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民族地區糧食生産能力建設工程已于近日正式啟動。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今年四川省將安排近5000萬元省級財政資金,在10個民族縣集中啟動民族地區糧食生産能力建設。
去年,四川省在仁和區、甘孜縣、馬爾康縣、美姑縣開展民族地區糧食生産能力建設試點,取得顯著成績。2011年,民族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205元,比2007年增加2466元,增長90%,甘孜、阿壩、涼山三州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明顯高於四川省平均水平,居四川省前三位。
在此基礎上,今年四川省將按照“突出基本口糧、支持重點區域、強化基層設施、集中連片建設”的總體思路,以民族地區特需的青稞、蕎麥、馬鈴薯三大糧食品種,佈局一批糧食生産和加工等産業發展重點區域,在民族地區全面實施糧食生産能力建設項目。項目建設將以完善田網、渠網、路網等基礎設施為主攻方向,大力開展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配套建設良種繁育基地,積極推廣高産高效集成技術,促進糧油加工、倉儲物流等糧食流通能力提升,力爭通過5年建設,有效改善民族地區糧食生産和産業發展基礎條件,推進民族地區糧食生産能力上新臺階。
近年來,四川省不斷加大對民族地區的支持,民族地區增糧增收示範資金投入規模4年翻了兩番,民族地區糧食生産能力大步提升,其中,涼山州已建成全國最大的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産基地和世界上最大的苦蕎麥生産基地,甘孜州已建成四川省最大的青稞良種繁育基地和生産基地,阿壩州也初步建成了集中連片的優質高原馬鈴薯種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