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部長、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合會)執行副主席周生賢12月12日在國合會2012年年會上發表特別演講時指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是當代中國環保人新的時代責任。廣大環保工作者要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引領者、推動者、實踐者,當好表率、走在前列。
周生賢説,剛剛勝利閉幕的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這次大會的一個突出亮點,就是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強調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生態文明是人類為保護和建設美好生態環境而取得的物質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總和,是貫穿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系統工程,是一種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相處的社會形態。建設生態文明,必須以尊重自然規律為前提,以人與自然、環境與經濟、人與社會和諧共生為宗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建立節約環保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增強永續發展能力為著眼點,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本質要求。
周生賢指出,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全新的理念,伴隨我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應運而生,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對未來發展的美好願景,承續著“青春中國”、“可愛中國”、“新中國”、“富強民主文明中國”、“和諧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描繪了生態文明建設的美好前景。美麗中國,是時代之美、社會之美、生活之美、百姓之美、環境之美的總和。美麗中國是科學發展的中國。建設美麗中國,應當全面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在資源可接續、環境能承載的前提下,推動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走上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軌道。美麗中國是社會和諧的中國。建設美麗中國,為構建和諧社會、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對良好生態環境和優質生態産品的需求注入了新的動力。人與人的社會和諧依賴於人與自然的和諧。只有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和諧共處、互惠共存,才能推動建成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美麗中國。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的中國。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指向,建設生態文明是實現美麗中國的必由之路。必須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必須把生態安全作為必保底線,把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作為根本目的,使建設美麗中國與建設生態文明方向一致、目標一致、進程同步。美麗中國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國。自20世紀六七十年代人類生態環境意識開始覺醒以來,人類對生態環境問題的認識,以1972年聯合國首次人類環境會議、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2002年可持續發展世界首腦會議以及今年6月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為標誌,發生了四次歷史性飛躍。每次飛躍都産生了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成果,為我國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新鮮觀念和學習借鑒。
周生賢説,建設美麗中國,不僅涉及到社會的各階層、各方面、各行業,而且不同時期有不同目標、內容和要求;既要搞好頂層設計,明確方向、目標和任務,又要按照生態文明要求,採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形成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給自然留下更多修復空間,給農業留下更多良田,給子孫後代留下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
周生賢指出,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特別是近年來,把環境保護擺上更加突出的戰略位置,將主要污染物減排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性指標,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推進環境保護歷史性轉變、積極探索環境保護新道路等戰略思想,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從認識到實踐發生重要變化。主要表現,一是主要污染物減排工作紮實推進,二是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三是民生環境問題綜合整治成效顯現,四是重點流域區域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五是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保護得到切實強化。
周生賢強調,環境保護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是建設美麗中國的主幹線、大舞臺和著力點。廣大環保工作者肩負推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步伐,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的歷史重任,一要積極探索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的中國環保新道路。加快構建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環境保護宏觀戰略體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體系、健全的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完善的環境保護法規政策和科技標準體系、完備的環境管理和執法監督體系、全民參與的社會行動體系。二要統籌兼顧,搞好頂層設計,努力形成節約環保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加快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和環境功能區劃,在重要生態功能區、陸地和海洋生態環境敏感區、脆弱區,劃定並嚴守生態紅線,推動各地區嚴格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發展。要加強依法環評,擴大公眾參與,實行信息公開。三要深化減排措施,強化結構減排,細化工程減排,實化監管減排,全力完成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四要著力解決影響科學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密切關注和從嚴控制“兩高一資”、低水平重復建設和産能過剩項目,集中力量解決重金屬、化學品、危險廢物、細顆粒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關係民生的環境問題。尤其要抓好細顆粒物(PM2.5)污染的綜合防治,實施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全面提升重點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管理能力。五要深入推進生態示範創建,全面開展生態省(市、縣)、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環境優美鄉村和環境友好企業、社區等創建活動,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良好局面。六要加快建立有利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體制機制,建立和完善職能有機統一、運轉協調高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綜合管理體制,深化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完善資源環境經濟配套政策,健全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抓緊制定實施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標體系和推進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