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明確指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協同創新。那麼,眼下,我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全球背景下?我們應該有一個怎樣的全球化視野?又如何在全球化視野下推動創新?帶著這些問題,人民網專訪了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
【主要觀點】
●當前全球正處於新工業革命的醞釀期。新工業革命最主要的特徵就是:“綠色+雲技術”。這將導致人們的感知、認知、常識的知識界定出現變化,改變生産格局和生活方式。
●新工業革命促使世界各國轉型,轉型的速度和質量決定著國家未來的國際地位;轉型重點在於基礎設施,過程約持續20年。
●要兼顧教育公平與精英人才培養;精英人才不能過度依賴引進,需大幅提升“中國造”的比例;要改變年輕人過多囿于陳舊知識學習的局面。
記者:劉部長,您好。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以全球化視野謀劃和推動創新。您認為我們應該擁有一個怎樣的全球化視野?
劉燕華:要有全球化的視野,就是要首先關注全球的問題,然後再考慮中國的問題。目前而言,全球範圍內,談得比較多的就是新一輪工業革命,這是風靡全球的議題。對於新一輪的工業革命的提法,爭論頗多,三次、四次都有。但不管怎樣,就我個人觀點來看,新工業革命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可再生能源、新型能源得到快速發展,最主要的表現特徵就是:綠色加雲技術。
綠色是指綠色能源、更加環保的新型能源系統;雲技術,指的是新型的通信技術。綠色加雲産生的一個結果,就是人的感知、認知,常識的知識界定出現了變化,加速了數據共享和知識創造,也改變了生産格局和生活格局。新的雲技術已經在發揮作用。比如,從去年十一開始,網絡購物超過了傳統的零售,這就是通過雲技術來實現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雲技術的影響會越來越深刻。
記者:劉部長,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新能源加新技術的發現和廣泛應用?
劉燕華:是的。更加低成本、高效率的能源和技術的共同作用,將會深刻地改變人們傳統的生産結構和生活方式。以新工業革命為例,在新能源和雲技術的共同作用下,製造業的生産模式將更加數字化、智慧化。這就有可能削弱傳統生産方式的規模效應,走向個性化。第二次工業革命大搞規模經濟,力推全球化,形成諸多産業壟斷。而分佈式結構則是,從全球化轉向區域化、地方化、個性化,勢必改變壟斷式的生産模式和生活模式。人們可以更容易地接觸到所需要的信息,這個分佈式也涉及能源的分佈式。
記者:就您來看,新工業革命在時間上如何界定?您認為在全球轉向新工業革命的背景下,我們應該如何進行轉型?
劉燕華:在新的工業革命衝擊之下,壟斷體系勢必逐漸減弱,由壟斷保護的落後技術也將很快淘汰,這是一個基本大趨勢。在這種大趨勢下,要發展就必須要轉型,最重要的是創新模式的轉型。當下,整個世界都處於轉型期,而轉型重點就在於基礎設施的轉型。按照西方國家的預測,基礎設施轉型大概有20年的時間,也就是在這20年之內,各個國家誰發展得快,誰就有可能在未來引領潮流,佔領制高點。
創新轉型有三個特點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從寶塔式向扁平化的創新模式轉化。傳統的創新活動,是從高端向低端的漸進式轉移,從基礎研究到技術開發,再從應用到推廣。這種寶塔式縱向串聯的發展過程速度相對較慢,使知識創造與社會經濟發展之間形成階梯或鴻溝。新一輪工業革命將促進創新活動扁平化發展,全社會各方面、各領域、各層面全面參與,都有充分機會。知識、技術、産業、市場、消費過程互動,構成“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並聯式局面。
第二,創新鏈實現研發鏈、産業鏈、市場鏈的全方位銜接。新一輪工業革命追求高價值的成功,把創新明確為:從創意到形成價值的全過程。因此,研發的起始階段就注重研發鏈、産業鏈和市場鏈的銜接,瞄準市場,系統集成,以實現“立竿見影”。創新鏈全方位鏈結的特點確保每個創新環節上都有盈利點,在互動的信息高速公路上實現知識共享、加工、創造發明,突破了傳統的空間與時間的限制,重組管理和組織。
第三,創新的技術特點,就是要推動知識加工和組織體系的建設。知識加工,就是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創造新的知識,其實人類的發展就是針對知識的不斷加工。既然要實現知識加工,必須要有一種自學習體系:自覺地去學習,終身受教育,終身去學習。還有一個自組織體系,在網絡環境下,創新人才的結合,不受某個單位或者某一個行業的限制,有許多人有共同的興趣、不同的特長,他們自願就組合了,要建立起一個創新的服務體系來,那麼就能夠推動各種各樣的創新活動能夠順利地向前開展,這樣就可以實現自組織加工,也就可以挖掘新知識,進行知識再造。
總而言之,在新工業革命時期,創新模式在發生變化,與之相應的基礎設施也將發生重大變化。這是我的一個基本判斷。
記者:我們常説,國家間的競爭本質是人才競爭,那在您看來,在新工業革命的背景下,中國應該如何培養人才?
劉燕華:國家發展水平的高低在於經濟,經濟的關鍵在於産業,産業的關鍵在於創新,創新的關鍵在於人才。中國古話講,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中國的創新需要的是領軍人才,是精英骨幹。
中國能不能進入人才強國的行列,要看能不能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造就大批優秀人才,既要使整體的道德文化水平全面提高,也要使“精英”人才脫穎而出,施展才華。我也希望目前的教育體系,通過改革之後,能夠在享受公平的基礎上,使大部分有才能或者有特殊才幹的人脫穎而出。
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從兩方面發力。一是創造自由發展的環境,鼓勵各個方面的人才都參與進來;二是要瞄準雲技術影響下的創新環境,讓更多的人能夠實現一種自學習、自組織體系。
記者:教育公平的問題是人們一直關注的,但您説創新轉型主要還得靠精英人才的培養,那您認為應該如何平衡教育公平與精英教育?
劉燕華:我覺得應該是兩個都重要,不能強調一個而忽略另外一個。教育公平和精英人才培育就像鳥之兩翼,缺一不可。假如過分地提公平,就可能會忽視精英人才的培養;過多地強調精英人才,對大眾就不公平。
十八大報告裏面,在這兩方面都説了,在教育方面強調教育公平,對於人才,報告專門提到,黨管人才、尊重人才。所以,兩者都重要。目前我們正在大力引進高水平的留學人員回國發展,這當然是一種精英人才實現的好的方式。但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們自身在精英人才“中國造”方面還存在一定瓶頸,優秀人才需要出國才能“鍍金”,國內大學成了國外大學的預備班。對於今後人才的培養來説,科技體制需要改革,教育體制也要改革。這種改革要具有戰略眼光,要瞄準未來,面向發展,目標是保持中國持續的競爭力。
教育體制改革的另一方面是要推進跨越式發展戰略,培養適應新工業革命的勞動者。要改變年輕人過多囿于陳舊知識學習的局面,讓他們多一些對未來的認知和把握,想方設法學習未來、設計未來,最終促使他們更好地適應未來、創造未來。(記者 段欣毅 實習生 韓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