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12日公佈8月份重點疫情,霍亂、瘧疾和炭疽的發病率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
8月全國報告霍亂116例,比上月增加49例,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幅度更大。衛生部指出,霍髮發病率上升主要由農村地區聚餐引起的幾次暴發疫情所致。各地應進一步加強霍亂監測及疫源追蹤工作,加強霍亂防治知識宣傳教育,落實各項防治措施。
8月全國報告瘧疾7027例,去年同期是6210例,相比上升了13.16%。而與上月相比則上升了62.59%。目前正值瘧疾高發季節,部分地區發病上升幅度較大。衛生部要求各地應繼續加強疫情的監測和報告,因地制宜地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瘧疾傳播。同時衛生部還公佈,8月全國報告炭疽140例,死亡4人,其中皮膚炭疽139例。
同時衛生部還公佈8月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2005年8月1日零時至8月31日24時,27種法定甲、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總數為39萬餘例,報告死亡總數為878人。除脊髓灰質炎、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無發病報告外,其餘23種甲、乙類傳染病均有報告。
8月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居前五位的病種為:肺結核、乙型肝炎、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梅毒;報告死亡數居前五位的病種為:肺結核、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肝炎、乙型腦炎。10種丙類傳染病共報告發病總數9萬餘例,報告死亡總數為9人,報告發病數居前三位的病種為:其它感染性腹瀉、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記者朱玉、周婷玉)
衛生部:8月全國報告炭疽病例140例
衛生部12日公佈8月份重點疫情時指出,8月全國報告炭疽140例,死亡4人,其中皮膚炭疽139例。
疫情報告出來後,衛生部建議疫情高發地區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力度,避免剝食病死牲畜,防止疫情蔓延。
今年7月貴州、寧夏、遼寧、吉林等省份就先後發生人間皮膚炭疽暴發疫情,全部病例均直接或間接接觸過病死牛馬。對此,衛生部已下發通知,要求各地與農業等部門配合,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同時提醒公眾不要接觸、宰殺、食用病死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等牲畜。
我國自然疫源地分佈廣泛,炭疽病例時有發生。近五年來,全國每年炭疽發病數波動在40到1000人,主要集中在貴州、新疆、甘肅、四川、廣西、雲南等西部地區。
炭疽是由炭疽芽孢桿菌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是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人間炭疽病例以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多為散發病例,肺炭疽及腸炭疽病死率高。牛、羊等食草動物為主要傳染源,人類主要通過接觸炭疽病畜毛皮和食肉而感染,也可以通過吸入含有炭疽芽孢的粉塵或氣溶膠而感染。
皮膚炭疽,即體表感染型炭疽。經皮膚破傷感染、被昆蟲叮咬或經粘膜感染者,在面、頸、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周圍組織腫脹及浸潤,水皰破裂形成潰瘍,有粘性滲出液但無化膿,繼而中央壞死形成潰瘍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圍皮膚發紅,腫脹,有癢無痛,即典型的炭疽癰。常伴有局部淋巴腺炎,體溫可升高,會有不適、厭食、煩躁的表現。(記者朱玉、周婷玉)
霍亂的流行特徵 沿海沿江高發洪澇災害影響疫情
霍亂流行的地區分佈一般多以沿海為主,特別是江河入海口附近的江河兩岸和水網地帶,但也可傳入內陸、高原和山地甚至沙漠地區,一般來説沿海沿江地區的發病率高於平原。
霍亂在各地的流行季節與當地的緯度、氣溫、雨量等密切相關。我國絕大多數地區的發病季節一般在5—11月,而流行高峰多在7-10月。
洪澇災害對霍髮發生與流行的影響很大,大範圍長時間的洪澇災害使農村和城鎮的供水設備和廁所等衛生設施受到沖毀和淹泡。
洪災使江河的水位升高,經常干擾正常時期污水排出和垃圾的處理。
洪澇災害使水井、水塘等水源受到糞便垃圾等的污染,水中可能帶有各種腸道傳染病的病原體。
水源中有機物含量增加,適於病原體的存活和繁殖;在遭受洪澇災害的省、市已有霍亂病例發生的報告,表明存在傳染源。
通常洪災發生前後,尤其是南方氣溫仍然較高,適於霍亂病原體的繁殖和傳播。(記者朱玉、周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