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雲南省全面提升災害防禦能力 提升能力 從容應對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10月23日 09時26分   來源:雲南日報

    經歷了長達3年之久的乾旱“煎熬”,今夏普洱、宣威等多地強降雨引發的地質災害又一次次牽動著人們的神經;當寧洱地震、盈江地震、姚安地震的災害陰影還未遠去,彝良地震又突如其來……“無災不成年”,這是雲嶺大地最真實的寫照,也是雲南的特殊省情。

    恩格斯説,一個聰明的民族,從災難和錯誤中學到的東西會比平時多得多。

    一次次的切膚之痛,一回回與自然災害抗爭,不能只無奈承受、被動救災。“自然災害的發生難以避免,科學應對災害的態度和完善的防災減災體系,可以讓我們在面對下一個災害時,不再束手無策”的理性和成熟,在多災的雲嶺大地上點燃了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的熱情。防災減災不再是口號,省委、省政府努力探索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加強自然災害防治,將更多的資金投到構建防震減災、地質災害防治、氣象災害防治、水旱災害防治等防災減災體系建設,雲南已為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産安全築起道道防線。

    提升能力 從容應對

    4年投入資金209億元加快推進防震減災10大能力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在雲南眾多的自然災害中,地震,破壞性最強,傷亡人數最多。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高於一切,防震減災,處於小江斷裂帶的雲南最迫切。

    汶川大地震的慘烈,同樣警示著地震多發的雲南。“地震難以避免,但有準備和無準備大不一樣,準備好和準備差大不一樣。”雲南省迅速反應,在雲南省範圍內組織實施防震減災10大能力建設。4載春秋,從省州到縣區再到鄉村,圍繞地震監測預報能力、建築物抗震設防能力、中小學校校舍安全保障能力、農村民居抗震能力、搶通保通能力、水利設施抗震能力、救災物資保障能力、專業隊伍應急能力、全民防範能力以及緊急救援能力等10大能力建設緊鑼密鼓,已投入資金達209億元,建設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4年的防震減災10大能力建設,在雲南人與災害抗爭的歷史長河中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已讓雲南防震減災能力今非昔比。我們看到,雲嶺大地地震監測網點佈局更加合理,群測群防隊伍不斷壯大,雲南省地震監測整體能力達到2.5級,重點監視防禦區和人口稠密地區達到1.5級;地震“3要素”速報時間由15分鐘縮短為10分鐘以內;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有序推進,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超額完成階段目標任務,減隔震技術應用成為全國示範。在近年來發生的多次中強地震中,校安工程和農居地震安全工程等防震工程經受住了地震考驗;地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顯著提高,多次地震檢驗表明:雲南省已基本具備6級地震綜合應急救援能力。

    2009年姚安縣境內發生6級地震。震後,左門鄉幹海外村村民魯連高看著自家仍“巋然屹立”的房子感嘆:“要不是地震安居工程,房子就倒了。”姚安自1950年以來共發生了9次6級以上地震,這次地震死亡人數最少。

    消除隱患 安定民心

    實施地質災害防治“10項重大措施”,建骨幹水源工程、興山區“五小水利”

    山高坡陡,地質災害多發易發;水多水少,洪旱災害反復上演。構建地質災害防治、氣象災害防治、水旱災害防治等體系,人民最盼望。

    2010年隆冬,省政府明確提出,力爭用10年時間,投入100億元,解決好68個重點地區的地質災害治理問題,飽受地質災害侵擾的萬千百姓倍感溫暖。隨之,“加大地質災害防治投入、建立健全地質災害防治規劃體系、全面提高地質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和水平”等地質災害防治“10項重大措施”啟動實施。短短兩年,地質災害分佈狀況、危害程度、成災規律等“家底”摸清了;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的縣、鄉、村、組4級群測群防體系基本建立,共有群測群防點2萬多個,落實監測人員2.3萬多人。2010年以來,雲南省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61次,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避免直接經濟損失5041萬元;投入23億元,德欽、維西、綠春等重點地區的48個重大地質災害工程治理項目和一大批中、小型地質災害治理工程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的威脅。

    興水利、除水害,提高雲南省防汛抗旱能力。建設骨幹水源工程,大興山區“五小水利”,3000多座病險水庫納入除險加固規劃,投資8億多元,南盤江、大盈江、瑞麗江、瀾滄江等重要江河和大批中小河流走上綜合治理的快車道……雲南省防汛抗旱能力在乾旱、洪澇頻發的近些年交出亮麗答卷:雲南省新增蓄水庫容12億多立方米、總庫容達114億立方米,人均供水能力達348立方米,1000多萬農村人口喝上“安全水”;737件中型及小(一)型病險水庫和大批小(二)型水庫除險“康復”……旱魔肆虐、洪澇頻發的近3年,雲嶺山鄉金秋的田野稻菽千重,連年增産;雲南省沒有一人因乾旱喝不上水;曾經洪水氾濫的江河湖庫成為保一方百姓平安的安全屏障。盈江縣平原鎮幸福二社村民張權説:“治理前的大盈江幾乎年年氾濫,一到下大雨,不要説田裏的莊稼顧不上,村民睡覺都睜著眼睛。治理後的盈江大堤不僅保住了大家的安全,還為我們護住了豐收的田野”。

    監測預警 防患未然如今覆蓋雲南省的監測預警系統,讓自然災害的早預防、早避讓、早處置成為現實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提升防災減災“硬實力”的同時,監測預警、防災教育等不能成為“短板”。針對災害監測能力弱、預報時效短、預警信息覆蓋範圍不全;防災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防災知識培訓和應急演練等,雲南省加強災害監測預警能力等“軟實力”建設,有了硬舉措。

    加大對災情監測預警能力建設的投入,提高監測預警科技裝備水平;完善重大災情預測預報體系,提高預報精確度;加強氣象、水文、地質情況監測系統建設,提高災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處理水平。如今,覆蓋雲南省的雲南省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山洪災害預警系統、土壤墑情監測等監測預警系統的觸角伸向四面八方,實時傳來千百里外的水情、雨情、汛情、旱情,信息化的監測預警手段,讓自然災害的早預防、早避讓、早處置成為現實,發揮出預想不到的巨大作用。

    今夏,2010年啟動實施的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顯示出威力。從5月1日至8月30日,共有35個縣發佈預警759次,發佈預警短信5.23萬條,啟動預警廣播286站次,安全轉移1.92萬人,成功避免了重大人員傷亡。

    構建強大的防災減災體系,光靠政府的力量遠遠不夠。改變防災減災“政府發揮的力量非常大,而社會參與程度不夠”的狀況,雲南省採取完善社會動員機制等措施,建立資源配置機制,統籌安排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源;健全群測群防制度,充分調動和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推進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增強社區居民防災減災意識和避難自救能力;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不留“空白”,層層設防的防災減災體系建設,為4600萬雲南各族人民撐起生命財産安全的“保護傘”。 

 
 
 相關鏈結
· 雲南:攻堅克難全力推進彝良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 雲南:努力實現預定目標 推動工作再上臺階
· 雲南産糧大縣糧食喜獲豐收
· 雲南彝良滑坡19人遇難 地質隱患拉網式排查展開
· 雲南彝良山體滑坡致16名學生死亡 救援連夜進行
· 雲南10月3日共接待遊客159.7萬人 跨境遊成熱點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