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9月23日電(記者王力)在2006中國南京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開幕之際,來自澳大利亞、馬來西亞、英國、荷蘭等國,以及中國北京、上海、廣東等12個省、區、市的100多位旅遊業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及企業界人士齊聚南京,共同研討世界範圍內文化遺産保護與旅遊發展這一熱點話題。
23日,由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東南大學和2006中國南京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的文化遺産保護與旅遊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南京隆重開幕,會議的主題是世界範圍內文化遺産保護與旅遊經濟的和諧發展。
教育部副部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主任章新勝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近幾年來,文化與自然遺産和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一直困擾著世界各國各級政府和利益相關者,“旅遊業”則是這一矛盾的突出代表。
章新勝説,中國是一個文化遺産豐富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大國,更是一個旅遊發展潛力最大的國家。發展旅遊,可以加強公眾對文化遺産重要地位及其價值的社會認知度,延續文化遺産文脈,傳承人類文明,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科學地發展旅遊業是可行的。
據世界旅遊組織公佈的資料,目前旅遊業收入佔全球國民收入的比重和旅遊從業人員佔世界從業人員的比重均在10%以上。據該組織預測,到2010年世界旅遊業接待人數將達到10億人次,2020年可能達到16億人次,世界旅遊收入將達到2萬億美元。
“之所以發展文化遺産旅遊,是因為它是一個健康的經濟,但需要政府以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旅遊學院院長麥克格雷斯(Morag McGrath)表示,將文化遺産旅遊資源轉化為旅遊産品的過程,實際上是當地文化遺産的復興,也更加加強了當地居民的文化認同感與自豪感。
研討會最後還通過了《文化遺産保護與旅遊發展南京宣言》。與會人員一致認為,文化遺産旅遊在世界旅遊業發展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文化遺産是不可再生的珍貴資源,文化遺産旅遊必須在科學規劃的前提下進行,要在政府層面建立一整套針對文化遺産資源和旅遊發展的新的管理體系,制定合理的政策、編制科學的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促進文化遺産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