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8月4日電(記者李凱 顧瑞珍 許雪毅)蓄勢而發聚後勁,再創輝煌靠打拼。從建設海峽西岸提出到正式寫入“十一五”規劃至今,八閩人民正以“敢拼才會贏”的精神風貌致力於建設和改變著“海西”。
臨港經濟強勢崛起——“海西”建設最亮麗的風景
“城以港興”。翻閱福建歷史,無論是泉州、福州還是廈門,其勃興都與港口發展息息相關。到了近代,福建這一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深水海岸線資源全國第一的地方,卻由於種種原因港口建設嚴重滯後。到2005年,福建全省的港口吞吐量僅有1.2億噸,甚至不如浙江的北侖港。
港口是交通的樞紐,物流的中心,開放的窗口,發展的引擎,大規模港口建設是福建人民的夢想。隨著海峽西岸建設成為國家發展戰略,福建提出:在海峽西岸建設中國又一重要的港口群,以大港口、大交通、大配套,發展臨港工業。
大跨步、高速度的港口建設在海峽西岸如火如荼地拉開帷幕。記者在福建沿海看到,在美麗如畫的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灣……一座座數萬噸乃至30萬噸的深水碼頭正橫空出世;數以百計高大的吊橋、龍門吊忙碌地裝卸貨物。在湄洲灣南岸的泉州泉港區,5公里的深水海岸線上蜿蜒在建的碼頭有7座,全部建成後的泉港區年吞吐量達到4000萬噸;在廈門灣,今年1月正式實現了港口管理一體化。灣內的八大港區功能重新定位,進行資源優化整合。通過對港政體制的創新完善提升了綜合競爭力,廈門港向集裝箱吞吐量千萬標準箱的目標邁進。
在“十一五”期間,福建僅政府計劃投資港口建設資金就達290多億元,是“十五”期間的近5倍。到2010年,福州、廈門億噸大港將聳立在海峽西岸,福建全省港口吞吐量將超過3億噸。
伴隨著大規模港口建設的是大手筆的臨港工業崛起。一片片沿海亂石荒灘被一片片宏偉的廠房所代替,高速交通網連通內陸腹地。
在泉港區,總投資35億美元的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合資項目去年7月開工後正快馬加鞭進行建設。工程在2008年全面建成投産後,每年煉油能力將達到1200萬噸、生産聚烯烴等化工産品200萬噸,帶動沿線1500多億元投資,形成上千億元的石化産業鏈經濟群,在湄洲灣建成具有世界級規模和競爭力的“石化航母”。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滿懷自信地説:“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産之日,就是福建經濟躍升之時。”
“福建大力發展臨港工業順應了世界潮流。”福建省社科院院長嚴正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縱觀世界發達國家工業發展過程,依託臨港區域佈局工業項目已成為一種潮流,也是沿海地區發展大型基礎工業的主要形式。日本、美國、韓國的工業大多以港口為依託。
根據福建省建設海峽西岸的藍圖,到2010年,福建基本形成以湄洲灣、廈門灣為重點的石化産業基地,以興化灣、廈門灣為重點的汽車製造基地,以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灣為重點的船舶修造基地,以及依託大型深水港口的閩東南沿海能源産業基地,臨港工業産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的45%以上。
在福建,人們常説:出了海,所有方向都是路。面朝大海的臨港工業的崛起,正成為海峽西岸建設中最亮麗的風景。
高科技産業群成型——助推海峽西岸建設起飛
創新、創業、創造。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增長方式,逐步淘汰産能相對過剩、高耗能、環境代價大的産業,替代以重點發展自主創新、集約創新的高科技産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海西”建設的思路與選擇。
今年2月,世界第三、台灣第一大液晶顯示器廠商友達企業獨資設立的友達光電(廈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廈門火炬(翔安)産業區,預示著光電産業航母落戶“海西”。
友達福建項目一期投資為1.5億美元,總投資5億美元。伴隨友達而來的配套項目30多個,投資數億美元。友達董事長李焜耀預計,2007年春友達投産後,友達及配套企業的産值將超過700億元人民幣。
在海峽西岸建設過程中,福建按照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部署,以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為載體,加大先進技術自主開發和引進,以重大項目為龍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産業。
目前,福建電子信息、光電子産業、生物醫藥、精密機械等高科技産業發展勢頭迅猛,成為“海西”建設中新的經濟增長點,涌現了福州、福清、長樂、泉州、廈門等一批數碼科技、視聽通訊、發光與光電子、生物醫療等産值超百億元的新興産業集群。同時,福建還建成了留學人員、台灣學者、高新技術等各類創業園,鼓勵科技創新。到2010年,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全省地區生産比重超過15%。
廈門火炬高新區是福建高新技術産業發展的一個縮影。2005年,高新區以佔廈門不到3%的工業能耗、2%的城市建設用地,實現廈門27.8%的工業産值,1平方公里土地面積上實現583億元工業産值,成為單位面積産出最高的國家級高新區。
廈門火炬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孫大海博士介紹説,到2010年,友達、中華映管、金寶利三家光電子企業産值可超過千億元人民幣,産業區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液晶顯示器基地;而戴爾、聯想手機、松下電子等電子信息企業也可在2010年實現産值過千億元。
“這2000億元的産值相當於廈門現在的年工業總産值,相當於再造一個廈門工業城!”孫大海話語中充滿自豪。
“海西”對接台灣産業——兩岸互利雙贏重要平臺
福建、台灣一水之隔。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這是加強雙方合作交流的優勢。
改革開放以來,閩臺經貿合作快速發展。至2005年年底,在閩台資項目累計達8400多家,合同台資144億多美元,實際利用台資101億美元,排在江蘇、廣東之後,居全國第三位。馬尾、杏林、海滄、集美4個臺商投資區已成為大陸臺商投資最為密集的地區。
今年1月14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考察工作,親切會見了在這裡投資興業的臺商代表。他強調,歡迎更多的臺胞來大陸發展,通過開展合作,造福兩岸同胞。大陸有關方面一定會竭誠為臺胞們提供幫助和服務。總書記的真情深深感動了在閩臺商,“海西”建設的宏偉藍圖更堅定了他們投資“海西”的信心。
“我們的蝴蝶蘭在台灣研發品種,在漳浦培育種苗。這些花苗在歐洲市場尤為走俏,去年我們海外出口種苗數百萬株,今年預計會更多。”漳州富聖蘭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慈顏在位於漳浦縣台灣農民創業園內的大型溫室內,頗為自信地對記者説。
漳浦台灣農民創業園于2006年4月15日獲農業部、國臺辦批准掛牌以來,展現了驚人魅力,吸引臺農、臺商投資高達1500萬美元。許慈顏的公司在短時間內從3000平方米大棚迅速發展到1.4萬平方米。“閩臺農業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把台灣的技術、資金優勢與漳州的土地、人力成本優勢結合起來,是雙贏的事情。”
同在漳浦,在台灣生意失敗的李瑞河創立了天福集團,種茶、賣茶,傳播茶文化。如今,李瑞河在海內外已開設600多家天福茶莊,年銷售額7億元人民幣。他説:“作為祖籍地是福建的臺商,我為‘海西’建設而興奮。”
專家分析認為,台灣二、三産業向島外轉移拓展市場趨勢增強。而福建正處在由輕型産業結構向重化産業結構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閩臺兩地生産要素既有垂直分工的基礎,更有水平分工的條件,兩地産業具有較大的轉移與承接空間。“海西”建設為閩臺産業對接創造了互動合作、互利共贏的良好機遇。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6月,福建合同台資與去年同比增長20.5%,臺商加速投資“海西”已露端倪,上百家台灣機械企業、電子企業、食品企業按行業整體遷移“海西”的情形多次出現,輿論界呼之為“群雁現象”。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從沿海到山區,從老區到特區,福建全省都投入到“海西”建設的大潮中。壯大民營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打造和諧社會……“海西”建設過程中亮點頻頻,八閩大地生機盎然,海峽西岸已揚帆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