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寧夏:專家綁定農業産業鏈 科技創新精裝特色優勢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25日 10時03分   來源: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網站

    技術+特色,能量幾何?從今年寧夏特色農業的年度表現中可窺一二:越夏番茄一個夏天創造出近5億元産值;供港蔬菜享譽長三角、珠三角,被香港人稱為餐桌上的“LV”……今年,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將“首席專家+農牧幹部+土專家”金字塔式的技術力量嫁接于寧夏特色農業,走出了以技術精裝特色、以特色催生技術的咬合螺旋式發展的精品農業之路,使農業種出了“工業效益”。

    “越夏番茄是寧夏果菜中的常規菜,但今年夏天卻爆冷成為增收‘黑馬’。”10月24日,説起已經歇秧一個多月的越夏番茄,永寧縣南北全村村民蘇濤仍難掩激動。今年3月,蘇濤抓住寧夏番茄個大味甘的優勢和時令空檔,在自治區農牧廳露地菜首席專家蔣學勤的鼓勵下,流轉土地300畝成立了合作社,種植越夏番茄。從品種篩選、定植、芽前封閉除草到水肥一體化管理、克服連作障礙等,蔣學勤在番茄地裏“安營紮寨”近兩個月,為農戶解決各種技術難題。6月以來,蘇濤所在的眾志成合作社生産的越夏番茄銷往北京、上海等省市,在當地市場掀起了寧夏番茄熱。“俺家兩畝番茄收入近3萬元,比去年種小麥強了十多倍。”南北全村村支部書記周永強説。在蘇濤的帶動下,南北全村有134戶村民種植了越夏番茄,面積達1320畝,畝均增收14500元。今年,全區越夏番茄種植面積由8000畝迅速擴至2萬畝。

    越夏番茄“技術+特色”的成長模式在供港蔬菜、蟹田稻等特色産業上亦得到出色表現:長三角、珠三角、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和國家的一級市場裏,貼有“寧夏”logo的菜心佔有率達七成,成為當地具有定價權的“頭牌菜”,被香港市民譽為餐桌上的“LV”;在張朝陽、寇大勇等首席專家的攻關下,稻田養蟹解決了扣蟹培育、水質調控、種養管理、成蟹育肥等諸多關鍵性技術難題,蟹田稻面積5年增長至過去的160倍,今年達到16萬畝。張朝陽給記者算了兩筆賬:稻田養蟹使農民畝均凈增收1000多元;稻田混養彩鯽、泥鰍、甲魚、麻鴨,每個環節都有利可圖;利用排水溝和田路間隙種植的蓮藕、向日葵、溫棚菜等又能帶來可觀收益;立體混養畝均至少節水25%。“還有一筆隱形賬,那就是多個鏈條共同形成的有機環境,這才是最值錢的。”張朝陽説。

    地域小、産業難以形成規模,一直是寧夏農業産業發展的瓶頸。為此,自治區黨委書記李建華提出“大力培育特色産業,在精細化上下工夫,在延長産業鏈上下工夫。發揮品種、品質、品牌優勢,走內涵式發展之路”。自治區主席劉慧也給出“圍繞13個農業特色優勢産業,把寧夏農業的特色和優勢發揮到極致”的突圍思路。近年來,寧夏在從“特色”到“精品”的鏈條上不斷打拼,變劣勢為優勢,將寧夏的冷涼氣候、光照時長、乾旱少雨、無污染等自然優勢和特點充分利用,將特色、科技、服務、市場等要素高效組裝,形成了頗具美譽度的一系列“寧字號”農業精品,使土地潛能被成倍釋放,農民穩步增收。    

 
 
 相關鏈結
· 福建持續17年結對幫扶寧夏發展 將轉向全方位協作
· 寧夏:網絡書香 數字閱讀
· 寧夏將對1272萬畝移民遷出區土地實施生態修復
· 寧夏將加快生態移民遷出區生態建設與修復工作
· 寧夏通報常委班子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
· 寧夏中衛市原副市長劉仲虎被開除黨籍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