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絲綢之路”正成為上合組織經貿發展助推器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3日   來源:新華社

“新絲綢之路”成為上合組織經貿發展助推器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 廖雷 季明 李珍)玉公元前,東起長安(西安)、西達羅馬的“古絲綢之路”,是溝通古代東西方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五彩絲綢、中國瓷器和香料曾絡繹于途。

    兩千年後,總計上萬公里、途經中國和中亞、歐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絲綢之路”,正在構建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

    位居“經濟大走廊”要衝的上合組織區域內,一條條全新的“絲綢之路”正悄然成型:從中國東海之濱到廣袤的中亞地區,漫長的石油管道、公路和鐵道正在取代古老的駝隊,各成員國間日益緊密的經貿交流正在成為這一地區經濟發展的強勁助推器。

    “新歐亞大陸橋”正向大西洋延伸

    此次上合組織峰會期間,交通領域的合作是與會各方討論的重點。目前,中國境內連雲港至新疆霍爾果斯的國道主幹線已全線貫通,標誌著“新絲綢之路”中國段業已形成。連接中國和塔吉克斯坦的中塔公路已經開通;中-吉-烏公路建設成功啟動;塔-吉公路和塔-烏公路等建設和修復項目已簽訂了商務合同;建設貫穿哈薩克斯坦東西全境的標準軌鐵路,中-吉-烏鐵路等項目逐漸被提上研究日程。隨著陸路交通的貫通,中國與中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往與合作將達到一個新的水平。

    新歐亞大陸橋是繼西伯利亞大陸橋之後連接亞歐的第二座大陸橋,東起中國沿海,西出阿拉山口,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家和地區,最終抵達荷蘭鹿特丹,全長約11000公里,比海運縮短近一半的時間與里程,比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2000公里,可輻射中國18個省市區和沿線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經濟專家指出,加快新歐亞大陸橋的開放、開發和發展,不僅有利於促進中國中西部地區的開發,同時有利於擴大中國向中亞和歐洲開放,更有利於促進大陸橋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與貿易聯絡。

    古代“絲綢之路”是溝通東西方文明的重要渠道。為使這一古道滿足現代亞歐大陸經貿活動的需求,國際道路聯盟提出了“復興絲綢之路”的倡議。在聯合國亞太經社理事會的倡導下,中國等27個國家簽署的《亞洲公路網政府間協定》即將生效,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正在積極協商簽署多邊公路運輸協定,這對“新絲綢之路”的發展和沿線國家公路運輸和經貿往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能源之路”貫穿中亞、東亞

    今年5月,總長962公里的中國-哈薩克斯坦石油管道全線開通,正式對華輸油。這標誌著中國首次實現以管道方式從境外進口原油。中亞油氣資源的開發和擴大出口為中國同中亞國家深化能源合作提供了機遇。

    為擴大出口,實現能源出口多元化戰略,中亞國家一直注重拓展中國市場,期望通過中國將中亞經濟與亞太經濟融為一體。通過建設石油管道、天然氣管道和鐵路線,一條貫穿中亞、東亞的“能源之路”正在形成。

    中國與俄羅斯的石油管道建設也取得了新的進展。全長4000多公里,通向太平洋沿岸的俄羅斯遠東石油管道今年4月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後將通過支線管道向中國供油。同時,在電力等領域,中國與上合組織成員國也在不斷加強合作。

    上合組織成員國之間日益密切的能源合作,不僅推動了成員國經濟的增長,也為快速發展的中國城市添加了動力。上海天然氣管網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上海正逐步構建一張由東海天然氣、西氣東輸天然氣和進口液化石油氣三者交織而成的氣源網絡,而連接中國與中亞和俄羅斯的油氣管道將使這張網絡更加牢固。

    上海今年計劃把10萬戶煤氣用戶置換成天然氣用戶。上海社科院李建博士説:“我們希望能早日用上來自上合組織成員國的清潔能源。”能源專家姜潤宇説,上合組織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對於建立一種確保油氣穩定運行的合作機制,為成員國降低包括供求數量波動和價格波動在內的能源市場經濟風險,具有積極作用。

    遠景目標:建立自由貿易區

    區域經濟合作一直是上合組織的重要領域。2001年6月上合組織成立之初,各國元首在《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中明確指出,將充分利用成員國間在經貿領域互利合作的巨大潛力和廣泛機遇,在上合組織框架內開展區域經濟合作。

    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05年中國與上合組織其他5國貿易額接近400億美元,比上合組織成立時增長了2倍多。中國對5國累計實際投資總額近80億美元,約為2001年的4倍。2003年9月,成員國總理在北京批准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多邊經貿合作綱要》,標誌著上海合作組織區域經濟合作開始步入正軌。2004年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的總理會議批准了包括11大類、127項合作內容的多邊經貿合作綱要落實措施計劃。6國“把交通、能源、電信、農業以及家電、輕工、紡織等領域作為優先方向”,以逐步實現區域內貨物、資本、服務、技術的自由流動,最終建立上海合作組織框架內的自由貿易區。

    據悉,2006年峰會期間,各成員國在經貿領域的合作將取得新進展。除中方向成員國提供的9億美元優惠出口買方信貸已基本落實外,上合組織銀聯體框架內將有一大批大中型合作項目簽約。各國有影響的大企業家還將參與上合組織實業家委員會成立大會和工商論壇,以促進企業間的務實合作。各方還將重點探討推進貿易與投資便利化和金融合作新模式等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研究員趙晉平認為,上海合作組織在推動未來地區經濟合作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如這一地區能成功實現經濟一體化,則意味著2020年之前將佔有全球30%左右的GDP份額。

    中國商務部副部長于廣洲13日在此間接受採訪時説,經過5年發展,上合組織經貿合作體系已經確立並初見成效。由於各成員國産業結構差異大,在能源、基礎設施、家電、輕工等方面互補成分大,合作已經全面展開,合作層次必將不斷提高,合作前景非常廣闊。(完)

 
 
 相關鏈結
· 商務部:上合組織區域經濟合作基礎日厚蓄勢待發
· 商務部副部長就上合組織開展經貿合作等接受採訪
·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各種籌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 上海合作組織地區反恐怖機構各項工作卓有成效
· 上海合作組織觀察員國積極評價即將召開的峰會
· 上合組織成為促進建設和諧地區和世界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