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李鴻忠:堅定信念 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湖北貢獻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6月28日 09時34分   來源:湖北日報

堅定信念 凝聚力量
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湖北貢獻

中共湖北省委書記 李鴻忠

    中國共産黨已經走過了92年不平凡的歷程。92年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前赴後繼、英勇奮鬥,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戰勝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中國共産黨92年的歷史,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奮鬥史,是一部艱苦卓絕的鬥爭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是一部開天闢地的發展史。歷史雄辯地證明,我們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中國共産黨執政已經64年。64年來,我們黨經歷了從革命黨到執政黨的歷史大考,通過加強黨的建設和自我凈化,引領中華民族向著新的歷史輝煌闊步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我們黨面臨著諸多“世所罕見”的執政難題,面臨從執政到長期執政的新的大考。長期執政,是擺在中國共産黨面前的一道新課題。黨的十八大準確判斷新時期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深刻闡述了黨的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要求全黨切實增強憂患意識,不斷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牢牢把握主題主線,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開啟了執政黨建設的新階段。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全體共産黨員一定要增強執政意識特別是長期執政意識,以高度的政治自覺,不斷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執政優勢。

    一、切實擔當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責任

    信念引領夢想,夢想引領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黨中央高瞻遠矚,提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激蕩人心、催人奮進。我們要積極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堅定信念,不懈追求,為中國夢的早日實現貢獻更大的力量。

    把實現中國夢作為共産黨員的精神追求。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宏偉夙願,承載著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近代以來,無數中華兒女為之前赴後繼、上下求索,但都失敗了,只有中國共産黨人成功了,成功地找到了一條能夠實現中國夢和民族復興的正確道路。從誕生之日起,我們黨就義無反顧地擔當起救亡圖存、復興中華的重任,團結和帶領人民篳路藍縷、浴血奮鬥,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為實現中國夢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天,我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以實現中國夢為精神指引,接續奮鬥,不斷向前。中國夢的實現不可能一帆風順、一蹴而就。在圓夢的征程中,必然會面臨各種困難,遭遇各種艱難險阻。全省共産黨員要緊緊圍繞實現中國夢樹立遠大理想,堅定必勝信念,一往無前、頑強拼搏,奮力趟過前進道路上的“深水區”和“地雷陣”,堅決破除各種藩籬,化解各種阻力,掃清各種障礙,加快中國夢的圓夢進程。

    切實增強實現中國夢的政治擔當。實現中國夢是責任,更是擔當;是偉大號召,也是莊嚴承諾。實現中國夢,是當代中國最大的政治。能否團結帶領全省人民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宏偉事業,是對全省各級黨組織凝聚力、領導力、執政力的考驗;是否發揮黨員表率作用、自覺投身宏偉實踐,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鬥,是對黨員幹部黨性、政德、官德和工作能力的檢驗。我們常説,黨員幹部要擔當,要擔責、擔難、擔險,投身中國夢、共築中國夢,就是最大的擔當。今天受到表彰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優秀個人,就是勇於擔當的模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全省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要切實增強做好本職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以時不我待的精神和抓鐵有痕的力度,切實擔當起實現中國夢的政治責任。

    在踐行中國夢中實現更大作為。中國夢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夢想,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為之共同奮鬥。湖北的事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一部分,是中國夢的“湖北篇”,我們要發揚荊楚先人“一鳴驚人”、“敢為人先”的光榮傳統,奮勇爭先、奮力作為,為實現中國夢做出更大的貢獻。我們要牢牢把握湖北“黃金十年”戰略機遇期,搶抓“五局”之勢,以等不起的危機感、慢不得的緊迫感、坐不住的責任感,營造和增強團結務實、激情奮進的“湖北氣場”,讓荊楚大地在不斷升騰的“場效應”中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我們要把實現中國夢與實現省十次黨代會確定的各項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實施一元多層次戰略體系,奮力推進“五個湖北”建設。我們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創新,以自主創新增強圓夢動力,以産業升級夯實圓夢之基,以“四化”協調發展加快圓夢步伐,以“兩型”社會建設提升圓夢質效,真正發揮戰略支點的功能作用,打造湖北發展升級版。各地各單位要堅持既定的發展思路、發展戰略、發展舉措不動搖,按照“中央精神,荊楚情況,湖北方案,各級實施”的原則,把對實現中國夢、做出“湖北貢獻”的追求轉化為做好各項工作的強大動力,以實際行動推動各項工作落實。廣大黨員幹部要爭當追夢者、築夢者、圓夢者,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湖北的振興崛起緊密結合起來,燃燒激情、奮發圖強,立足崗位、踏實苦幹,履職盡責、建功立業。要鼓勵和支持廣大人民群眾為圓夢各展身手、各盡其才、各顯其能,讓每個人的個人夢想在實現中國夢中更加絢麗出彩。

    二、努力踐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

    黨90多年的奮鬥歷程告訴我們,密切聯絡群眾是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群眾是黨執政後最大的危險,群眾工作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天大的事”。當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已經在全黨展開,我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全面開展好這項活動,以切實轉變作風為切入點,努力踐行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始終相信群眾、根植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

    以從嚴治黨根植于群眾。群眾是黨的衣食父母、生存之本、力量之源,黨之於群眾,如同魚之於水、種子之於土地,是生存之必需。我們黨就是靠群眾起家的,毛澤東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通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大量調查研究總結出來的,黨的全面抗戰路線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得到實踐並取得成功的,淮海戰役的勝利是廣大群眾用手推車推出來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是小崗村農民冒著坐牢的危險探索出來的。一句話,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對此,我們黨有著高度清醒的認識,歷來高度重視做群眾工作,始終把群眾工作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手段,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決定在全黨開展新一輪教育實踐活動,這次活動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為主題,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非常及時、十分必要。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是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的重大舉措,必將有力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促進黨的凝聚力、影響力、戰鬥力不斷提高,促進黨更加深入地根植于廣大人民群眾。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要切實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對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上來,緊緊把握活動目標、任務和要求,精心謀劃、認真組織、傾力推進,確保我省教育實踐活動紮實開展、取得實效。

    以優良作風取信于群眾。黨的作風體現黨的宗旨,關係黨的形象,影響黨群關係。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為主要表現的不良之風,違背黨的性質和宗旨,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根源。這些歪風邪氣,如果不堅決剎住而任其發展下去,就會對社會風氣、社會心態、社會價值觀産生極大的破壞力,就會對黨的形象産生巨大的殺傷力,就會在黨與群眾之間形成一堵無形的厚墻,最終使黨完全脫離群眾,喪失生存的空氣和土壤,喪失執政的資格和根基。我們要厲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六條意見”,通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洗掉作風之弊和肌體之垢,保持共産黨人的政治本色。要大力弘揚為民務實清廉之風,綜合施策、正本清源,長期堅持、常抓不懈。要大力弘揚為民之風,強化宗旨意識,消除官僚主義;大力弘揚務實之風,以“實幹”治“虛風”,消除形式主義;大力弘揚清廉之風,遵紀守法,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消除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要倡導實幹、領導垂范、制度規範、強化監督查處,加強作風建設。要始終保持對“四風”的“零容忍”,以作風建設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以優良黨風促政風帶民風,引領社會風氣不斷好轉。

    以全心全意的服務團結群眾。利益決定人心,人心決定背向,人心背向決定我們事業的成敗。只有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為著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去努力工作,才能不斷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擁護,才能凝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黨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要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動搖,從思想和感情深處真正把人民群眾當主人、當先生,把政治智慧的增長、執政本領的增強、領導藝術的提高,深深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不斷從人民群眾中吸取營養和力量。要始終堅持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把服務群眾、造福百姓作為最大責任,把執政為民、為民用權作為基本準則,以民憂為己憂、以民樂為己樂,以人民幸福作為自己最大的幸福。要把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緊緊圍繞讓全省人民擁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公平的社會秩序、更優美的生活環境來開展各項工作。要加快“五個湖北”建設,做大做好群眾利益“蛋糕”;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更加注重社會公平,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努力分好“蛋糕”;著重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嚴厲打擊與民爭利、以權謀私、貪污腐敗等行為,看護好群眾“蛋糕”。要加強服務型黨組織和服務型機關建設,切實轉變政府職能,轉變工作理念,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量,以服務群眾的實際行動踐行宗旨、贏得群眾、團結群眾、凝聚人心。

    三、不斷提升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

    回顧黨成立92年、執政64年、領導改革開放35年的歷史,我們黨已經由領導全國人民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黨變為執掌全國政權的執政黨,執政環境也發生根本改變:由計劃經濟條件下的執政黨變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執政黨,由封閉條件下的執政黨變為開放條件下的執政黨,由經濟社會文化落後狀況下的執政黨變為現代化加速推進條件下的執政黨。面對長期執政的歷史使命,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我們必須居安思危,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確保黨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不斷鞏固執政地位。

    加快培養執政骨幹。各級領導幹部是“關鍵的少數”。培養和用好領導幹部這一寶貴的“戰略資源”,事關黨和人民事業的成敗,事關一個地方發展的興衰。要牢固樹立圍繞發展選用幹部的用人導向,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關於幹部工作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標準,敢為事業用人才,把那些堅持實幹、不避矛盾、無私無畏、敢於碰硬、勇於擔當的幹部選到重要崗位,形成爭創發展新業績、共促湖北新跨越的生動局面。要打破求全責備、論資排輩的用人觀念,鼓勵改革者,支持探索者,幫助失誤者,讓想幹事的人有機會、能幹事的人有舞臺、幹成事的人得到重用。要繼續大力推進“一把手工程”,堅持重點崗位重點配備、重點教育、重點考核和重點管理,著力打造“五個湖北”建設的“夢之隊”。要堅持推進“年輕幹部成長工程”,按照年齡輕、資歷不輕、能力不輕、貢獻不輕的標準,用當其時、用當其長、用當其位,著力培養一批黨性強、業務精,堪當歷史重任的接班人。

    不斷夯實基層基礎。基層黨組織是黨執政的組織基礎,是黨的大多數。關鍵的少數要抓好,重要的大多數也要抓好。基層基礎工作千頭萬緒,但歸結到一點就是要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當前,基層黨組織在化解群眾矛盾、解決現實問題、協調各種利益關係、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抓基層、打基礎、強基業,要以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為統領,把服務貫穿于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部實踐,積極推動基層黨組織從重管理向重服務的職能轉變,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使黨建工作融入群眾日常生活,使基層黨組織成為群眾發展離不開、生活離不開、感情離不開的依靠力量。要著力抓好黨組織領頭人這個關鍵,按照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要求,把各類優秀人才選配到基層黨組織書記崗位,使他們真正成為群眾的“主心骨”、“掌舵人”、“領頭雁”。要不斷完善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強化各級黨委抓基層黨建工作的責任,堅持資源向基層傾斜、重心向基層下移,為基層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樹立重視基層、強化基層、服務基層的鮮明導向。

    努力推進質量強黨。黨員是黨的肌體細胞和活動主體,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工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力量和作用,既取決於黨員的數量,更取決於黨員的質量。我省有17萬多個基層黨組織、375萬多名黨員,分佈在各個領域、各條戰線、各個行業,是我省黨組織的最基本組成部分和骨幹力量。在長期執政和改革開放的環境下,保持黨員隊伍的純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也更為困難。各級黨組織要嚴格管理黨員隊伍,嚴把入口、加強教育、強化監督、暢通出口。列寧曾經指出,“徒有其名的黨員,就是白給,我們也不要”。要嚴格堅持政治標準,按照結構優、主義真、素質高、講純潔、重一線、年輕化、控總量的要求,做好發展新黨員工作。要強化黨員管理,嚴格黨內組織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健全黨員能進能出機制,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始終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要建立健全黨內關懷、幫扶、激勵長效機制,讓每一名黨員感受到黨的溫暖,增強黨員主體意識,激發黨員追求卓越的內生動力,成為各行各業的優秀分子和骨幹力量。

    同志們,事業永無止境,奮鬥永無止境。我們黨92年的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還將努力創造新的更大輝煌。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振奮精神、凝聚力量,埋頭苦幹、攻堅克難,為加快“五個湖北”建設、率先在中部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譜寫中國夢最壯美的湖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本文係李鴻忠同志2013年6月25日在湖北省紀念建黨92週年暨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相關鏈結
· 新華社評論員:讓通向中國夢的道路越走越寬
· 香港舉辦“中國情·中國夢”展覽慶祝回歸16週年
· 于廣洲接見海關"十八大精神和中國夢"宣講團成員
· 四川省眉山市2萬多名幹部下鄉幫農民圓中國夢
· 蔣建國:集中推出一批中國夢主題優秀出版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