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期間,我國東部沿海出現罕見的雙颱風現象,第23號強颱風“菲特”更是在浙江、福建兩省“興風作浪”,狂風暴雨致兩省多地一片狼藉。國家海洋局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赴閩浙兩地開展海洋災害現場調查工作。
國家海洋局工作組調查災情
10月7日~8日,國家海洋局海洋預報減災司組織國家海洋局海洋減災中心、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組成工作組,在當地海洋與漁業部門配合下,趕赴浙江中南部和福建寧德地區開展災害調查工作。
調查證實,受風暴潮和海浪影響,浙江台州和溫州沿岸普遍出現海水倒灌,大量漁船損壞,沿岸堤防設施多處受損;福建寧德紫菜養殖受災嚴重,部分碼頭、護堤、沿岸公路受損。目前,具體災情仍在進一步統計中。
福建:“紫菜之鄉”幾近絕收
“菲特”于7日1時15分在福建省福鼎市沙埕鎮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是歷史同期正面登陸閩浙沿海的最強颱風。福建省防汛辦的消息,截至7日17時,全省有5個設區市(含平潭)19個縣、41.56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7.69萬人,直接經濟損失24.55億元,無人員傷亡。
毗鄰颱風登陸點的福建霞浦縣,是“中國紫菜之鄉”,14個鄉鎮遭受較為嚴重災情,海上養殖業幾近絕收。副縣長雷大聯説,僅紫菜一項,“菲特”已導致該縣5萬畝養殖場絕收;受損船隻達到1100多艘。
浙江:死亡6人 損失124億元
來自浙江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數據,受到颱風“菲特”帶來的強降雨影響,截至8日10時,浙江11個市75個縣914個鄉707.3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人,因洪澇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了124.05億元。
據溫州市相關部門透露,6日晚11時許,洞頭縣西山頭村55歲老黨員、村抗臺應急分隊成員倪文林在與其他5名應急分隊成員幫助群眾轉移中被狂風刮倒,墜落到山體10米下的水泥路面上,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而殉職。
受風暴潮影響,溫州發生海水倒灌情景:巨浪直接翻過海堤,海水倒灌進了緊鄰堤壩的道路。此外,台州也未倖免,玉環發生海水倒灌現象,並有房屋倒塌。
據中央氣象臺統計,“菲特”為1951年以來10月登陸我國華東地區強度最強的颱風。由於“菲特”逐漸減弱,殘余環流造成的強降雨範圍減小、強度減弱,中央氣象臺10月8日6時解除暴雨藍色預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