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城市巡禮
張家港:堅持整體推進三個文明創建不鬆懈
金秋10月,江蘇省張家港市摘得了“全國文明城市”的桂冠,成為全國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縣級市。10年前,張家港以獨樹一幟的精神文明建設一舉成為全國學習的榜樣。10年間,張家港人依然展示著奮發向上的生氣和活力,將三個文明建設整體推進,做強做優城鄉一體文明、誠信城市和高素質市民這“三張名片”,努力把張家港建成一個富有特色和競爭實力的港口工業城市,一個富有內涵和獨特個性的生態園林城市,一個富有精神和文化底蘊的文明法治城市。
這10年間,張家港市主要經濟指標以年均兩位數的速度增長。2004年全市實現GDP576億元、財政收入85億元,分別是1995年的3倍和11.5倍。全市現有12000家工業企業,其中總資産超億元、年銷售額超億元的工業企業就達160家。張家港口岸成為全國首個稅收超百億元的縣域口岸。一批優勢産業板塊在張家港形成:全球最大的綜合糧油生産基地、全國最大的不銹鋼薄板生産基地、全國最大的浮法玻璃生産基地……
張家港的決策層有這樣一個共識:把生態作為生産力來培育,把生態環境當作投資環境來保護。在張家港環保局大樓對面,是流水潺潺、花紅柳綠的張家港公園,這是張家港人在廢棄磚瓦窯場上“變廢為寶”的産物。按照同樣的理念,張家港人又建成了梁豐生態園,並規劃建設了4.41平方公里的暨陽湖生態園區。近3年來,張家港共勸阻或拒批污染項目400多個,有40家工業企業被徹底關停。兩年來該市用於城鄉綠化的投入累計達20多億元,市區綠化覆蓋率達42.2%。
張家港市的發展理念之一是要在思想觀念、生活質量、文化品位等多個方面實現城鄉聯動,真正推進城鄉一體文明。目前全市182個行政村全部通上公交車,成為江蘇省率先實現村村通公交的縣級市。2004年起,張家港又投入135億元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不再分成城市和農村,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組團式的城市群落。他們大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城鎮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在城鄉統籌發展上邁出了新步伐。目前,張家港正在規劃建設300個到500個農民聚居點。現在全市8個鎮、182個行政村全部成為國家衛生鎮、省級衛生村,成為全國首家實現了衛生鎮村創建“滿堂紅”的縣市。
為了縮小城鄉差距,市財政每年預算4000萬元,建立起了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體系,著手解決農民醫療難題;推出了全新的純農民養老保險和農保轉城保辦法,全市有10.2萬老年農民每月可領取80元的養老補貼。
為切實提高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張家港的文明創建工作從一舉一動著手,從一點一滴做起。《張家港市文明市民讀本》至今已修編三次,共下發30多萬冊,每年市民接受文明知識教育率保持在95%以上。最近幾年,張家港還先後投入數十億元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和擴大教育資源,興建和改造了一批圖書館、博物館、電影廣場等文化設施,滿足了城鄉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記者李雅萍、通訊員屈榮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