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河北及山西省北部遭受特大暴雨襲擊。緊接著,黃河沿岸暴雨頻發,河水暴漲,黃河北幹流迎來了有歷史記錄以來第16次特大洪峰。7月26日至28日,30年來罕見的兩次洪峰接踵而至,來勢兇猛,對山西省沿黃4市19縣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形成巨大威脅。
面對暴雨洪水的肆虐,山西省上下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盡職盡責,科學應對。截至7月29日14時,黃河2012年1號、2號洪峰先後順利通過潼關水文站。洪水過後,山西省黃河干流無一人傷亡,黃河河勢總體未發生變化,沿岸70萬畝灘地過水10萬畝。山西省應對黃河特大洪水取得了決定性勝利。省委書記袁純清批示:“取得抗洪抗災勝利難能可貴。”
加強領導 統一指揮——省委、省政府週密部署,各部門齊心協力,沿黃4市19縣吹響抗擊天災集結號
——7月27日10時42分,黃河吳堡水文站流量為1560立方米/秒,11時32分5680立方米/秒,12時42分9580立方米/秒,13時06分,一號洪峰形成,流量達10600立方米/秒,為1979年以來最大值;
——7月28日8時30分,吳堡水文站再次迎來流量7580立方米/秒的2號洪峰……
洪峰罕見!汛情緊急!省委、省政府密切關注,在防汛抗洪的關鍵時刻給予了堅強有力的指導——
7月27日,袁純清書記接到報告後,隨即作出重要批示 “加強動員,嚴陣以待,採取得力措施,確保沿黃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確保安全度汛”;當日再次批示“近期極端天氣時有發生,各地務必高度重視,加強預警,做到遇險處置及時有力,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省委副書記、省長王君在做出“切實抓好各項防範措施的落實,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明確紀律、加強督查,確保萬無一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批示後,27日20時30分,又主持召開了省政府緊急會議,明確要求沿黃各市縣、有關部門要緊急行動起來,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最大限度地減少財産損失。
省委副書記金道銘深夜到省防汛指揮中心視察指導工作;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總指揮、副省長郭迎光組織召開省防指專題會議,應對黃河特大洪水……
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聯合會商機制,實行險情、災情零報告制度。汛情一齣,立即派出工作組趕赴呂梁、運城兩市指導防汛搶險。
省軍區、省武警總隊和省公安、交通、商務、民政、住建、國土、農業、安監等有關部門全力配合。黃委會山西河務局及黃河沿線各水管單位全員上崗,晝夜值守巡查。
沿黃4市19縣黨委、政府迅速行動,運城市四套班子領導分片包段組織抗洪;呂梁市主要領導連夜趕赴受災最為嚴重的臨縣進行指揮;忻州市啟動防汛IV級應急響應;臨汾市指揮部成員全部上崗,靠前指揮……
據統計,這次防洪搶險過程中,山西省4市19縣共組織搶險隊伍22308人,駐地軍隊、武警、消防、預備役官兵6527人參加搶險;調集機械807輛,抗洪抗災物資121噸,編織袋95萬條等。
科學調度 有序應對——從汛情研判到防汛部署,從危堤搶險到合理調度,準確的水情報告為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7月30日22時許,省防汛指揮中心燈火通明,大家各司其職,緊張忙碌。在會商室,電子大屏幕上各類信息不停閃爍。輕點鼠標,雨情、水情、汛情、衛星雲圖動態盡收眼底。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李乾太告訴記者,自有汛情以來,省防汛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夜以繼日,連續工作五天五夜。
水文測報是防洪的 “尖兵”和“耳目”。從2011年入汛起,山西省的報汛雨量站就全部實現了自動測報,即隨時測驗、隨時記錄、隨時報汛。在汛期,2118處雨量站每1小時報送一次降雨量,69處水文站隨時報送河道洪水量。
洪水演進是應對本次洪峰的前提和決策依據。為了黃河灘區莊稼多收穫一點,必須把灘區群眾撤離時間把握到最佳點,對洪峰流量和到達時間必須把握到最近點。為此,省防指加強了與黃河防總、水利部水文局和省水文局的熱線溝通,隨時研判洪水到達時間和流量,及時發佈信息。7月27日1號洪峰到達龍門的時間及流量和預測值僅相差4%;7月28日2號洪峰預測到達龍門流量為5800立方米/秒,實際到達流量為5740立方米/秒。準確的水情報告為防汛指揮部門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如果説,洪水預報調度、水文自動測報等是防汛抗洪的 “軟實力”,那麼,水利工程攔洪削峰就是防汛抗洪的“硬功夫”。
黃河中游洪峰出龍門後,河寬由104米拓展至10公里。黃河主流攜帶大量泥沙,直抵山西省一側河津段黃河和汾河交界處的大裹頭堤壩。在此次洪峰中,2010年山西省在大裹頭下游修建的汾河防洪體系發揮了重要功效,導引黃河主流在此河段歸復西側黃河主槽,使河勢保持原有態勢,保住了龍門以下近70萬畝的黃河灘地。
堤防拒洪水于堤外。蒲州老圍堰段是黃河兩岸重要的防洪屏障。2010年加固的蒲州老圍堰段,使今年防汛抗洪有了更多保障。負責蒲州老圍堰段防汛安全的永濟市水利局局長孟建歡感嘆:過去來了洪水只能躲,今年不一樣了,依靠這些新建工程,到目前為止全堰段沒出現什麼大險情。這次在洪水到達永濟灘區後,不僅損失控制在6萬畝以下,而且還有效保護了永濟灘區,黃河鐵牛、鸛雀樓等名勝古跡完好無損。
從“人在大壩在”到自動監測、自動測算研究洪水規律,快速、準確研判洪水影響,科學有序部署防洪對策。科學抗洪讓這次應對黃河洪峰緊張有序,從容有力。
眾志成城 共降洪魔——沿黃幹線幹部群眾聞“汛”而動、積極自救,構築起了堅不可摧的防洪堤壩
7月27日,天氣異常燥熱,夜色下的黃河灘空曠寂靜。而遠在千里之外的洪水正一路咆哮而來。當天下午,省防指與黃河防總派出的督導組先後抵達運城。黃河小北幹流段成為這次迎戰洪水的主戰場。
黃河山西側,從北向南分佈著禹門灘、西范灘、北趙灘、蒲州灘等大小不等的灘地70萬畝。據統計,目前灘區臨時生産生活人員已逾3萬。
28日淩晨2時許,洪峰推進至河津龍門。漆黑的夜,洪水在暴漲,在咆哮。為確保灘區群眾安全,沿黃各市採取了逐戶、逐地塊排查、巡查和封路、警戒等措施。截至7月28日淩晨3時,黃河灘區所有人員全部安全撤離,沒有一人傷亡。
7月27日早上7時到10時,臨縣兔坂鎮降雨量達到197毫米,河道內洪水迅速上漲,當時兔坂村黨支部書記喬愛小正在村委會辦公室值班。接到鎮政府的暴雨應急電話,他迅速組織村民轉移撤離。想到村裏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孩子,他和村委會主任王建榮挨家挨戶去查看。在他帶領群眾轉移的同時,自家的商鋪和財産卻被洪水洗劫一空。“錢沒了還能再掙,房子沒了還能重建,這麼大的洪災我們一村人平安無事,我做什麼都值了。”7月31日,洪災過去4天之後,喬愛小欣慰地對記者説。
7月31日,記者見到大寧縣防汛辦主任曹會榮時,他正忙著整理值班記錄,上面密密麻麻地記錄了時間、天氣、水位、溢洪道是否暢通、有無異常情況等。回想起7月27日黃河暴發洪水的情景,老曹介紹,黃河第一次洪峰7月27日上午9時抵達大寧,流量達到每秒1萬多立方米,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好在措施得力,沿川各鄉無一傷亡。曹會榮笑著説,自從成為水利人後,一到汛期,心全部都放到了“汛”上,有備無患已成了我們的座右銘。
眼下,防汛正處於“七下八上”的關鍵時期,山西省局部地區發生洪峰的可能性依舊存在。迎接新的挑戰,我們更有信心!(記者 趙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