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記者李斌)我國海洋研究的視野,將擴展到深海、大洋乃至全球。國家海洋局局長孫志輝日前表示,我國將針對海-陸-氣相互作用、海洋與全球變化、深部生物圈與深海極端環境生物、大陸邊緣和大洋中脊的演化過程、南北兩極共扼等開展前沿性、探索性研究。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孫志輝説,今後數年是海洋科技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階段,海洋基礎與應用研究必須跟上。要緊緊圍繞著資源、環境、氣候和災害等同人類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的重大問題和國際海洋科學前沿問題以及海洋管理工作的現實需求,繼續加強海洋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發展戰略研究。
我國還將力爭在地球圈層相互作用、地球系統科學等方面取得理論上的突破,提高對海洋自然現象和變化規律的認知水平。
經過長期的積累,我國海洋基礎研究有了重大進展。在物理海洋學研究方面,提出了“文氏普遍風浪譜”理論,發現了“南海暖流”“台灣暖流”,創建了海浪-環流耦合理論,揭示了中國近海環流形成和變異機理。先後開發了風-浪-流聯合作用模式和風、浪、流、潮汐、風暴潮耦合作用數值計算模型,使海洋綜合動力過程的計算和預測提高到新水平。“海洋環境短期數值預報”研究對海上生産作業、軍事活動、防災減災産生了積極影響。在海洋地質與地球物理學研究方面,建立了中國邊緣海形成演化的理論框架。(完)