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和中科院合作共建的重大項目——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基建工程日前竣工,即將開展設備安裝和調試等任務,預計今年6月將對外提供超級雲計算服務。到今年年底,運算能力將達到每秒500萬億次到1000萬億次,取代目前對外提供超算服務的中科院超級計算中心深騰7000高性能計算系統。
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位於雁棲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開發區的“園中園”——中科院懷柔科教産業園的一個項目。僅從外觀看,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就顯得有些與眾不同——一棟淺咖色的四層建築,大片玻璃幕墻和飄窗,讓建築充滿了時尚感。進入建築內部,視野更為開闊,除了用於支撐的廊柱外,幾乎沒有障礙。
“這是適應大型服務器的布設而設計的。”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的運營實體——北龍超雲公司總經理呂海峰説,未來這裡將有一台臺冰箱大小的服務器機櫃。“預計今年6月,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將對外提供超級雲計算服務。”
位於北四環的中科院超級計算中心,運算能力是每秒100萬億次,目前整體利用率已達到了93%到95%。呂海峰舉例説,像北京市公安局刑偵部門的指紋比對項目,需要將近期在犯罪現場提取的指紋數據,同已有的2000多萬個有犯罪前科人員的指紋庫進行比對篩查,每批次的比對計算大約需要10萬億次的計算資源,運行1周時間才能完成。“如果需要更快速完成比對任務,則需要人為干預,劃出更大的資源,比如整個資源的1/5提供其使用才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擴大運算能力,以便更好地服務北京地區的科研和企業,成為中科院和北京市的共識,這才有了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按照最新的計劃,今年6月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將投入第一批計算資源對外開展服務,計算能力為每秒100萬億次,達到目前中科院超級計算中心的能力。預計到今年年底,運算能力將達到每秒500萬億次到1000萬億次。未來將根據需求,由中科院和北京市雙方共同投入購置新增計算資源,逐步建設萬萬億次的超級計算能力,並申請成為國家超級雲計算中心。
隨著計算能力的提高,北京超級雲計算中心的目標用戶也將有所變化。“現在超算服務的用戶主要是科研和教育行業,未來將根據北京市的産業特點,側重於服務文化創意、高端製造、新能源和環保、生物醫藥等産業。”呂海峰説。(記者 董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