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下午,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與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國家氣象中心、國家氣候中心、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八個單位共建的“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揭牌。江蘇省副省長曹衛星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共同為該中心揭牌。
曹衛星在揭牌儀式上指出,由南信大發起組建的“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充分發揮國內氣象領域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單位的學科、人才及平臺優勢,緊緊圍繞社會普遍關注的颱風、洪澇、乾旱、強對流天氣等問題開展協同創新,著力提升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能力和水平,對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推動氣象行業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許小峰在致辭中説,目前我國災害性天氣預警預測和評估存在薄弱環節,中心的設立及其目標的選擇具有強烈的實際需求,對於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他高度肯定了協同創新的模式,表示對教育、科研、業務、産業多單位共同協作、攻堅克難充滿信心。同時,許小峰希望中心能“啃硬骨頭”,在精確預報暴雨落區、氣象資料同化、提高數值預報準確度等方面取得突破。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所長王會軍介紹了中心實施方案。根據方案,中心將構建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協同、多技術集成的重大研發和應用平臺,圍繞觀測資料同化技術、模式研發及其集成、氣象災害機理等8個研究方向遴選學科帶頭人,組建團隊,力爭在四年內使整體科學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並在多模式集成預報準確率、颱風路徑和強度預報、資料同化技術和預報效果等領域達到國際一流,同時探索良性的協同創新體制機制。
我國是世界上受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氣象災害佔70%以上。國家對氣象防災減災高度重視,先後出臺了《關於加強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對各類氣象災害監測預警預報、綜合防禦、應急處置等提出了明確要求。中心以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評估為核心開展協同創新,正體現了“國家急需,世界一流”。
作為一項面向國家戰略和公共服務的大型科學研究項目,氣象災害及其預警預報與評估需要多部門、多團隊、多學科之間,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開發研究之間的有效分工協作。8個協同單位涵蓋了科研、教學、業務、技術研發等各領域,各有側重,優勢互補,並且已在平臺建設、人才培養、隊伍建設、信息共享等方面深度融合。
揭牌儀式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廉水致歡迎詞,八大協同單位領導簽署了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