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鬆懈推進科技抗災 全力奪取全年糧食豐收
——訪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
“立秋”已過,還有1個多月秋糧即將大面積收穫。近日,我國南方遭遇罕見高溫乾旱、北方出現較為嚴重的洪澇災情,對糧食生産的影響如何?全年糧食能否實現再奪豐收?需要採取哪些有針對性的措施?日前,農業部副部長余欣榮就這些問題接受了記者專訪。
記者:當前南方乾旱和北方洪澇對農業生産的影響如何?奪取今年秋糧豐收面臨哪些困難?
余欣榮:當前秋糧生産形勢複雜,主要是氣候異常,給秋糧生産帶來嚴峻考驗,主要表現在“兩大影響、兩大威脅”。
“兩大影響”,就是南方的高溫乾旱和北方的洪澇災害的影響。
7月以來,南方地區出現了1961年以來最強的高溫少雨天氣。這一罕見的天氣,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極端溫度高,給糧食和農業生産帶來極大的困難。據我部農情調度,截至8月16日,南方13省(區、市)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1億畝,成災面積超過5000萬畝,是當地近十年同期受旱最重的一年。尤其是長江中下游地區持續高溫乾旱,對中稻造成不同程度的高溫熱害。同時,由於土壤失墑嚴重,影響在田玉米授粉和灌漿。一些地區雙季晚稻因缺水栽插困難,只能改種。
入汛以來,東北、華北地區降水比常年偏多3-5成,三江平原和華北部分地區發生不同程度的洪澇災害。東北地區受澇面積超過1000萬畝,華北部分地區也出現內澇。特別是上週末東北部分地區的強降雨,使部分地區糧食作物受淹,影響正常生長髮育。
“兩大威脅”,就是病蟲危害和秋季霜凍的威脅。
當前正值主汛期,也是病蟲害的高發期。東北、華北和黃淮等玉米主産區的三代粘蟲和北方地區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接近尾聲,但仍不可掉以輕心。據監測,南方地區水稻“兩遷”害蟲發生期提早,發生的範圍廣,褐飛虱褐短翅型成蟲比例明顯比往年偏高,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數,增加了防治難度,同時東北稻區雨水較多,稻瘟病也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今年東北受低溫春澇影響,部分地區播期推遲,導致生育期相應延遲,特別是黑龍江四、五積溫帶及內蒙古東部地區玉米和大豆生育期推遲3-5天,增加了後期遭遇早霜的風險。南方地區發生寒露風的風險依然存在。
記者:今年農業部提出要力爭糧食生産再奪豐收。面對如此複雜嚴峻的局面,能實現這一目標嗎?
余欣榮:全年糧食生産的三季,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夏糧增産39億斤,早稻我部預計增産15億斤。佔全年糧食産量的70%以上的秋糧,雖然遭遇南旱北澇,但奪取豐收依然有許多有利條件。一是面積是增加的。預計秋糧面積增加800多萬畝,特別是高産作物玉米、水稻面積增加較多。二是政策扶持是有力的。7月份,中央財政專項安排10億元資金,支持東北和南方水稻産區綜合施肥促早熟。今年暑期後國務院召開的第一個常務會議,就是專題研究防汛抗旱和農業抗災救災工作,中央財政又安排5億元資金,支持開展病蟲防控和受災區改種補種,釋放了重農抓糧的強烈信號,表明了中央奪取糧食豐收的堅定決心。三是災害影響是局部的。從全國來看,今年的旱情略輕於常年同期,洪澇災害也明顯輕於常年。儘管局部受災較重,但大部地區秋糧長勢正常,東北、華北、西北秋糧長勢較好,特別是旱地作物明顯好于常年。只要我們把秋糧科技抗災措施落實到位,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有基礎、有希望。
記者:您剛才説到科技抗災,農業部將採取科技抗災措施減輕災害影響確保糧食生産再奪豐收?
余欣榮:農業防災減災,關鍵是科技抗災。這是我們農業部門的職責所在、優勢所在。針對當前的災情,推進科技抗災在技術上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突出一個“抗”字。旱澇嚴重的地區,要以澆水排澇為重點,抗禦高溫乾旱和洪澇災害對作物生長髮育的影響,特別是抓好東北的玉米、水稻和南方的中晚稻生産。二是突出一個“促”字。黑龍江北部和內蒙古東部生育期推遲的地區,南方因旱栽插偏晚的雙季晚稻及黃淮海夏玉米産區,要以促早熟為重點,加快生育進程,確保安全成熟。三是突出一個“防”字。重點是抓好東北和華北地區的粘蟲、南方水稻“兩遷”害蟲,以及北方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控。同時,及早做好防範東北早霜、南方寒露風的各項物資和技術準備。
各級農業部門要堅定奪取秋糧豐收的目標不動搖,立足抗災奪豐收,堅決打好農業科技抗災減災攻堅戰,為奪取秋糧豐收贏得主動。當前,一要抓好政策落實,農時不等人,病蟲防控的補助資金,要儘快落實到專業化服務組織,支持開展統防統治。改種補種的補助資金,要細化實化方案,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儘快落實到村組和農戶,支持農民搞好生産自救和災後生産恢復。二要推進分類指導。科技抗災一定要強調針對性、有效性。農業部門要組織專家根據受災情況和作物生長髮育進程,制定分區域、分災種、分作物的科技抗災技術方案,加強分類指導,落實關鍵技術。受旱地區加強水源調度,能澆一塊是一塊,能保一塊是一塊。絕收地塊及時改種生育期短、耐旱能力強的玉米、馬鈴薯、蔬菜等作物。受澇的地區發揮農業機械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疏通溝渠,搶排積水,增施肥、促生長。未受災的地區,要加強田間管理,爭取多增産,彌補受災地區損失。同時,結合落實綜合施肥促早熟補助政策,及早做好防霜凍的各項準備。三是加強病蟲防控。落實好防控責任,發揮好區域病蟲監測站的作用,一些重點區域還要組織病蟲測報員,深入田間地頭查病蟲情,及時發佈病蟲信息,大力開展統防統治,對重發區實施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堅決遏制病蟲暴發流行。四是搞好指導服務。科技抗災措施能否落實,指導服務至關重要。繼續組織機關幹部和技術人員,深入生産一線開展指導服務,落實抗災田間管理措施。強化示範引導,紮實抓好糧食高産創建和增産模式攻關,率先落實防災增産關鍵技術,促進大面積均衡增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