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省走小財政辦大民生的路子,持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擺在突出位置,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對"三農"、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落實各項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全省民生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加大省對下轉移支付力度。近年來,青海省堅持財力下移,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平穩增長機制,省對下轉移支付連續多年高幅增長,有效緩解了各地財政困難,增強了基層政府保障民生、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能力。截至目前,省對下均衡性轉移支付補助累計達到81.7億元,比2007年增長3倍,年均增長25.8%;州縣可支配財力增加到368億元,比2007年增長了2.1倍,年均增長21.5%。
大幅度增加財政支農投入。今年,省財政大幅度增加支農投入,年初預算安排省級支農專項資金17.4億元,比上年增長32.8%;整合支農資金,納入2013年省級支農資金整合盤子的總資金規模達到55.3億元,比上年增長56%。
積極推動社會事業健康發展。一是推動教育優先發展。下達資金8.7億元,落實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各項政策,提高公用經費保障水平,免除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對農村牧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城市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免費教科書,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實施學前一年和中職免費資助政策,在全省範圍全面實現1+9+3免費教育。二是支持醫療衛生事業加快發展。今年全省各級財政年初預算安排醫療衛生支出32億元,比上年增長21.2%,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衛生應急體系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提高全省城鄉居民醫保籌資水平,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人均籌資標準由400元提高到470元。三是加大社會保障力度。一季度,全省各級財政下達各類社會保障與就業資金35.9億元,同比增長7.5%,有力地保障了城鄉養老、就業、低保等方面的支出。在連續8年提高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待遇水平的基礎上,對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具有高級職稱的企業退休科技人員、高齡人員、企業軍轉幹部等群體給予重點傾斜。調整後,人均養老金月增加210元,月人均達到2285元。四是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推進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遊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獎勵性住房建設規模。再次提高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獎勵性住房補助標準,今年全省2.5萬戶農村困難群眾危房改造按每戶補助2.2萬元標準給予補助,增加的0.2萬元全部由省財政承擔。4萬戶全省農村獎勵性住房按每戶1.7萬元標準給予補貼,增加的0.4萬元全部由省財政承擔。五是積極推進文化事業發展。(記者/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