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見過這麼大的雨!”將成為最近北京市民挂在嘴邊最多的一句話。7月21日10時開始,北京大部出現大暴雨到特大暴雨,截至22日6時,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區平均降雨量為215毫米,這也是北京自1951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觀測到的最大值。今天淩晨從北京應急辦傳來的消息説,已經有10人在北京大雨中喪生。
雨量雨強前所未有
據北京市氣象臺最新統計,從21日10時至22日6時,全市平均降雨量為170毫米,城區平均降雨量為215毫米,最強降雨出現在平谷挂甲峪,20-21時達100.3毫米/小時,最大降雨出現在房山的河北鎮,降雨量達到460毫米,突破歷史記錄(1951年以來完整氣象記錄最大降雨量為朝陽418.4毫米)。
昨晚23時,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周正宇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昨日最大的降雨量有兩個點,一個是房山的河北鎮,雨量達到了460毫米,一個是房山坨裏,總計在360毫米。這個雨量、雨強和下雨範圍,都是北京解放以後前所未有的。
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主任郭文利22日零時56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截至21日22時,北京20個國家氣候觀測站的平均降水量為163.7毫米,這是北京自1951年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觀測到的最大值。
水汽、地形、“熱島” 是造成超強降雨主因
北京市氣象臺專家喬林分析,這場降雨威力如此之大,有水汽、地形、熱島效應三個主要原因。持續幾天的悶熱給京城積蓄了充沛的水汽,昨天北京以南的水汽又源源不斷地輸入,將空氣濕度送至飽和。而城市熱島效應,使城區氣溫難以回落,水汽無法流失。北京西部、北部環山的特殊地形,則使被堵截的氣流更加勤奮地做抬升運動。這種情形下,一遇到冷空氣活動,對流雲團就即刻得到強烈發展。
中央氣象臺昨天10時也發佈了暴雨黃色預警。在昨天一同遭遇強降雨的華北地區中,北京毫無爭議拔得頭籌。喬林解釋,此次天氣系統雖然覆蓋了整個華北地區,但冷暖空氣的交匯點恰好處於北京上空,因此持續時間長,雨強較大,還伴有雷電。
降雨造成嚴重影響
昨天從市防汛辦獲悉,昨日發生的特大暴雨導致北京主要交通管網多處積水,城區二環、三環、四環各有斷路橋區,多個聯絡線積水斷路。
蓮花池東路在西站站前地下通道和會城門橋區都發生了積水斷路,造成西客站地區交通嚴重堵塞。而在廣渠門外大街,由於地下排水管道壓力過大造成排水井發生涌水,涌出的水浪高達1米,造成積水斷路。
高速路方面,京港澳高速大瓦窯橋區因為積水斷路,多輛汽車泡在水中動彈不得。
排水集團表示,市區主要河道,水位過高,形成城市內澇;城區95處道路因積水斷路,截至昨晚12時,已完成31處搶險,其餘搶險工作正在進行中。
另外,據新華社消息,受暴雨影響,北京市房山區21日晚發生河堤損壞、河水外溢事件,一村莊超過40人被困。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展開救援,已有20人獲救。
降雨結束 天氣轉好
目前,北京強降雨已經結束,據北京市氣象臺預報,午後氣溫將升到31℃。下週一至週三,天氣晴間多雲。週三夜間到週四白天,或迎來一場中雨。氣象部門提醒,主汛期強降雨多發,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做好防禦暴雨應急工作;切斷危險地帶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做好城市、農田的排澇,注意防範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