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啟動暨《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矯梅燕、于新文,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司長高俊才出席會議。
矯梅燕強調,我國人工影響天氣事業面臨大好發展形勢,加快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她要求精心設計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總體方案,針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抓緊完善各項細化方案,特別是高性能作業飛機和作業指揮系統建設方案。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和東北四省(自治區)氣象局要切實履行職責,保質保量完成建設任務,並且在項目建設和實施中不斷探索運行體制機制,形成比較成熟的運行模式。中國氣象局相關直屬單位和有關職能司要協調配合項目建設和實施工作。
于新文就如何做好《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是各單位要站在國家、區域、省級的高度提出規劃內容,並對前期的規劃編制工作做出評估。二是要使規劃的目標更加明確、佈局更加準確,理清人影工作體制機制,在提高人影科技水平和能力的同時,充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三是要按照此次會議的精神,切實落實好《規劃》編制工作方案,掌握好時間節點,完成好編制工作。
高俊才指出,要抓緊做好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工作;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要按照國家關於基本建設的要求,落實好制度;在機制方面,要邊探索、邊實行,處理好多方關係;在《規劃》編制工作中要統籌兼顧,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區域佈局,結合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充分聽取各地、各部門、各行業的意見。
會上,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主要負責人彙報了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進展,吉林省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彙報了吉林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進展和東北區域跨省區聯合作業情況,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主要負責人介紹了《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2013-2020年)》編制框架思路。
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四省(自治區)氣象局主要負責人和人工影響天氣業務人員等參加會議。
據悉,5月21日,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新增千億斤糧食工程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東北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項目由中國氣象局人工影響天氣中心聯合吉林、遼寧、黑龍江、內蒙四省(自治區)氣象局實施。項目建設目標是:建成一套由監測分析、條件預報、決策指揮、作業實施、效果檢驗和技術保障等構成的區域一體化的人影業務體系;建成由12架飛機以及高炮、火箭等組成的覆蓋東北全區域的空地協同作業系統;建設一個國家級效果檢驗示範區和一個國家級新裝備考核實驗室;其建設模式與運行機制為其他區域提供示範。項目建設工期為三年(2012-2014年),總投資108945萬元。
全國人工影響天氣發展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建立較為完善的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體系,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取得重要成果,基礎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協調指揮和安全監管水平得到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效益明顯提高;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的積極性,整體設計、全面推進,邊建設邊發揮效益,結合好整體佈局與區域規劃、人影工程與糧食工程、試驗示範與全面推進、長期規劃與分期實施、國家投入與地方投入等;成立國家人工影響天氣中心、國家級區域分中心、地方各級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重點做好飛機作業系統、地面作業系統、作業決策指揮系統、人影觀測系統、綜合實驗和效果檢驗基地、人影基礎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