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興國縣埠頭鄉西霞村農民易祖洋,高興地來到位於縣經濟開發區的昌泰服飾有限公司上班。他説:“我是在‘春風行動’招聘會上找到這份工作的,主要負責車間管理,月工資有5000元,還能照顧家裏,不比在廣州差。”
如今,像易祖洋這樣從農村走進城鎮的農民工越來越多。近年來,江西省加快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就業、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越來越多的農民工在企業上班、在城鎮生活,享受城裏人待遇。
省外務工有幫手,返鄉就業是趨勢
江西省是勞務輸出大省,2012年底,全省1900萬農村勞動力中,農民工就有756.3萬,其中70%在省外就業,多數集中在沿海地區。
“農民工流動性強,他們聚集到哪,我們的服務就跟進到哪。”省人社廳廳長揭贛元介紹。早在2009年,省人社廳就在滬、粵、閩、蘇、浙五地設立了勞務管理處,為贛籍農民工提供就業維權等服務。
2月4日,南昌市灣裏區羅亭鎮青年趙佔在省人社廳駐浙勞務管理處的幫助下,拿回了在杭州務工時被企業扣留的1.2萬元業績提成。3年來,省人社廳駐外機構共調解各類糾紛644次,協助追討欠薪1382萬元,妥善處理因工傷亡事故946起,協助完成案件賠償標的1928萬元。
省人社廳農民工服務指導處負責人説,隨著江西經濟快速發展,園區就業崗位不斷增加,外出務工人員回流趨勢明顯,越來越多農民工選擇在家門口就業創業。
不斷完善的政策措施,為農民工就業提供了有力保障。全省100%的街道和鄉鎮、83.7%的社區、91.5%的村建立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務所或工作站;“一網五點”就業信息基礎管理網絡覆蓋全省;農民工在省內工業園區就業可享受免費培訓;建築領域建立了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連續幾年調整最低工資標準;幫助農民工追繳工資和促進企業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春暖行動”已常態化……
“一條龍”式的培訓、指導、扶持,讓返鄉農民工創業漸成氣候。在貴溪市塘灣鎮,全長200米的返鄉農民工創業示範街,吸引了50名返鄉農民工經商創業,並帶動了周邊1000余名農民就業。去年,全省小額擔保貸款扶持返鄉農民工自主創業4萬人次,發放貸款22.05億元,同比增長68.84%。
進城務工有組織,城裏生活更舒心
“到這裡來,有活幹、有水喝,有地方休息,還不要錢,比‘站街’強百倍。”2月28日,正在南昌市恒茂社區散工勞務超市休息的一名散工對記者説。
南昌市農民工較集中,成立散工勞務超市,是南昌市服務散工群體的新舉措。目前,這裡已登記散工451人,併為612個用工單位和個人派工6320人次。在城市的另一頭——南昌大橋附近,一個功能更完善、服務更全面的南昌市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正在進行最後的裝修,今年4月全面投入使用後,它將成為專門為農民工進城務工提供服務的管理機構。像這樣的農民工綜合服務中心,全省已有23個。
進城務工只是農民工融入城市的第一步,他們還夢想著和城裏人一樣有社保、有房住、子女能入學,享受同等的待遇,而夢想的距離正在拉近。
現在,企業超齡未參保職工能補繳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農民工辦理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手續進一步簡化,穩定就業的農民工可參加城鎮職工醫保,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全省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職工醫保和工傷保險的農民工人數已分別達54.77萬、35.66萬和112萬。
此外,進城農民工只要辦理了居住證,就可在醫療、教育、計生等方面享受和城裏人同樣的待遇。江西省還將農民工納入公租房供應範圍,要求公辦中小學向農民工子女開放、就近入學,還制定了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異地高考實施辦法,並力爭《江西省農民工權益保障條例》今年送省政府審核後報省人大常委會審議,為江西省農民工維權提供法律保障。
記者手記:
城鎮化的畫卷迅速鋪開,農民工成為城鎮建設的主力軍,是城市發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農民工融入城鎮遇到一定的阻礙,影響了他們在城鎮的生活質量。農民工能否融入城鎮,關係到城鎮化能否順利推進,也關係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打破政策壁壘,讓進城農民工享受與城鎮居民一樣的基本公共服務。在推動農民工融入城鎮方面,再微小的制度進步,對農民工而言也是巨大的溫暖。只有不斷推動制度進步,才能讓農民工與城鎮居民平等享受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成果,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