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部門信息
 
各國專家雲集北京共商食用菌産業科學發展大計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03日 09時22分   來源:農業部網站

    8月26日至30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食用菌協會、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主辦,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和北京市通州區政府共同承辦的第十八屆國際食用菌大會在北京召開,這是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全球性食用菌專業技術交流大會。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書記薛亮在開幕式上講話時説,中國是多種食用菌的起源地,不僅擁有豐富的種質資源,還有適合不同季節和不同生産方式的栽培品種。2011年全國食用菌栽培規模超過300億袋,消化農林副産品3125萬噸左右,總産量超過2500萬噸,食用菌的市值已超過棉花,佔種植業總值的5%,已成為糧油果菜之後第5大農作物,為促進中國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貢獻。此次世界各國食用菌科研與産業界的朋友以食用菌營養與健康為主題,圍繞遺傳育種、栽培、加工、藥用、市場管理等議題開展學術交流,共商科研和産業發展大計,為中國與國際食用菌産業界、科技界的交流與合作提供了難得的平臺和機遇,對於促進全球食用菌領域共享科研成果、互通産業信息、推進食用菌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將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

    國際食用菌學會主席格雷格·西莫在致辭時説,自第17屆食用菌國際會議以來,四年間食用菌生産規模繼續擴大,並在世界很多地區振興,特別是中國大規模投資科學基礎設施,將其食用菌産業推到了國際舞臺的前沿。但是目前推動食用菌産業的科學投入,不足以確保産業的成功,生産技術的進步必須與支撐國際市場效能的科學承諾並肩發展,才能實現國際食用菌消費的可持續增長。如果在科學方面進行全球合作,鞏固産品和市場容量,21世紀將成為眾所週知的蘑菇世紀。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的低熱能健康食品,不僅對維護人體營養平衡和身體健康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還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抗腫瘤、抗病毒、降血糖、降血脂、防血栓、保肝解毒、健胃、減肥、調節中樞神經等多種功效,經常食用,有顯著的抗衰老、輕身、益壽、延年等作用,被世界營養學家推薦為世界十大健康食品之一,譽為21世紀的保健食品,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倡導的“一葷、一素、一菇”健康膳食的三大基石之一。食用菌生産具有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不與地爭肥、不與農爭時、不與其他爭資源的優勢,是不可多得的生態、節約、高效的農業産業,是緩解我國糧食安全壓力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穩定的陽光産業,大力發展食用菌産業,可實現農業廢氣物資源化,推動循環經濟的發展,支撐國家食物安全。

    國家食用菌産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給記者算了一筆帳,每個667平米的標準大棚栽培平菇,可消化農業廢棄物棉籽殼15—20噸,栽培週期3—4個月,産鮮菇15—20噸,相當於4.5畝耕地生産的糧食。我國每年産生秸稈皮殼、樹枝、樹皮、木屑、禽畜糞便等農林牧廢棄物30億噸左右,如果利用5%,至少可生産1000萬噸幹食用菌,相當於用飼料糧1.22—1.28億噸生産1600萬噸牛肉,等於增加耕地2.43—2.56億畝;若以提供蛋白質的量計算,幹食用菌的蛋白質含量平均24%,是牛肉的1.6倍,2011年我國生産的2571.7萬噸鮮食用菌相當於98.7萬噸牛肉,等於為我國增加耕地1313—1580萬畝。另外,生産l公斤鮮平菇平均用水3公斤,相當於蔬菜的14.3%,l公斤食用菌幹品平均用水30公斤,相當於糧食的3.3%,2011年我國食用菌鮮品産量2571.7萬噸,與生産相同産量的蔬菜和糧食相比,分別節水4.25億立方米和242.5億立方米。可以看出,食用菌生産創立的“種養業副産品→食用菌→有機肥、飼料→種養業”循環經濟模式,不僅具有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效益好的特點,還使農業資源得到了高效、優質、生態、安全的循環利用。如果在農作物秸稈的重點産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發展食用菌産業,既能提高土地和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顯著減少農業生産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又能吸納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大幅增加農民收入。

    在北京市通州區永樂鎮食用菌産業園,技術專家侯桂森介紹説,園區主要採用地栽、立架式、墻式、立袋、立式袋內覆土栽培模式,在261棟春秋棚和57棟日光溫室,全部採用“兩網、一板、一燈、一緩衝”技術體系,種有香菇、平菇、秀珍菇、毛木耳、雞腿菇、茶樹菇、長根菇、豬肚菇、靈芝、杏鮑菇、金針菇、白靈菇等,其中杏鮑菇、金針菇、白靈菇實現了工廠化週年生産。一個春秋棚投資約21000元,以毛木耳為例,平面栽培7000棒,每棒純利2元,如果立體栽培,投入4萬元左右,一年種兩茬,每茬18000棒,每棒純利1元。在園區的示範帶動下,孔莊村農民有的自己建棚種食用菌,還有20戶農民把土地流轉給了産業園,每年每畝獲得地租1500元,有15人進園打工,女工每月2100元,男工每月2400元,還有加班費。

    張金霞告訴記者,目前我國食用菌産業出現的生産轟轟烈烈,研發冷冷清清的現象應引起重視。在中央惠農政策的支持下,食用菌産業規模的擴大已超過了市場需求的增長,能源、勞動力、土地、原料、物流等成本大幅上升,也不同程度影響了産業效益和發展。在科研方面,由於公共財政投入不足,缺乏對食用菌産業發展規律進行系統、科學研究,産業通用技術和基礎技術研究幾乎處於空白,技術儲備幾乎等於零,在産業鏈條上的技術研發、專業化生産、育種研究、菌種生産工藝及栽培設備設施研發等方面也沒有形成完全的精準化專業化的技術模式,總體處於經驗性生産,再加上學科建設不系統,人才缺乏,與世界先進技術水平國家相比,總體上我國落後了20-30年。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對食用菌産業及其發展規律進行深度思考,科學認知,理性掌控,大力提倡和普及食用菌消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著力提升科研院所的研發能力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推動我國食用菌産業健康持續發展。

    大會由大會組委會主席、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唐華俊主持,來自53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名代表圍繞種質資源、育種、栽培與菌種、病蟲害防治、生物技術、營養與藥用、市場管理等個專題進行了學術與技術交流。

 
 
 相關鏈結
· 災後重建使青川食用菌産業發展勢頭強勁
· 陳政高出席第九屆中國食用菌博覽會暨岫岩蘑菇節
· 我國食用菌産業已發展成為我國第六大種植産業
· 質檢總局發佈食用菌産品質量監督抽查質量公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