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我國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瓶頸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6月1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6月18日電(記者姚潤豐)近日召開的全國水資源工作會議透露出讓人震驚的消息,我國的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瓶頸,很多固定資産投資項目論證中幾乎沒有節水內容,一些地區不考慮水資源的承載能力,盲目發展,造成一些地方有河皆幹,有水皆污的惡果。

    儘管水資源缺乏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但長期以來我們對水資源承載能力問題卻認識不足。水利部部長汪恕誠近日表示,衡量人與自然和諧有兩個重要指標,即兩個承載能力:一是資源承載能力,二是環境承載能力。在這兩個承載能力中,水資源都是首要因素,但當前很多地區粗放的增長方式使一些高耗水行業無情地吞噬著日見“瘦弱”的水資源。

    “地下水越抽越深,水源地越來越遠,遠距離取水的城市越來越多,用水成本越來越高”,是當前我國水資源狀況的真實寫照。水資源評價的最新成果表明,“十五”期間,我國農田受旱面積平均每年達3.85億畝,平均每年因旱減産糧食350億公斤,農村還有3.2億人飲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較為嚴重缺水的有110座。

    水作為自然資源,又是經濟資源,更是戰略資源,為綜合國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日益嚴重的水資源瓶頸制約警示我們:建立節水型社會已經刻不容緩。

    專家分析認為,黨的十六大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國內生産總值到2020年要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如仍沿用現在的粗放用水方式繼續發展,維持萬元GDP用水量400立方米左右,到2020年要實現GDP達36萬億至38萬億元的目標,總需水量將大大超過水資源的承受能力,“翻兩番”目標是無法實現的。

    經濟社會發展在水資源承載能力以內,就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反之,發展就會失去物質基礎,造成生態系統的破壞。這是記者近日隨同“節水中國行”中央新聞採訪團在西北、華北地區採訪中最深刻的體會。

    “量水而行,以水定發展”,簡單一句話,卻意味深遠。從2002年起,黑河中游的張掖市成為水利部第一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張掖率先展開水資源承載力調查,並以此為基礎,對工業、農業以及生活用水實行總量控制,並對單位産品、單位面積和人畜飲水實行定額管理。同時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大力維修農田水利配套設施,全面推行節水措施,取得了明顯的節水成效。

    經濟的發展伴隨著用水量的急劇增加,要求各地必須要轉變用水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內蒙古自治區黃河南岸灌區針對沿黃工業項目缺水和農業自流灌區節水潛力大的現狀,引導水資源從效益較低的農業向工業轉移,實現了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建設節水型社會,這既是對傳統水利觀念的最大挑戰,也是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一項根本措施。嚴重缺水的天津市多年來也一直堅持節水與經濟産業結構調整同步實施,促進水資源由用水效率低向用水效率高的産業流動。對造紙、印染等一大批高耗水企業,進行壓縮、淘汰和並轉。目前,天津已形成以電子信息、汽車等六大優勢産業為支柱的節水型工業産業結構,耗水量大的産業佔經濟結構比例大幅度下降。(完)

 
 
 相關鏈結
· “十一五”期間我國將解決一億農村人口飲水問題
· 我國轉變治水思路 六成以上水資源實施計劃管理
· 西北地區水資源問題及其對策高層研討會在京召開
· 國家統一調度黃河流域用水量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
· 水資源長期“透支”已成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