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日電(記者劉剛、趙承、董峻)
這是一項重大歷史任務。
這是一項重要歷史使命。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凝聚黨心民意,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兩會”召開在即,肩負重要歷史使命,代表委員們將審議和討論“十一五”規劃草案,共繪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宏偉藍圖。
28年前,波瀾壯闊的農村改革開闢出一條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新路;在“十一五”開局之年,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推進現代化進程的新動力。
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催生三個“一號文件”
轎車進入普通人家,更多的中國人到海外度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折射出“十五”時期,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的顯著提升。
然而,在城市一座座大廈拔地而起的背後,城鄉失衡狀況卻有逐漸加劇趨勢。一個農民的年平均收入竟然不足城裏人收入的三分之一。在全國60多萬個行政村中,有近半數的村莊沒有自來水,還有一些農村不通公路、不通電話、看不上電視、農民喝不上乾淨水……
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根據胡錦濤總書記對“兩個趨向”的科學論斷,中國已進入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新階段。
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加速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到了一個關鍵時期。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總攬全局,黨的執政理念在“三農”工作中得到昇華——我們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目標;我們明確了統籌城鄉的戰略思路;我們選擇了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戰略取向。
——2004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促進農民增收為重點,政策向糧食主産區的種糧農民和貧困地區未解決溫飽的農民傾斜。這一年農民從減免農業稅、免徵除煙葉外的農業特産稅和種糧直接補貼、購買良種補貼、購買大型農機具補貼中,直接受惠451億元。
——200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為重點,將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這一年,政策直接給予農民的實惠比上年又增加251.4億元。
——2006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提出“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納入整個現代化進程,這不僅是中央支農、惠農政策的綜合,也是根本解決“三農”問題全面、系統的構想。
今天,以新思路破解“三農”難題,我們邁出歷史性一步。這將給現代化建設帶來新的動力源泉。
統籌發展的新思路,引發三大歷史巨變
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到本世紀中葉,我們完成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基本實現現代化,必須妥善處理工農城鄉關係。
從農民群眾最關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見效的事情抓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惠及廣大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
“十一五”開局之年,新農村建設引發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劃時代變化:
——延續了2600多年的農業稅被全面取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規定在全國範圍內取消農業稅,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作出了廢止農業稅條例的決定。農民每年減負總額將超過1000億元。
全面取消農業稅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農民負擔的下降,更為重要的是,它破除了農民長期承受的不平等待遇。
——國家投資重點第一次從城市轉向農村,農業支持工業如今得到反哺。今年國家預算內固定資産投資和信貸投放,要按照存量適度調整、增量重點傾斜的原則,不斷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在未來5年內,僅投入村鎮瀝青公路建設資金就高達1500億元。
投資重點由城市建設為主轉向更多支持農村建設,這是中國投資方向的一次歷史性轉變。這必將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發生重大變化,生産生活條件得到較大改善。
——公共財政涵蓋農村,農民“上學不交費,看病不太貴”的期盼有望實現。中央一號文件確定,今年對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對其中的貧困家庭學生免費提供課本和補助寄宿生生活費,明年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政策。從今年起,中央和地方財政較大幅度提高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標準,到2008年在全國農村基本普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
接受教育、看病就醫,這些多少年來“天經地義”由農民自己負擔的費用,如今國家財政開始提供保障。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韓俊認為,以公共財政向農村傾斜為核心,調整城鄉利益分配格局,解決長期阻礙中國經濟發展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和“三農”問題,“十一五”期間將會取得突破性進展。
激發群眾創造力,孕育三大創新亮點
“錢從哪兒來,人往哪兒去”,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村建設的兩大難題。歐盟每年的農業補貼高達660億美元,每頭奶牛每天就補貼2.2美元;美國每年的農業補貼為230億美元,每個棉花農場主每年獲得的補貼高達10萬美元以上。而我國需要資金投入的領域更多更廣,僅針對農村道路、飲水、通訊、通電等最基本的基礎設施改造,國家就需投入5萬億元,但去年國家財政收入才突破3萬億元。
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壓力就更為嚴峻。目前我國農村戶籍人口9.4億,是歐盟25國總人口的兩倍多;鄉村勞動力4.9億,是美國、加拿大就業人口總和的2.5倍。歐洲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通過對外移民的辦法解決了勞動力轉移問題,這同樣不適用於我們。
開創中國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之路,除了國家支持,更為重要的是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加強農村民主政治建設,通過制度創新,調動億萬農民的積極性,並激發起全社會的創造熱情。
“多予少取放活”的指導方針,三位一體,同時發力。落實好黨和國家的政策,通過體制創新激發活力,孕育著三大亮點:
——農村再興經濟合作組織:在自願基礎上,按照市場規律,涌現出一批農民自發結成的經濟合作組織,在規模經營、開闢市場、實現産業化生産方面探索出新經驗。新型經濟關係促進了農村組織制度創新。
——企業自主投資增多:隨著惠農支農政策陸續出臺,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更為關注農村。從投資農産品加工和銷售業,發展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參股農村金融機構,多種所有制企業投資範圍不斷擴大。國家政策的引導效應作用凸顯。
——政府職能轉變加快:適應農村新變化,精簡鄉鎮機構和人員,才能有效遏制農民負擔捲土重來。目前已有不少基層政府部門,把工作重點從直接抓生産經營、催種催收、招商引資等轉向提供政策服務和營造發展環境,大大激發了社會創造力。
神州大地,春潮涌動。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步之際,人們盼望即將召開的“兩會”,匯集民智,凝聚民心,以新理念催生新舉措,用新舉措促進新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