進了全區草畜産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

    同時,他們還支持原州區建成了3個規模大、檔次高的村民集中安置點,完善了配套基礎設施,有效改善了困難群眾的居住環境。在此基礎上,鐵路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廣泛開展獻愛心活動,先後為原州區500戶貧困家庭捐贈春節慰問金15萬元,為全區10萬名農村中小學生和部分貧困戶捐獻了價值千萬元的衣物60萬件,使山區群眾切實感受到了鐵道部及全路幹部職工的關愛,贏得了原州區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

    發揮鐵路優勢 促進經濟發展

    近年來,在鐵道部的支持下,蘭州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實施運輸扶貧政策。在運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他們通過優化運輸組織和挖潛擴能等措施,優先保證原州區糧食、化肥等涉農物資運輸,並執行優惠的運輸價格和減免鐵路建設基金,為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農産品外運等提供了優質、快捷、便利的綜合運輸服務,僅2004年就幫助外運土豆、澱粉等各類物資10萬噸。蘭州局還投入資金560萬元,幫助原州區建成年運輸能力達70萬噸的馬鈴薯綜合市場鐵路專用線;在固原站專門開設了農副産品外運專線,較好解決了原州區及周邊地區農副産品和其他物資外運難的問題,有效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以上措施的實施,搭建起了固原市各縣區貧困鄉村農副産品銷往外地市場的“致富橋”,構建起了原州區人民和鐵道部幹部職工的“連心橋”。

    實施智力幫扶 增強 “造血”能力

    在對原州區貧困狀況、致貧因素等進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鐵道部提出了“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的扶貧思路,把教育扶貧作為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他們累計投入教育幫扶資金3645.46萬元,通過興建火車頭希望學校、救助失學輟學兒童、開展掃盲活動、打造信息平臺、建設農民文化活動中心和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中心等一系列幫扶措施,有效推動了原州區教育事業快速發展,全區“兩基”工作順利通過了國家級驗收。自2002年以來,鐵道部共援建火車頭希望學校14所(小學10所、中學4所),新增教學面積45021平方米;為13所中小學購置了電腦、課桌等教學設備和器材,捐資購買圖書1萬冊,併為住校生購置了臥具;建成教師培訓中心1處,完善了遠程教育網絡,完成教師培訓5000人次;為全區農村中小學生捐贈校服82500套;共新建原州區農民實用技術培訓中心1個、鄉鎮文化站4所,建成村級農民文化活動中心7個;先後舉辦各種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班170多期,使當地近萬名農民接受了技術、技能培訓,使4140名農村婦女脫盲並掌握了家庭養殖和種植技術,成為發家致富的帶頭人,全區農村婦女文盲率也由1998年的30%下降到現在的3.4%,勞務輸出每年達到4萬多人次,每年勞務收入超過6000萬元。以上措施的實施,有效提高了貧困人口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勞動技能,使鐵路扶貧工作實現了由“輸血”向“造血”的重大轉變。

    截至2011年12月31日,鐵道部累計投入幫扶資金7838.77萬元,通過實施農業結構調整、産業化建設、農民科技培訓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等一系列定點幫扶項目,原州區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創造了明顯的經濟效益。2011年,原州區國民生産總值達到43.5億元,比2002年增加了32.84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比2002年增加了2251元。尤其是實施的農業項目幫扶,項目區年産值達到3136.36萬元,戶均毛收入達10455元,人均增收1742元,除去生産成本等費用,人均純收入增加了700元左右,創造了明顯的經濟效益。

    ——取得了初步的生態效益。他們通過機修旱作基本農田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有效遏制了水土流失,將過去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坡地改成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達到了蓄水保墑、抗旱增産的目的,為恢復生態創造了條件。目前,定點幫扶項目區高標準機修農田累計達到3.2萬畝,協助實施退耕還林草面積23.5萬畝,水土流失治理面積達到35.9平方公里,初步實現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溝”的目標。同時,他們大力支持生態移民建設,使更多的貧困戶走出了大山,有效減輕了搬出地的生態壓力,為實現山綠水清奠定了基礎。

    ——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實施農業項目扶貧,不僅促進了農業産業結構優化調整,增強了農業生産效益,改善了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而且促使困難群眾不斷轉變傳統的農業觀念,拓寬了增收致富渠道,增強了脫貧致富的信心。實施教育扶貧項目,加快了原州區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了農村辦學條件,教書育人的環境不斷優化,使貧困鄉村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得到了穩步提升,一些民族聚居區學校學齡兒童入學率由原來的75.7%提高到現在的100%。鐵道部的幫扶工作改善了原州區貧困人口的生産生活狀況、投資環境,提升了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和對外影響力,對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廣泛讚譽。

 
 
 相關鏈結
· 全國鐵路加強日常運輸組織確保運輸全面暢通
· 盛光祖與郭庚茂就推進河南鐵路建設舉行會談
· 鐵道部:滬寧滬杭高鐵部分坐席將實行特惠票價
· 鐵道部總結經驗積極行動 認真做好防災減災宣傳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