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效益下滑、安全生産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我國能源基地和礦産資源大省黑龍江死守安全底線,將隱患檢查和現場管理相結合,制定“鐵規”,使出“鐵腕”,對檢查出的隱患,按事故嚴肅處理。
死盯“現場管理”
力保煤礦安全
作為我國重要的煤炭産區之一,黑龍江省許多煤礦開採已有百年曆史。隨著煤炭業開採強度的逐年加大,多數煤礦已進入多水平開採,礦井瓦斯等級逐年增高,給煤礦安全生産帶來很大難度。
今年以來,受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影響,黑龍江省的煤炭企業普遍出現效益下降情況,企業對安全設施投入開始捉襟見肘。“越是這樣的時候,企業管理者的精力越容易集中在生存問題上而忽視安全生産,監管部門絕不能掉以輕心。”黑龍江省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局長楊寶田説。
面對安全生産的嚴峻形勢,黑龍江省一方面幫助企業解決困難,一方面定下“鐵規”,加強日常監督檢查,死盯現場管理,強化礦長帶班下井制度,如發現違規現象,將視同隱患並當事故處理。
為確保井下規章制度落到實處,黑龍江省組成了由煤礦安全監察局、省煤炭生産安全局組成的檢查組,對全省所有國有和地方煤礦進行抽查。
在龍煤集團雙鴨山分公司新安煤礦,記者在隨同檢查組採訪中看到,檢查人員採取暗訪等方式,突訪企業,了解煤礦對於制度落實和安全生産知識教育培訓情況,並在檢查現場撥通井下電話,檢查礦長帶班下井情況。
檢查中,除重點督查礦長深入現場、靠前指揮,還通過井下考問等方式,檢查礦工對安全生産知識、各項操作規程和逃生自救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檢查安全監控設施和生産設備水平,以提高對瓦斯、煤塵重大情況的防範能力。
黑龍江省煤炭生産安全管理局局長王權説,煤礦安全生産根本在人,職工的不安全意識和行為是煤礦生産中最危險的隱患。抓現場管理,就是消除人為的危險源,百分之百地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和技能。
整頓人員密集場所
力啃重大隱患“硬骨頭”
記者採訪了解到,黑龍江省在排查安全隱患過程中,先從易發群死群傷事故的人員密集場所入手,採用建立消防檔案和隱患備案制度,保持對地下經營場所隱患整治高壓態勢,使這個省一直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地下經營場所得到了根治。
據哈爾濱市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監督管理二處處長張延斌介紹,哈爾濱是國家一類設防城市,根據“平戰結合”的方針,已經建設並投入使用了23家人防地下商場,總面積達28.5萬平方米。這些人防地下商場多位於繁華的商業中心和交通要道,日客流高峰期平均在20萬人次以上,一直被視作消防安全的“硬骨頭”。
為從根本上消除地下經營場所的消防隱患,今年以來,哈爾濱市多次召開會議,全面部署地下商場消防安全專項整治活動,並自今年4月開始在全市範圍內集中開展地下經營場所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
檢查中,哈爾濱市推出隱患整改“四定”原則,即:定時間,一般隱患當日整改完畢,較大隱患三天內整改完畢;定措施,確定整改方案;定專人,進行死盯死守;定標準,重點復查整改是否合格,確保地下商場消防安全。
據記者了解,為確保專項整治行動取得實效,哈爾濱市還對全部地下經營場所實行“戶籍化”備案管理制度,同時建立企業自檢自查制度,要求商場每天下班前以部門為單位,對管轄區域進行認真排查,沒有通過排查的店面不允許閉店。營業期間,安全巡查人員每兩小時巡查一次,增強自我整改、自我防範的主動性,每次巡查內容登記造冊,限期整改。
經過全面整頓排查,專項整治辦公室共3次下達《隱患整改指令》。目前,發現的430項火災隱患中,已經整改完畢329項,還有101項正在整改中。紅博、新紀元、人和新地、金帝等多家地下經營場所整改迅速,消防環境明顯改觀。
強化責任追究
對隱患“零容忍”
為保證隱患檢查工作不流於形式,黑龍江省特別要求省內各煤炭城市必須安排常務副市長或常委副市長負責安全生産工作,在“地毯式”隱患排查中,他們制定了操作性強的隱患排查和責任追究制度。
首先,細化責任。按照“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填寫檢查記錄,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隱患問題,必須照相、錄像,留存影像資料備查。
其次,強化復核程序。對前期排查發現的安全隱患進行復核,按照“一企一書、一患一策”的原則,對排查出的安全隱患提出具體整改意見,向單位下達《隱患整改指令》。
第三,明確整改期限。專家組根據企業具體情況和隱患整改的難易程度,合理確定隱患整改期限。
第四,嚴格執法,“鐵腕”治隱患。對拒不執行整改指令、存在重大隱患逾期不改的地下經營場所,依法提出停産停業或人員處理意見,追究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