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科技廳日前公佈,“安徽水稻豐産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課題取得豐碩成果。該省鳳臺、天長、肥西、貴池、廬江等25個縣去年實施水稻豐産高效技術1117.8萬畝,平均每畝增産稻穀73.8千克,合計增産稻穀82.53萬噸,增産增收效益達11.89億元。日前,該課題在長沙通過驗收,受到了由著名水稻專家劉更令、袁隆平、黎懋明等組成的專家組的高度評價。
據介紹,“安徽水稻豐産高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課題為“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糧食豐産科技工程”項目的內容之一。專家們認為,該課題針對安徽稻作關鍵技術問題,在肥水高效管理、避災減災穩産栽培、優質安全生産等方面開展了攻關研究,優化集成了節水避災高産穩産高效生産技術體系、綠色有機質量安全稻米標準生産技術體系,取得了6項階段性成果,形成了7套水稻生産技術規程,其中5套已作為省級地方標準頒布實施,促進了安徽稻作技術整體水平的提高。
目前,示範區普遍更換了優質品種,優質品種率達90%以上,稻米品質得到改善,良種覆蓋率達100%。僅10個重點示範縣就引進篩選了15個以上的主導品種,新推廣面積500萬畝,並篩選了大量後備品種,可供大面積推廣。中稻品種穗期耐高溫特性和豐産性研究的開展,為大面積主導品種的篩選提供了重要依據。(汪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