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每年受重大氣象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記者 姚潤豐)23日是世界氣象日,今年世界氣象日的紀念主題是“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中國氣象局局長秦大河在此間表示,我國每年因各種氣象災害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面積達5000萬公頃,受重大氣象災害影響的人口達4億人次,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於國內生産總值的1%至3%。

    我國地域遼闊,氣候複雜,是世界上受氣象災害影響嚴重的國家之一,氣象災害種類多、強度大、頻率高,颱風、暴雨、乾旱、沙塵暴、雷電、冰雹、霜凍和大霧等重大氣象災害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給國家和社會造成巨大損失。2005年,有8個颱風和熱帶風暴登陸我國,其中有6個屬於“強颱風”之列。“麥莎”登陸影響8個省、直轄市,直接經濟損失達180億元,“泰利”先後影響7個省,直接經濟損失164億元。

    秦大河説,過去幾十年中,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影響呈明顯上升趨勢。在1992年至2001年的十年間,全球自然災害導致超過622000人死亡,20億人受到影響。其中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估計為4460億美元,佔同期所有自然災害總損失的65%左右。

    自然災害無法避免,但是人類社會可以採取行動來大大減輕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社會經濟破壞。

    世界銀行的統計數字顯示,在防災方面每增加1美元投入,就將使災害損失減少7美元。預防和減輕自然災害是世界氣象組織和各國氣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世界氣象組織的目標是在今後15年裏力爭讓氣象災害導致的死亡人數減半。

    秦大河表示,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進一步加劇,天氣和氣候極端事件頻繁發生,造成的損失也逐漸加大。提供準確及時的氣象預報警報服務,提高全社會防禦災害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最大程度地保護人民生命財産的安全,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今後國家將進一步建立健全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體系,建立各級政府組織協調、各部門分工負責的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構建氣象災害預警應急系統,最大限度地減少重大氣象災害造成的損失。(完)

 
 
 相關鏈結
· 上海及時發佈氣象災害信息保障居民生命財産安全
· 東北、華北、江南、黃淮等地區遭遇罕見大霧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