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貫徹十一五規劃《建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5日   來源:經濟日報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描繪了我國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建議》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擺在“十一五”時期主要任務的第一條,並具體提出了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的新農村建設要求,為我們指明了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努力方向。這一重大舉措,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思想的進一步深化和具體化,體現了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體現了貫徹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的要求,對於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第一,推進新農村建設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六大在肯定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的同時,進一步指出當時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平衡的、不全面的。所謂不平衡、不全面,主要是科教文衛發展和環境建設等沒有達到小康社會的要求,多數農村地區沒有達到小康水平。因此,解決“三農”問題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和關鍵,加快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按照五中全會的部署,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包括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增加農民就業和收入,必將有力地推動農村小康建設進程。

    第二,推進新農村建設是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我國由於長期實行城鄉分割的二元體制,城鎮化明顯滯後於工業化,城市人口比例偏低,大量農業人口和剩餘勞動力滯留在農村。因此,我們必須伴隨改革開放和工業化進程,積極推進城鎮化。但是,由於人口多、特別是農民多的基本國情,又決定了我國必須走符合國情的城鎮化路子,要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農民不進城不行,都進城也不行。這就需要一方面引導一部分農業人口和農村勞動力向城鎮有序轉移,另一方面要加強傳統農村的改造,加快新農村建設,改善農民的生産生活條件和居住環境,從而使一部分農民願意留在農村。德國是城市化、工業化水平很高的國家,農業就業勞動力只有4%,但在小城鎮和農村居住的人口近40%。

    第三,推進新農村建設是擴大內需、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現實需要

    擴大內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長期的戰略方針。我們有一個13億人口的大市場,特別是農村市場潛力巨大。但由於農民收入不高,農村購買力偏低,農村市場還沒有真正打開。前兩年,我國宏觀經濟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一個重要表現就是投資規模尤其是鋼鐵、水泥、電解鋁等投資規模過大,投資結構不合理,部分行業出現産能過剩。因此,需要通過宏觀調控抑制某些行業過度盲目投資。一方面,投資仍然是擴大國內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方面;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投資過熱,出現反彈。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出路在於調整投資結構。推進新農村建設,就是一個一舉兩得的辦法。通過擴大農村的投資,加快農村的建設,可以增加農民的收入,從而提高農村購買力;可以改變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從而改善農村的消費環境。可以説,推進新農村建設,是處理好投資與消費的關係,通過投資促進消費、進而拉動經濟良性循環的一個很好的結合點。

    第四,推進新農村建設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方面

    當前我國社會存在的某些不和諧的問題,一個重要原因是自然歷史原因和體制政策帶來的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已經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地區差距、城鄉差距和群體差距當中,最大的是城鄉差距。城鎮居民和農民收入差距之比已經超過了3:1。近兩年由於中央實行向農村傾斜的政策,這種狀況有所緩解,但要根本解決這個問題還需不懈努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加快農業農村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縮小城鄉差距,對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十分現實的意義。

    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紮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必須堅持城鄉統籌,實行以工促農,以城帶鄉,以發展農村生産力為中心,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具體實施中需要注意和強調以下幾點:

    一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要規劃先行

    我國農村的落後狀況是長期歷史形成的,改變這種面貌也要經過一個歷史過程,新農村建設要長期實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國農村地區廣大,經濟社會發展、自然地理條件、民族風俗傳統等差異很大,新農村建設必須因地制宜,不可能一個模式。這就需要對每個縣域的發展、鄉鎮的建設、村落的改造,制定出具體的建設規劃,包括基礎設施、村容村貌、民房設計以及村鎮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等等,都要有長遠的、總體的考慮,進行充分論證,這樣才能防止走彎路,造成資源浪費。而這也正是我國沿海一些農村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幾次大拆大建的一個教訓。新農村規劃要多彩多姿,要突出區域特色、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不能整齊劃一。小城鎮規劃設計建設要和區域的城市建設相銜接,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和通訊要統籌考慮,這樣才有利於將來實現城鄉一體化。

    二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堅持兩大原則

    一要從實際出發,二要尊重農民意願。要認識到新農村建設是一個長期的歷史任務,要循序漸進,防止急於求成,不顧農民的承受能力,搞達標升級。要通過規劃引導、政策引導、典型示範的方式,組織和引導農民參加新農村建設。新農村建設説到底是農民的事,要靠提高農民的覺悟和素質,發揮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強迫命令。尤其要十分注意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不能搞集資攤派,加重農民負擔。把握好這兩條原則是保證新農村建設健康發展的根本。

    三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形成多元投入機制

    新農村建設也有個錢從哪來的問題。要建立政府、社會、農民相結合的投入機制。當前很重要的是通過財政投入啟動新農村建設,引導調動農民投資投勞的積極性。這就需要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和國家固定資産投資結構,增加對農村的投入,並隨著國家財力的增強,逐步加大向農村傾斜的力度。同時要整合現有各方面用於農村的建設資金,圍繞新農村建設規劃,發揮整體效益。要改進農村建設的投資方式,可以借鑒農業直補的方式,如補貼建築材料、補貼與農民自己投資挂鉤等。還要制定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向新農村建設,特別是小城鎮和中心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要繼續把農業基礎打牢

    打牢農業基礎不僅是保證糧食安全、支持城鎮化的必要條件,也是增加農民收入、安排農村勞動就業的客觀要求。加強農業,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從生産力建設角度講,重要的有兩條:一是加強農田水利建設、開展土地整理、改造中低産田、提高農業的裝備水平,從而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産能力;二是優化農業區域佈局,推進農業産業化經營,促進農産品加工轉化增值,促進農業與工業緊密結合,帶動農業科技進步,把投資和技術引向農村,把農産品和勞動力帶出農村。這兩件大事應該堅持不懈抓下去。

    五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加快公共基礎設施建設

    這是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産力的一個關鍵措施,也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在農村較大規模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不僅可以改善農村落後的生産條件和農民的生活環境,而且能夠增加農民就地轉移就業的機會,增加農民收入。從當前宏觀經濟運行看,還有利於創造新的社會需求,消化已經和即將出現的水泥、鋼材等産業的過剩生産能力。從長遠看,拉動經濟增長的潛力和空間很大,將成為我國今後很長時期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現在我們沿海一些地方農民房子蓋得很漂亮,但水、電、路、排污等公共設施很差,“屋內現代化、屋外爛泥巴”。這個問題不解決,新農村無從談起。還要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特別是教育和衛生事業,提高農村中小學的設施水平和辦學質量,保障農民能夠得到基本的醫療服務,這是新農村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消除農村貧困落後狀況的治本之策。

    六是推進新農村建設要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産業和城鎮有序轉移

    一部分農民進城務工,這是我國工業化的客觀需要,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對新農村建設也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農民打工的收入,已成為新農村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1.2億農民工每年可以增加5000億—6000億元農村發展資金,這是政府投入及其他任何資金都不能比擬的。可以説,農民進城務工是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沿海發達地區帶動中西部地區的有效實現形式。大批農民外出務工,還有利於農村資源優化配置,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為農業逐步適度規模經營準備條件。這就是所謂“要想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用農民的話講就是“走一戶、活兩戶”。因此,要善待農民工,維護他們的權益,提高他們的素質,為他們的就業和生活創造良好條件和平等環境,引導那些在城市穩定就業、長期生活的農民逐漸完成由農民向工人、村民向市民的轉變。

    推進新農村建設還必須繼續深化農村改革,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進一步轉變鄉鎮政府職能,推進鄉鎮機構改革,發展基層民主,完善村民自治,為新農村建設提供體制和制度保障。我們相信,在五中全會精神指引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和統領新農村建設,堅持不懈奮鬥,若干年之後,我國廣大農村面貌將會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觀。 (韓長賦)

 
 
 相關鏈結
·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推進農業科技入戶工作
· “三下鄉”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貢獻
·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思路和要求是什麼?
· 農業部出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若干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