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自治區十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的5年,寧夏科技體制改革繼續深化,科技經費投入快速增長,科技隊伍不斷壯大,科研成果碩果纍纍,高技術産業迅速發展。
5年來,自治區財政對科技累計投入27億多元,是2002年-2006年期間的7.81倍。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寧夏科研機構在科研條件、科研成果、産業規模和效益等方面均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高校和企業辦科技機構數不斷增加,科研水平不斷提高,科技資源優化和企業科技力量顯著增強。2012年,全區擁有科研機構200多個。
2008年,作為自治區政府與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寧夏大學被國家列入“211工程”第三期進行重點建設。目前,該校建成國家大學生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雙語教學示範課程建設項目1個,各類科研機構達到38個。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2008年獲批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同年,隨著國內第一個臨床應用標準的人類胎盤幹細胞庫——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人類胎盤幹細胞庫的成立,該院在人類幹細胞研究和生物芯片研究領域,跨入了國際最先進水平。
通過實施“人才強區”戰略,寧夏科技隊伍繼續壯大。2012年末,全區科技活動人員達到近3萬人。寧夏對新組建的15個科技創新團隊進行了授牌,對第一批科技創新團隊進行了考核獎勵,與中科院開展“西部之光”人才合作。
為促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産力轉化,2006年,寧夏制定了《自治區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助推了一大批科技成果的誕生。2007年以來,全區取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898項。全區形成了鼓勵創新、重視知識産權保護的環境和氛圍,激發
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了創新型寧夏建設步伐。專利事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趨勢,5年共受理國內專利申請5020件,比2002年-2006年增加2596件,增長1.07倍。
寧夏高新技術産業保持持續快速增長態勢,産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升。銀川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已發展成為寧夏高新技術産業化的基地和改革開放的窗口,寧東循環經濟示範區、永寧生物制藥園區等一批優勢特色産業科技園區和農業科技示範園區相繼建成。2012年,全區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44家,國家級和自治區級創新型企業(試點)達到39家,高新技術産業已經成為全區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增長點。
創新,要從孩子抓起。2012年8月,第27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銀川舉行,為全國青少年和科技輔導員搭建了一個科技創新活動成果展示交流的平臺。
2011年和2012年,在吳忠市紅寺堡區連續舉辦的兩屆航空旅遊節,熱氣球升空飛行、飛艇飛行表演、輕型機特技飛行表演、無人機編隊和動力傘編隊通場飛行等,使科技進一步普及。
國家批准寧夏建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設立銀川綜合保稅區,科技在寧夏有了更廣闊的用武之地。促進科技創新與經濟更加有效地融合與發展,積極發展技術引領型、優化發展資源利用型、著力發展新興戰略性産業,實現創新成果向新的生産力的迅速轉化,科技將為寧夏的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記者任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