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大地,秋高氣爽,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9月1日—2日,國土資源部部長、黨組書記、國家土地總督察徐紹史一行在黑龍江省委常委、哈爾濱市委書記林鐸,黑龍江省副省長孫堯,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孫綱等陪同下,先後來到牡丹江的海林、寧安等地調研。短短一天多的時間,在保障房建設小區,在充滿田原風貌的鄉村,在基層國土資源部門,在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現場,徐紹史與基層幹部群眾、地方黨政領導、國土資源部門同志親切交流,把部黨組的殷殷關懷和對基層幹部群眾的深情,深深印在了龍江廣袤的黑土地上。
調研期間,徐紹史還會見了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吉炳軒,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憲魁,副省長于莎燕,並就有關問題交換了意見。
“要加強土地利用管理,做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讓更多的困難群眾從中受益”
9月1日早飯後,在林鐸、孫堯等陪同下,徐紹史一行驅車3個多小時,來到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的海林市。
在麗海城市花園項目小區,海林市市長張維國介紹了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麗海城市花園項目小區是海林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是拆遷戶數最多、投資規模最大、建築面積最廣、建設標準最高的棚戶區改造項目,也是全省棚戶區改造示範項目。目前,一、二期工程已交付使用,3000戶群眾喜遷新居,三期工程預計于10月份竣工,還將有800戶群眾搬進樓房。
張維國彙報説,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中,海林市堅持在土地供應上做到“三要三給”,即在嚴格按照國家供地政策的前提下,要多少給多少,要哪個地塊給哪個地塊,什麼時候要就什麼時候給,將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實行計劃指標單列,應保盡保,並優先落實地塊。
徐紹史對海林市“三要三給”的做法表示讚賞。他説:“海林市運用土地政策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經驗和做法很好,要加強土地利用管理,做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應,讓更多的困難群眾從中受益。”
“你原來住在哪?現在住多少平方米?”在王少昆家中,徐紹史親切地和女主人嘮起家常。
“我們是回遷戶,以前住的是棚戶區,過去一下雨,路都沒法走。如果沒有市裏進行棚戶區改造,建設保障性住房,我做夢也不敢想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她告訴徐紹史,一家三口原來住在50多平方米的棚戶區裏,是棚戶區改造讓她家住上了近70平方米新居。
徐紹史微笑著説:“現在有了自來水,不用燒煤了,又有集中供熱,條件真的是大大改善了。還有什麼困難嗎?”
“政府的政策好,拆一補一,上靠戶型,除了進戶裝修,不用花錢了。整個小區物業管理很好,環境優美,沒有困難了!” 女主人滿意地回答。
徐紹史對身旁的牡丹江市市長林寬海等人説,有關部門要切實做好群眾安置工作及安置區配套設施建設,確保群眾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要注意保證建設項目的質量,建成的工程要挂上責任牌。
“黑龍江土地廣袤,一定要開發好、保護好、利用好”
“中國大糧倉,拜託黑龍江!”溫家寶總理的殷切希望,彰顯了黑龍江在我國糧食安全戰略中的重要地位。驅車行駛在黑龍江大地上,藍天白雲下,滿目蔥蘢,好似一幅美麗的油畫。徐紹史情不自禁地説:“真漂亮,太美了!”
萬物土中生,有地斯有糧。近年來,黑龍江省糧食産量實現連續增長,特別是2011年,實現了糧食總産和商品糧全國雙第一。在農業生産中,先進的農業科技和大機械化生産,是糧食增産的重要因素,而近年來黑龍江省實施的土地整理復墾等重大工程的突破性進展也功不可沒。土地整治在全省鞏固千億斤糧食産能工程和確保國家糧食戰略安全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農村增地、糧食增産、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多贏局面,有力保障和促進了全省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孫綱稱土地整治是“為國造地、為省造糧、為民造福”。
鏡泊湖濱的寧安市是全國糧食生産先進縣(市)和全國百萬畝綠色食品生産原料基地縣(市)。在渤海鎮,萬年前的火山噴發,岩漿流淌,玄武岩風化,腐殖土沉積,形成了神奇的響水石板稻田。由於石板稻田積溫高,種稻成熟期長,礦物質含量豐富,孕育了一代“中華名米”——響水大米。寧安市委書記程鵬介紹説,這裡的響水米自唐代以來始終為歷朝貢米,多次蟬聯“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榜首。這裡也是世界上石板稻米的唯一産區。寧安市計劃通過實施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力爭用3~5年時間,把玄武岩石板響水米産業基地建成全國現代農業展示區、休閒農業觀光區,叫響“酒有國酒茅臺,米有國米響水”這一品牌。
帶著對黑土地的一往情深,一路上看到集中連片的良田向遠處無限延伸,徐紹史喜上眉梢。他説:“黑龍江土地廣袤,一定要開發好、保護好、利用好。” 徐紹史囑咐地方的同志,要做好規劃,整合資源,搞好田、水、路、林、村、房的綜合整治。
“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狀態都非常好,我感到非常高興,一起合個影吧”
在寧安市國土資源局鏡泊湖國土資源分局,徐紹史親切看望慰問這裡的幹部職工。
陪同徐紹史調研的孫綱説,基層國土資源分局(所)工作很辛苦,也很重要,他們是國土資源管理工作這張大網的網底。徐紹史詳細詢問了分局的編制情況、工作情況,他關切地問:“你們的家都住在哪?分局有幾臺車?”分局局長佔旭東説:“我們都住在寧安市,現在有兩輛工作用車。分局現有工作人員5人,管轄區域為寧安市鏡泊湖風景名勝區1726平方公里國有土地。轄區內共有用地單位及個人890戶,其中鏡泊湖區內共有用地單位80戶。”
牡丹江市國土資源局局長趙剛接著説,寧安市國土資源局鏡泊湖分局是寧安市政府在鏡泊湖名勝旅遊區的唯一派駐部門,是對鏡泊湖轄區實施土地礦産管理的唯一派駐機構。分局的這棟三層辦公樓,建築面積400平方米,內設有辦公室、會議室、值班室、住宿室等。多年來,在國家和省、市國土資源部門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辦公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管理職能逐步走向規範有序管理的軌道。
徐紹史從一樓走到三樓,看了辦公室、會議室、職工宿舍之後,又來到廚房、餐廳查看。看到工作人員整齊的著裝、飽滿的精神,徐紹史欣慰地説:“今天看到大家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狀態都非常好,我感到非常高興,一起合個影吧。”臨別時,徐紹史與大家一一握手説:“你們辛苦了!”
“地質遺跡保護區的項目建設,一定要做到點上開花,面上保護”
環境地質特別是地質遺跡保護也是徐紹史此行調研的一項重要內容。鏡泊湖是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地質公園,2011年被評為5A級旅遊景區。徐紹史一行從牡丹江市驅車100多公里,考察了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和能力建設等情況。
鏡泊湖管委會主任魏景亮介紹説,從2004年至今,已設立國家地質遺跡保護項目5個,申請國家地質遺跡專項經費2840萬元,省級項目8個,專項經費7410萬元,累計投資達10250萬元。他還就地質公園保護措施、地質遺跡保護項目建設情況,以及旅遊綜合體推進情況向徐紹史一行作了彙報。
9月2日上午,徐紹史一行在王憲魁省長陪同下,考察了擬建設的鏡泊湖旅遊綜合規劃區。徐紹史一邊看,一邊詳細詢問管委會負責同志:“現在遊客有多少?年收入多少?配套設施能不能跟上?”當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公園的接待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增強時,徐紹史叮囑陪同的牡丹江市委和市政府以及景區管委會負責同志,“要加大世界地質公園的保護力度,地質遺跡保護區的項目建設,一定要做到點上開花,面上保護。”
短短的兩天時間,調研活動緊湊、密集、豐富。徐紹史抓住各種機會與當地幹部群眾交流,從中感受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勢頭,感受廣大幹部群眾的精神狀態。
龍江大地,稻菽飄香。黑龍江省上下加快發展的強烈願望和發展的喜人景象,展現在充滿金色希望的黑土沃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