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統計局:“十五”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回顧系列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06日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十五”時期我國農業生産出現重要轉機

國家統計局綜合司

    “十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針對農業基礎薄弱、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下降等問題,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農業生産成就顯著:糧食生産走出低谷,林業、畜牧業、漁業全面發展,農業生産結構進一步優化,為“十一五”時期農業生産發展和農村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農業生産全面發展,結構進一步優化

    (一)糧食生産扭轉下降趨勢,出現重要轉機

    “十五”時期,我國糧食生産出現較大波動。“九五”時期糧食生産連年豐收,1998年達到歷史最高點1.02萬億斤。隨後受糧食政策和市場價格影響,糧食播種面積大幅度調減,糧食産量連續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8600億斤,降到了1990年以來的最低點。2000年至2003年糧食連續4年産不足需。2004年以來,中央出臺了一系列的惠農政策,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贏得了億萬農民的擁護,農民的種糧積極性高漲。2004年糧食生産形勢出現重要轉機,糧食總産量增加775億斤,是建國以來增産最多的一年,單産也創下歷史新高。2005年糧食總産量達到9680億斤,增産291億斤。兩年增産量超過1000億斤,創造了歷史紀錄。如下圖所示:

    (二)農業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

    在糧食生産走出徘徊的同時,種植結構也得到不斷優化,棉、油、糖、麻、煙、果、蔬等經濟作物生産獲得較快發展,主要農産品向優勢區域集中的步伐加快,農産品優質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1、棉花生産。“十五”時期國內紡織業生産對棉花需求旺盛,市場價格提高,農民種棉積極性提高,棉花種植面積連續擴大,棉花産量繼續提高。2004年,棉花産量達到632萬噸,創歷史最高。“十五”時期累計棉花産量為2712萬噸,比“九五”時期增長557萬噸,增長25.8%。

    2、油料生産。經歷了1998年—2000年連續三年豐收之後,適應國內市場供求變化的需要,“十五”初期,油料種植面積調減,産量有所減少。2004年和2005年,油料生産開始復蘇,産量分別達到3066萬噸和3078萬噸。“十五”時期,累計油料産量為14717萬噸,比“九五”時期增長2479萬噸,增長20.3%。

    3、蔬菜、水果生産。“十五”時期,我國蔬菜、水果在品種優化的基礎上平穩發展。2005年,蔬菜産量達56284.4萬噸,與2002年相比,增長6.4%;“十五”時期,園林水果總産量累計達29556萬噸,比“九五”時期增加1898萬噸,增長6.9%。

    (三)畜牧業發展迅速,已成為農業中的重要支柱

    “十五”時期,我國畜牧業保持了較高的發展速度,肉類産量年均遞增4.7%,奶産量年均遞增25.1%。我國肉、蛋總産量已名列世界首位,飼料成為世界第二生産大國。畜牧業産值佔農林牧漁業産值已達到33.8%,畜牧業已經成為農業的重要支柱。

    1、畜産品産量增長較快。“十五”時期,我國畜牧業發展迅速,2005年畜牧業産值約為13000多億元(按當年價格計算),按可比口徑計算比2000年增長40.1%。肉類總産量達到7700多萬噸,約佔世界肉類總産量的28%,比2000年增加1590萬噸,增長40.1%,平均年遞增4.7%。其中豬肉産量達6100多萬噸,佔世界豬肉總産量的45%以上,躍居世界各豬肉生産國之首,“十五”時期平均每年遞增4.5%;牛羊禽肉産量分別達714萬噸、436萬噸和1453萬噸,“十五”時期年均增長6%、9.8%和3.8%。

    除肉産量外,其它畜禽産品的生産水平也有顯著提高。2005年我國禽蛋總産量達到2872萬噸,人均佔有量達到20公斤左右,約佔世界禽蛋總産量的3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2005年奶類産量則達2800多萬噸,其中牛奶2680多萬噸,“十五”時期平均年增長速度達到25%以上。

    畜産品結構更趨合理。如豬肉佔肉類的比重由2000年的65.8%下降到2005年的64.9%;牛羊肉則上升到14.9%;禽肉也佔到了18.8%。

    2、良種繁育體系已初具雛形。目前全國種畜禽場達9114個,其中縣級以上各類國有種畜禽場近2000個,國家級重點種畜禽場83個。家畜繁育改良站也達到3000多個,另外還有種公牛站79個,年提供冷凍精液1000萬份。建成了國家級家禽育種中心、瘦肉型豬育種中心、奶牛育種中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良種繁育體系。

    3、疫情防治機制初步建立。疫病防治是保證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在有關部門的努力下,我國目前已設有從中央到鄉鎮各級畜禽疫病防疫機構及村級防疫員,有約100萬人的畜禽疫病防疫隊伍,近200個獸藥廠,生産2000多個品種規格的獸藥,每年生産近300億頭份畜禽疫苗。

    (四)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收效顯著

    “十五”時期,黨中央、國務院做出了《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全國造林面積連續3年超過1億畝,累計人工造林保存面積近8億畝,野生動植物和濕地得到有效保護,土地沙漠化趨勢首次實現歷史性逆轉。

    (五)漁業生産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競爭力增強

    “十五”時期,我國漁業在“以養為主”方針的指導下,水産養殖業以市場為導向不斷改革養殖方式,在漁業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得到強化;休閒漁業、加工流通業、遠洋漁業成為新的增長點;水産品貿易在逆境中衝刺,出口額大幅度增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大大加強。

    1、漁業結構出現重大改變。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養殖業和捕撈業在漁業中所佔的比重發生了重大變化。2005年我國水産品總産量達到5100萬噸,比2000年增長19.2%。“十五”時期,我國水産品累計産量提高了821萬噸,增長全部來自養殖業。水産養殖業産量佔水産品總産量的65%。

    2、遠洋漁業穩步發展,水産品出口大幅增長,漁業的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十五”時期,在面臨國際貿易壁壘等不利因素不斷出現的情況下,我國水産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超過16%。2005年全年水産品及其製品出口額近80億美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約佔我國農産品出口總額的30%,連續六年居大宗農産品首位。目前,我國水産品出口總額約佔世界水産品出口總額的10%,位居世界首位。

    二、農業生産面臨問題與制約因素

    “十五”時期我國農業生産雖然取得較大成績,但仍然面臨一些制約因素,農業基礎地位仍然不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農業生産資源匱乏程度有增無減

    1、耕地資源不斷減少。耕地是決定糧食供給的基礎。我國是人地關繫緊張的國家,同時又是城市化水平較低的國家之一。隨著人口增長,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工業化、城市化的逐步推進,今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將繼續面臨較大的耕地佔用壓力,加上保持生態環境退耕的需要,耕地減少的趨勢是難以避免的。據國土資源部調查,從1996年到2004年我國耕地面積減少1億多畝,年均減少1000多萬畝。近兩年國家採取最嚴格的土地管理政策,年耕地減少量也還維持在400萬畝左右。

    2、水資源緊缺。我國農業用水量佔整個用水總量的70%左右。全國水資源雖然總量不少,但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資源年際年內變化也很大,大部分集中在雨季,地區分佈很不平衡。今後水的供需矛盾將更加尖銳,並成為影響糧食生産的重要制約因素。

    3、災害性氣象的影響作用依然很大。我國農業生産仍然是“靠天吃飯”,氣候條件對糧食及其它農作物生産依然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國氣候的基本特徵就是降水的地區分佈極不平衡,年際降水變化大,旱澇等災害性天氣頻繁。因此,災害性氣像是影響糧食及其它農作物生産波動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二)農業生産的綜合生産能力低、後勁不足

    1、農田水利基本設施老化、破壞現象比較普遍。農村實行聯産承包責任制以來,農戶家庭經營變成了農業生産活動的主體,對以集體勞動方式修建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只使用不維護的現象比較普遍,基本設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壞嚴重,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統計表明,“十五”時期,我國有效灌溉面積比“九五”的增長幅度下降,增幅徘徊在1%以內。而作為水資源缺乏、氣象災害頻繁的國家,我國的有效灌溉面積僅佔耕地面積的44%左右,對於糧食及其它農作物生長的安全保障嚴重不足。

    2、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依然較低。據測算,儘管“十五”時期我國的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有所增加,達到47%左右,但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60%-80%的水平,也明顯低於日本、韓國的水平。以前的農業科技推廣體制難以適應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一些地方基層農業技術推廣站變成了無辦公場地、無試驗基地、無試驗儀器、無信息設備和無交通工具的“五無”站。

    (三)農業生産規模小、效率低,抵禦風險能力差

    我國的人均耕地不足1.5畝,僅佔世界的平均水平的40%,預計到2010年,全國人均耕地的數量將下降到1.4畝左右。據農村住戶調查,“十五”時期,農戶平均每人經營耕地面積在1.96畝到2畝左右,比“九五”時期的平均2.8畝有所下降。

    雖然農業增加值僅佔國內生産總值的13%左右,但從事第一産業的人數佔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卻大致保持在50%左右。過剩的農業勞動力和太小的人均經營規模,使農業生産效率低,形成不了規模效益,難以抵禦市場、氣候等風險的衝擊,極易出現生産上的大幅波動。

    三、“十一五”時期農業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建立以保護耕地和合理利用為主的農業用地監測管理制度

    充分發揮土地管理部門、農業部門、農業統計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的在技術手段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優勢,採用衛星遙感、全面統計和抽樣調查等各種方法,對耕地及其它農業用地的數量、質量、利用等情況進行全面的監測和管理,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對不利於耕地和其它農業用地保護及使用的情況進行處理和糾正,切實把耕地和其它農業用地的保護及合理利用落到實處。

    (二)創新機制,加強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

    國家在加大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力度的同時,可以採取招投標的方式,或通過銀行信貸、股票等融資手段鼓勵國有、集體和私營企事業單位或農民個體、聯戶等加入到農田水利基本設施建設和維護中來,採取誰建設誰使用、誰管理,以及收費或有條件減免費用的方式提供給農民使用。這樣可以有效保證建設資金的使用和監督,以及設施的有效使用和維護。

    (三)擴大農業科技推廣和培訓渠道

    採取有效措施,加快現有農業科學研究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改制、整合,使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及當地農民的實際需要。同時,拓寬農業科技推廣和培訓的渠道,特別是調動農業生産、技術協作組織,與農戶有訂單協議的企業和專業經營戶的積極性。另外,特別需要加強邊遠地區的農業科技推廣工作,也可以充分利用電視、網絡等媒介傳播農業科技知識和市場信息。一些省級電視臺,也應該使用當地語言製作有關的農業科技節目,向邊遠地區傳播農業科技。

    (四)進一步完善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保障土地承包和經營者的權利

    當前,農村一方面存在著大量的剩餘勞動力,沒有就業的門路,也缺乏可經營的土地;另一方面由於剩餘勞動力的外出和向非農業轉移,留下老人、孩子和婦女照看家裏規模很小的土地,基本上處在自給自足狀態。這些都為土地經營權的流轉創造了條件,隨著勞動力轉移速度的加快,流轉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因此,需進一步完善土地經營權流轉的管理措施,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鼓勵土地經營權的合理流轉,切實保障土地實際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提高規模效益。   (國家統計局農村司 王明華)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